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胴体重法鉴定黑线姬鼠种群年龄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探讨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种群年龄的鉴定方法,对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180只黑线姬鼠(其中雌鼠73只,雄鼠107只),以胴体重为指标划分种群年龄,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将黑线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确定了胴体重划分年龄组的标准为:幼年组(I),胴体重≤12.9g;亚成年组(Ⅱ),胴体重13.0~16.9g;成年I组(Ⅲ),胴体重17.0~20.9g;成年Ⅱ组(Ⅳ),胴体重21.0~25.9g;老年组(V),胴体重≥26.0g。不同年龄组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探讨了各年龄组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采用胴体重法划分黑线姬鼠种群年龄是合理可行的,方法简便且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黄胸鼠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三都、息烽、关岭4个县捕获的186只黄胸鼠(雌鼠105只,雄鼠81只)胴体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平均胴体重为(72.86±32.80)g,雌、雄鼠之间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黄胸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胴体重小于或等于30.0g;亚成年组(Ⅱ),30.1~60.0g;成年Ⅰ组(Ⅲ),60.1~90.0g;成年Ⅱ组(Ⅳ),90.1~120.0g;老年组(Ⅴ),120.0g以上。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贵州省褐家鼠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息烽、三都、关岭、大方5个县捕获的441只褐家鼠(雌鼠201只,雄鼠240只)胴体重统计分析表明,褐家鼠平均胴体重为(69.16±30.45)g,雌、雄鼠之间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本研究将褐家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并制定了各年龄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40.0 g),亚成年组(Ⅱ)(40.1~80.0 g),成年Ⅰ组(Ⅲ)(80.1~120.0 g),成年Ⅱ组(Ⅳ)(120.1~160.0 g),老年组(Ⅴ)(160.0 g以上)。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51.39%,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3.51%,平均繁殖指数为2.583 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1~12月在贵州省息烽县鼠情监测点捕获的258只小家鼠标本,以胴体重为指标,参照繁殖状况,用胴体重频次分配方法将小家鼠划分为4个年龄组,其划分标准为,幼年组(Ⅰ):胴体重≤6.49 g;亚成年组(Ⅱ):6.50~9.99 g;成年组(Ⅲ):10.00~13.49 g;老年组(Ⅳ):≥13.50 g。不同年龄组繁殖力差异显著,胴体重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各年龄组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正相关性,且与体重相关性达极显著。研究认为,采用胴体重划分小家鼠年龄是可行的,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黑线姬鼠胴体重长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重与体长的比值作为胴体重长指标KWL',对贵州省余庆县2003~2004年捕获的326只黑线姬鼠(其中,雌鼠160只,雄鼠166只)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长指标在1.31~3.25,平均为2.09±0.38, 雌雄鼠胴体重长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胴体重长指标差异极显著,且随着种群内年龄的增长,胴体重长指标逐渐增加;不同生境胴体重长指标差异显著;不同月份之间胴体重长指标具有一定差异,在4~5月和8~9月出现2个高峰期,其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最高,夏季较高,秋季较低,冬季最低.黑线姬鼠胴体重长指标与种群繁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作为衡量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指标和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研究其变化规律,对于了解动物身体状况的优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014—2020年贵州省余庆县旱地生境捕获的78只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肥满度为(2.91±0.46)g·cm-3,平均胴体重长指标为(1.85±0.35)g/cm,不同性别间高山姬鼠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雌鼠妊娠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与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季节变化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肥满度随季节的变化不会产生显著差异,但胴体重长指标随季节的变化会产生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均随年度的变化有所变化,但两者间的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黑线姬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对贵州省大方县2008—2020年捕获的270只黑线姬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不同性别形态特征的差异不显著,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形态特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胴体重和体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尾长、后足长、耳长在进入成年状态后,生长的速度缓慢或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8.
黑腹绒鼠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08年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51只黑腹绒鼠(雌鼠21只,雄鼠30只)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腹绒鼠平均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分别为(3.03±0.06) g/cm3、(2.05±0.05) g/cm,雌雄鼠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别不大,胴体重长指标具有极显著差异,且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胴体重长指标不断增加;肥满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季节性差异不显著;胴体重长指标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季节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划分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1999-2000年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黑线姬鼠294只、其中雌鼠150只,雄鼠144只,采用臼齿法划分种群年龄,将种群划分为幼年组(Ⅰ)、亚成年组(Ⅱ)、成年Ⅰ组(Ⅲ)、成年Ⅱ组(Ⅳ)、老年组(Ⅴ)5个年龄组,对比不同年龄组体重、体长、尾长的变化,把臼齿法划分年龄转化为生长指标体重、体长、尾长法划分种群年龄,对各种年龄划分指标划分的年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以体重、体长划分年龄组拟合概率分别为94.56%和87.07%。体重、体长可用于黑线姬鼠的年龄鉴定,使其种群年龄划分方法更简易而且适用。同时探讨了不同年龄组繁殖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黑线姬鼠不同胴体重种群繁殖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2~2007年1143只黑线姬鼠胴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最低4.13g,最高34.58g,平均胴体重为(19.06±5.34)g,其个体胴体重主要分布在12.01~24.00g,占总鼠数的75.40%,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胴体重为13.82g,睾丸下降鼠最低胴体重为13.41g,胴体重达13.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胴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胴体重达17.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26.83%、62.50%,接近雌鼠总怀孕率24.7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64.56%,繁殖指数达0.5921,接近总繁殖指数0.5755。