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很多,其中国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冷战前后国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深究美国国会近年来积极介入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动因,既有国际环境的外部因素,也有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既有国会与总统争夺外交权的历史原因,也有中美关系深化发展所带来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2.
方明 《农业考古》2012,(3):239-241
在反贫困政策评估中,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约翰逊政府"大社会计划"和"对贫困宣战"的各个项目、法案进行政策辩论和评估;帕顿和沙维夸总结了100种以上的评估方法。[1]就港台地区而言,李亦圆主持了对台湾实行的山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后,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由于陷入越南战争,约翰逊政府尽力争取得到日本的支持与合作,最后不得不归还小笠原群岛。这样缓和了美日关系,并为冲绳回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苏美主导下的雅尔塔体系框定了苏联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保障了苏联远东的国家安全战略利益。中国作为苏联在亚洲安全缓冲带的重要部分,是苏联远东对外政策的主要对象。势力范围的保障为苏联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华政策定下了利益驱动的基调。其与国民党的政府外交和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政策都紧紧围绕着苏联的国家利益展开,囿于苏联一国利益,不能面向世界的眼光必定导致苏联对华政策取向中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而这些恰恰是其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浅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的出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是中国近代史上所谓"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间,国民政府将"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思想贯穿在出版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之中。然而,经过民初共和思潮及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已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及民主意识,于是,报刊就成了他们发表政见甚至批评政府的最好载体。因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成为民国出版业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箭 《百姓》2006,(4):46-47
了解"博士"这个称谓是在"文革"中期,那时我还是个少年.当时,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几度访华,践行了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破冰之旅.那时的媒体对他的称谓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博士".后来,基辛格真的由学界步入政界,当上了美国国务卿,又数度访华.中国媒体对他的称谓便改成"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相似文献   

7.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内涵及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欧环境经济政策成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政府与农户签订长期合同、发放补助金和实施减免税政策等。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调研结果述评,提出了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取向:实行长期的补贴政策、尊重农户意愿、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对退耕还林成果实行产业化经营运作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状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目标开展相关行为,最终保障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然而,在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下,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不友好。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的瓦解,世界也逐渐从两极格局变为多极化格局。美国的外交政策也逐渐从"硬权力"过渡到了"软权力"再发展到现在的"巧权力"。本文则是对"巧权力"进行分析,阐述"巧权力"对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展览是贸易促进和技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农业展览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展览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农业展览在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提出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因此,正确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展览业的供需状况,对政府制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会展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但是,日益凸显的农户过量施肥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绿色生产形成的限制性因素,抑制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快速增长已经在政府和学界形成共识。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比较分析发现,调控政策目标经历了从"增量增产"到"减量增效"的历史演变。从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的演进逻辑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出台并实施的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涵盖了三个历史演进阶段:化肥增量增产阶段、化肥增量调结构阶段、化肥减量增效阶段。在对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演进逻辑的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耕地轮作休耕、从技术调控向制度调控倾斜等国家调控政策演进方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约翰逊入主白宫后其外交政策以四处干涉为特点,干涉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60年代拉美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可避免与约翰逊时期的干涉政策产生了矛盾。主要事件有美与巴拿马在运河问题上产生争执,美国粗暴干涉多米尼加内政,并提出对拉美政策的约翰逊主义。实际上约翰逊时期的拉美政策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对理解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连续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32-133
在201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大历史观思维就是要求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借以回答和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是本届政府投入最多关注和精力的突出工作和"重中之重"。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深入学习领会精准扶贫思想,需要我们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历史进程中,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其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遵循规律推进中国的减贫工作,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是通过扶持蒋介石集团以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并打击共产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扶蒋反共”政策。美国这一时期对华采取这一政策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四甜-1、保持系四622B、约翰逊草以及同源四倍体不育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为材料,分别在1/2MS、N6和W14培养基上进行花药培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在W14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同源四倍体亲本622B在N6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对一定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另外,对W14培养基设置了加活性碳与不加活性碳两组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可有效控制花药中产生的有害色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国外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和做法,尤其重点关注了政策手段的运用,如政府绿色采购、经济手段、信息手段等。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促进绿色消费政策和采取的行动,查找出不足,进而得出中国在绿色消费政策制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主要发达国家奶业政策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奶业发展迅速,但政府奶业相关配套政策目标不明确,手段单一。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奶业政策目标、手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奶业发展状况设定了适合本国的奶业政策目标,充分利用WTO允许的政策手段。笔者提出,目前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以加强对民族奶业的保护,作为中国奶业政策总的目标;在政府奶业扶持政策中,除了充分利用黄箱补贴给予的机会外,还要积极扶持奶农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破解障碍因素 推动延边黄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延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黄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的作用,利用延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并考虑黄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促进延边黄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延边黄牛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立足延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黄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的作用,利用延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并考虑黄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促进延边黄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