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杉木和秃杉群体的叶绿体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5个杉木和7个秃杉天然群体进行胚的叶绿体微卫星分析,每个群体分析了12 ̄36粒种子,试用了两种DNA提取方法,这两种方法获得的DNA数量和质量相仿,可以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研究了各种DNA扩增条件并获得了合适的条件组合。应用Arlequin和PHYLIP软件分析了群体分子变异模式及群体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叶绿体微卫星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出杉木和秃杉的群体以及树种内的变异情况,对于研究针对树种的进化历  相似文献   

2.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秃杉杉木混交林、秃杉木荷混交林、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与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把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试验,并与秃杉纯林、木荷纯林、杉木纯林、杉木×木荷混交林对比,15 a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都大于秃杉纯林,增益可达18%~28%以上。其中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秃杉立地定量评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云南滇西秃杉中心产区调查的117块人工林样地资料,对立地分类评价系统方法、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主导环境因子的综合规律,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采用数理化理论I筛选主导因子,系统聚类定量划分立地类型,评价立地质量。提出秃杉立地分类为5级,立地评价系统方法为5大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总体设计质量,为科学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屏边县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表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种植秃杉,生长良好,且造林成活率为96%,保存率为(3年)94%,3年生树高达2.6m,胸径达5.2cm,没有病虫害,秃杉可作为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换代的骨干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为秃杉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以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秃杉林和杉木连栽林林冠层持水量分别为31...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云南滇西秃杉中心产区调查的人工林祥地资料,对立地分类评价系统方法,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主导环境因子的综合规律,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采用数量化理论I筛选主导因子,系统聚类定量划分立地类型,评价立地质量。提出秃杉立地分类为5级,立地评价系统方法为5大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总体设计质量,为科学造林、营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杉木迹地连栽与改植秃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杉木迹地上改植的秃杉树高年生长量比连裁杉木大148.0%~202.1%,地径年生长量连栽杉木大281.3%~343.8%,差异比较显著。由于连栽杉木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2.22%,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2.61%、6.45%和9.58%,土壤PH值增加5.79%,全N、有效P1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8.45%、7.26%、21.37%和12.26%,杉木采伐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秃杉试验,分析杉木与套种秃杉种间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秃杉幼树在杉木的林冠下生长良好,杉木保留郁闭度控制在0.4~0.6之间时,秃杉的保存率、胸径、树高生长及保留杉木的胸径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981年试验林 ,秃杉在 13年生前各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杉木 ,15年生时已与杉木差异不显著 ;而 1990年试验林 6年生的各生长量已显著大于杉木、柳杉。15年和 6年生秃杉的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 0 .5 7m ,0 .77cm ,6 .6 8× 10 - 2 m3和 1.0 4m ,0 .5 2cm ,3.0 5× 10 - 3m3。 3树种苗期的苗高、最长根长差异显著 ,秃杉根系细长 ,根长是柳杉的 2 .31倍、杉木的 1.5 7倍。秃杉在广东生长期长达 2 4 0d ,比杉木、柳杉分别长 2 3,2 5d。秃杉在广东引种已获初步成功 ,其苗期和幼林都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法测定早期引种秃杉林中优势木1株、种源试验林中优势木和平均木各1株,结果表明,秃杉树高生长从5年以后进入速生期,持续至18年生;胸径生长从6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材积生长从14年起进入速生期,至24年生时连年生长曲线仍未与年平均生长曲线相交,还未达数量成熟。用Logistic模型模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程曲线,确定材积、胸径、树高速生期为13.64,12.77,11.27年。初步确定秃杉8年生以前为幼龄期,8~16年生为速生期,16年生以后为速生稳定期。  相似文献   

12.
秃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秃杉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秃杉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陈道林 《防护林科技》2007,(6):35-36,52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就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从种子(球果)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研究,并就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研究结果可为杉科台湾杉属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用材林造林、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和对这两种珍稀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75.06 m3/hm2,总生物量达81.57t/hm2,分别比秃杉纯林高34.4%和37.7%。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林分结构比秃杉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而且秃杉比杉木曼速生。  相似文献   

15.
陈志洪 《绿色科技》2021,(5):97-100
在杉木采伐迹地分别营造秃杉、木荷两树种的混交林和纯林,对12年生林木的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经调查效果探究,混交林、纯林不同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结果显示:混交林两树种混交与单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均比纯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大7.5%、8.5%,胸径粗11.60%、9.7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秃杉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研究了硫酸盐法蒸煮特性和强度性能;并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全面评价秃杉的制浆造纸适应性能。结果表明,秃杉可作为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18.
秃杉抚育间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溪县福前农场造林密度为2 505株.hm-2的9年生秃杉林分设置极强度间伐(60%)、强度间伐(40%)、弱度间伐(20%)及不间伐(对照)4个处理,间伐3 a后,调查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等指标,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胸径生长、单株材积、蓄积量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树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对9年生的秃杉林分,选择强度间伐(间伐总株数的40%)进行抚育间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