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其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7~2007年2563只黑线姬鼠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体重最低5.36g,最高53.41g,平均体重为26.31±8.14g,其个体体重主要分布在15.01~35.00g之间.占总鼠数的79.01%,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17.61g,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16.50g,体重达16.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体重达24.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31.82%、67.02%,接近雌鼠总怀孕率30.0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52.67%,繁殖指数达0.7138,亦接近总繁殖指数0.7599.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制定锡金小家鼠年龄鉴定的体重划分标准,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1984~2012年贵州省关岭、三都、大方3个县历年捕获的249只锡金小家鼠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体重为(15.57±5.97)g,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其繁殖状况,将其年龄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8.0 g,亚成年组(Ⅱ)体重8.1~13.0 g,成年Ⅰ组(Ⅲ)体重13.1~18.0 g,成年Ⅱ组(Ⅳ)体重18.1~23.0 g,老年组(Ⅴ)体重>23.0 g。不同年龄组体重之间差异极显著,且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长江刀鲚繁殖群体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刀鲚(Coilia nasus)是一种具有多种生活史类型的中小型鱼类,溯江洄游中的刀鲚也是目前长江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评估刀鲚渔业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了2012年5月采自长江靖江段的458尾刀鲚繁殖群体样本。结果显示,刀鲚繁殖群体由1~4龄组成,其中2~3龄个体占85.81%;体长14.2~38.9 cm,平均(25.72±4.08)cm;体重9.2~208.4 g,平均(69.59±33.73)g;体长与体重关系式W=0.0028L3.0866(R2=0.915 3);平均丰满度为0.38±0.08。依据生长方程Lt=40.82[1–e-0.31(t+0.55)]和Wt=262.59[1–e-0.31(t+0.55)]3,求得渐近体长L∞为40.82 cm,渐近体重W∞为262.59 g,体重生长的拐点出现在2.99龄的Wt=77.66 g。与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长江刀鲚繁殖群体中补充群体和低龄剩余群体的比例显著增加,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明显,丰满度下降,资源衰退严重,但生长潜力依然存在。应采取降低对繁殖群体的捕捞强度、保护产卵场等积极措施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山姬鼠种群的繁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996~1998年贵州大方县高山姬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共解剖标本520只,雌鼠264只,雄鼠256只,主要繁殖期在4~9月,研究期间平均怀孕率为18.62%,平均胎仔数为6.03只,繁殖指数0.6846,每年4~5月和8~9月为两次妊娠高峰,雄鼠睾丸下降率季节变化与雌鼠怀孕率季节变化呈同步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5.
梁子湖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mm,优势体长为180 ~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16.
长江常熟江段似鳊的生长特征及形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8月-12月在长江常熟江段采集的362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对其年龄、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鳊种群由1-3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为优势群体,占总数的51.3%;体长分布范围为62.33-133.6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75-110 mm (占总数的75.41%),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70-46.10 g,优势体质量范围为3.70-18.70 g (占总数的80.11%);雌、雄个体的体长、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丰满度、体高、头长等31个形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式为L♀=391.67R4-2211.8R3+4609.7R2-4171.4R+1463.2(n=156,P〈0.001,r2=0.6973), L♂=171.22R4-895.44R3+1719.8R2-1406.4R+486.47(n=178,P〈0.001,r2=0.7821);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4.52×10-6L3.2901(n=156,r2=0.94), W♂=1.09×10-5L3.0915(n=178,r2=0.98);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42.31×[1-e-0.1125(t+8.3442)], Lt♂=153.73×[1-e-0.1024(t+6.8309)]。研究表明,雌性似鳊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24龄,雄性为3.96龄,常熟江段似鳊呈低龄化态势。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分析了1999-2004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 研究期间共解剖黑线姬鼠1011只(其中,雌鼠483只,雄鼠528只)。黑线姬鼠种群性比存在显著的年龄 变化,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 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平均怀孕率为45.97%,胎仔数为5.02只,睾丸下降 率为91.98%,繁殖指数为1.0618,除平均胎仔数与总平均胎仔数差异不显著外,平均怀孕率、睾丸下降 率、繁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分别为总体平均值的1.57倍、1.42倍、1.52倍,它们在种群中所 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贵州省余庆县2006~2010年捕获的701只黑线姬鼠(雌鼠327只,雄鼠374只)分析表明:黑线姬鼠种群总性比为0.87,不同年龄组种群性比存在一定差异。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的主体,平均怀孕率为43.01%,平均胎仔数为5.11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9298,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5.44%,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16只30日龄平均体重为(6.13±0.65)kg的小尾寒羊与无角陶赛特杂交F1代公羔,根据体重分为4组,在30-75日龄、76-120日龄和121-240日龄分别喂以日粮1、日粮2和日粮3,以研究添喂不同水平赖氨酸对羔羊采食量、体增重、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添喂量(30-75日龄、76-120日龄和121-240日龄期间分别为1.2,0.8和0.4 g/kg日粮)时羔羊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10%(P〈0.01),37.70%(P〈0.01)和30.29%(P〈0.01),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2.70%(P〈0.01),11.35%(P〈0.05)和34.94%(P〈0.01),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8.23%(P〈0.05),11.06%(P〈0.05)和29.63%(P〈0.01),氮保留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7.13%(P〈0.01),8.81%(P〈0.05)和22.37%(P〈0.01),氮保留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37%(P〈0.05),40.37%(P〈0.05)和39.72%(P〈0.05)。30-24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23.25%(P〈0.01)。最佳添喂量时240日龄羔羊的胴体重、胴体净肉重、瘦肉重和肥肉重分别比对照增加34.72%(P〈0.01),37.41%(P〈0.01),42.98%(P〈0.01)和21.96%(P〉0.05)。本试验表明,添喂未经处理的赖氨酸可显著促进240日龄以内羔羊的生长;30-75日龄、76-120日龄、121-240日龄3个阶段羔羊日粮赖氨酸的最适含量分别为2.2%,1.5%和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