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公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握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种公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引起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或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和弱子等,必须在配种前切实搞好免疫接种,定期做好抗体监测,提高母猪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做好种母猪的饲养与日常管理工作,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良好的饲养与日常管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引起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或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可使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因此,必须在配种前切实搞好免疫接种,定期做好抗体检测,提高母猪的免疫力。种母猪的饲养与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失当都会造成令群母猪繁殖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猪业自2005年9月至今年6月全国性生猪生产价格下跌,市场低迷,导致养猪业全面出现亏损态势。当前,虽然猪价开始回升反弹,上扬有望,但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等待着下一个养猪高潮的到来。此期的养猪业,特别是种猪生产正处在激烈的竞争中和转入微利时期,应用精细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争取达到低潮少赔钱,高潮多赚钱的目的。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名"蓝耳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该病主要侵害种猪,繁殖母猪及其仔猪,而肥育猪发病比较温和。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康复猪及临床健康带毒猪。  相似文献   

7.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内所提供的断奶仔数。作为综合指标,母猪年生产力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整个繁殖猪群饲养管理。现阶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种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为最大限度发挥鑫广安美系种猪的优秀性能,保持猪只健康水平,提高种猪的利用率,文章从强化制度管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配种怀孕母猪和分娩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饲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猪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种猪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最近几年经常发生的病毒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综合症,主要侵害繁殖母猪,以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受感染的种猪场母猪流产、早产、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流产及呼吸道综合症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主要危害种猪和繁殖母猪及仔猪。本病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90年以后在德国、法国、荷兰、英国、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地区迅速传播。开始时由于病源没有确定,暂定名为“猪神秘病”、“猪神秘繁殖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流行特点、症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特点从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看,分美洲型和欧洲型两种,欧洲型病毒毒力强,传播快,发病症状严重,死亡率高,美洲型病毒毒力弱,传播慢,发病较为缓和。我国分离到的PRRS病毒经鉴定为美洲型,但临床表现接近欧洲型。PRRS呈流行性传播,在自然流行中,仅见于猪,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猪均可感染。在种猪群急性暴发时受害重的是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大多数病猪特别是老龄猪感染后可康复,如有继发感染常引起死亡。患病猪和带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精液以及非易感动物的粪便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母猪是整个猪群结构的基础,母猪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猪群的生产水平。充分挖掘母猪的繁殖潜力,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是每个养猪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种猪选留、种猪保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因素等。文章针对种猪群结构、营养水平、种猪保健、环境控制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ore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8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出生率低等繁殖障碍,以及各种年龄猪的呼吸道症状,断奶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其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分美洲型和欧洲型。1987年本病在美国首次爆发,1991年在荷兰首次分离到PRRS病毒。1995年在我国北京地区首次爆发,1996年我国首次分离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世界性猪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间质性肺炎(IP),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以及圆环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等,这些病总称为圆环病毒病(PCDV)。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下旬,鄯善县某猪场发生了上述症状的传染病,经猪场兽医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并采取了防治措施,结果效果不理想;为查明原因,我们对此病进行了诊断,诊断为猪繁殖障碍-呼吸综合症,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鄯善县某猪场饲养大约克和长白种猪,常年饲养繁殖母猪90头,种公猪10头,后备母猪26头。在2005年5月,从甘肃引进迪卡母猪32头、公猪6头,经隔离饲养2个月后转入猪场合群饲养,于2005年11月下旬,猪群陆续发病,其中引进的甘肃迪卡母猪发病较为严重,至2006年2月发病猪达90头占饲养种猪的69.2%,死亡5头,…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部分病猪的耳部发紫而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怀孕后期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死亡率高。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发病温和,症状不明显。仔猪死亡率可达80%。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排毒,并向外排毒。病毒携带者与易感猪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是另一种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短距离(3k…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感染引发的皮炎和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CV)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临床可导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猪间质性肺炎、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5种疾病。2004年5—7月,江苏省如东县部分猪群发生以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为主的疾病。现就该病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同时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高,效益将会受到影响。种猪生产者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因此,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每个种猪生产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母猪的饲养管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1 流行概况河南西华县某猪场是一个有生产母猪850头、种公猪45头的集约化商品猪场.种猪每年常规注射猪瘟(仔猪采用超前免疫)、猪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病等疫苗.1996年4~6月,该场有60余头母猪出现产仔异常.死胎占总产仔数的11%,弱仔占总产仔数的15.6%;哺乳母猪无乳综合症占总哺乳母猪  相似文献   

20.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多因猪配种过早、饲养失宜、管理不当.或因生殖器官疾病和患某些传染病所致,患猪久配不孕,流产,或产死胎,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后备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到8~10月龄时同批母猪开始发情,而个别猪不发情,其原因可能是母猪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畸形,激素调节失衡;或是饲养管理失宜,如圈合潮湿、营养缺乏、母猪体况过肥等。防治办法: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和畸形者予以淘汰。②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供给,增强运动,使母猪保持不肥不瘦的体况。③每头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