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胡椒叶片生理生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椒主栽品种热引 1 号胡椒(Piper nigrum c.v. Reyin-1)和野生近缘种石南藤(Piper wallichii)为材料,经过 4 ℃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其在胁迫条件下植株的伤害情况、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石南藤比热引 1 号胡椒具有明显的耐寒表型,胡椒叶片厚度变化与叶片受害程度相一致;胁迫 72 h时,热引 1 号胡椒保护酶系统被破坏,石南藤则仍然表现活跃;热引 1 号胡椒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升降趋势,石南藤则维持上升;胡椒的丙二醛和脯胺酸含量与其抗寒性呈现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石南藤为抗寒性种质,其抗寒性比热引 1 号胡椒强,为开展胡椒抗寒育种和胡椒抗寒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椒叶片营养诊断采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尼南榜为材料,进行胡椒叶片营养诊断采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叶片所带花穗出现绿色小果占其长度1/3-1/2时,该叶片完全稳定(叶片从出鞘到完全稳定需要30 ̄35d),从叶序算,它是倒数第2片时,此时倒数第1片嫩叶长3.0 ̄4.5cm、宽2.0 ̄2.5cm。以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带花穗完全稳定叶为最佳采样叶;一年中以3 ̄4月和9 ̄10月为采样时间。一天中除12:00-14:00时外,其它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萃取组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2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4.43%,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胡椒属种质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3种种质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的挥发性成分59种,其中从蒌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6种,其含量较高的有安息香醛、荜澄茄油烯和β-石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23.56%、9.36%和8.54%;从墨西哥胡椒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8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肉桂醛、萜品烯和萜品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7.98%、5.88%和5.11%;而假荜菝叶片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含量较高的有β-石竹烯、罗勒烯和芳樟醇。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在3种胡椒属种质中都不相同,总的相对百分含量也不同,说明不同的种质,叶片挥发性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胡椒叶片生理生化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温度处理,分别为CK(30℃/28℃)、4、6、8、10℃,分别处理0、24、48、72 h后,对其在不同温度和时期处理下叶片的寒害表现、生理生化和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寒害程度不断加剧。低温胁迫下热引1号胡椒POD、CA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POD活性上升的幅度最大,SOD活性上升幅度最小,SOD防御系统低温耐受时间更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10℃胁迫条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胡椒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在温度达到4℃时才有显著增加。石蜡切片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胡椒叶片厚度逐渐减小,胡椒栅栏组织厚度和CTR值能够反映其受寒害程度。本研究结果为筛选优异抗寒种质提供参考,并为开展胡椒抗寒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胡椒属植物资源形态多样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胡椒属植物中,栽培胡椒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野生胡椒资源也具重要的开发价值。为了解海南胡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74份材料,对其形态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8个形态性状其平均变异系数为51%。数量性状中,侧枝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1%,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6%;质量性状中,主蔓被毛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70%,成熟叶片颜色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采用数量分类法对海南胡椒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形态聚类分析,在阈值为0.139处,74份胡椒种质被分为3大类群;在阈值为0.032处,74份胡椒种质可分成SG1(所有的海南蒟)、SG2(6份假山蒟)、SG3(6份假山蒟和3份华南胡椒)、SG4(8份假山蒟和4份细叶青蒌藤)、SG5(假蒟和蒌叶)、SG6(印尼大叶种、班尼叶尔一号和古晋种3个栽培品种)、SG7(9份大叶蒟和2份复毛胡椒)和SG8(16份毛蒟和1份苎叶蒟)8个亚类。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引种、选育的几个主要胡椒种质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斑尼约尔1、古晋两种质为高产、早熟,单株最高产量分别为20.3kg、15.6kg?(鲜果);云选1的单株枝序数多达217个,坐果率最低;兴热74-1的花穗多,晚熟36天;73-F-5的冠幅大,枝序柔韧,抗风性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卡瓦胡椒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种质资源情况和分子标记研究、栽培方法研究及加工方法研究,提出我国卡瓦胡椒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今后卡瓦胡椒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胡椒矿质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胡椒嫩叶出鞘后30 ̄35d完全稳定,以带花穗、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叶片作为采样叶;1d中除12:00 ̄14:00外,其它时间均可采样:1a中以4月和10月作为采样时间。拟定4月和10月的营养指标,4月份适宜范围为:N2.7% ̄3.1%、P0.17% ̄0.21%、K1.6% ̄2.0%、Ca1.1% ̄1.3%、Mg0.23% ̄0.30%;10月份为:N2.9% ̄3.5%、P0.1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销、种质资源、栽培管理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展望胡椒产业发展前景,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广大胡椒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氮、磷、钾3种元素对胡椒花穗抽生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大小及主要影响元素,以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以氮(0、2.15、6.46和19.39 g/盆)、磷(0、2.16、6.66和20 g/盆)、钾(0、3.12、9.37和28.12 g/盆)肥3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其对胡椒花穗抽生、花穗脱落、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重等相关指标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3种元素中对胡椒抽穗、花穗脱落、叶片SPAD值、植株干重影响较大的均为氮素,其次为磷或钾。分析表明,氮素对胡椒花穗抽生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5、7、10.5、14 g/株)处理对幼龄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胡椒长势和花穗发育的影响及叶片氮含量与花穗发育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由0增加到7 g/株,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均逐渐增加,促进胡椒生长。施氮量为10.5~14 g/株时,胡椒叶片的SPAD值降低,叶片氮含量减少,胡椒株高和冠幅均受到抑制,开花时间晚,花量较少,且土壤中残留的硝态氮增加。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幼龄胡椒适宜的施氮量为3.5~7 g/株。在生产中,除了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外,还应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6份卡瓦胡椒材料、21份栽培胡椒和野生胡椒材料、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材料共计28份试验材料,在对它们进行了RAPD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SCAR分子标记研究。设计1对卡瓦胡椒特异SCAR引物P8.1和P8.2,用这对特异引物对本次试验的28份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6份卡瓦胡椒材料扩增出了预期大小355bp的特异带,其它材料均无任何扩增。这说明引物P8.1和P8.2为卡瓦胡椒特异SCAR引物,这对卡瓦胡椒种质资源的鉴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评价了4种胡椒样品(白胡椒粉、鲜果直接冷冻干燥制备的绿胡椒、热烫后日晒3 d制备的黑胡椒、鲜果直接日晒干燥5 d制备的黑胡椒)水煮后对基本滋味的影响。4种胡椒样品进行直接水煮、盐水煮、水煮后添加谷氨酸钠等处理,通过电子舌测试发现,鲜味和咸味是胡椒的主要味觉指标,4种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且2种味道趋势一致,其中2号胡椒咸鲜味均最大,其次是3、4号样品,1号样品的咸鲜味最小。盐水煮样品间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鲜味上,煮后加谷氨酸钠样品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咸味上。  相似文献   

15.
探讨胡椒适宜的种植年限,以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8a/9a、12a/13a、14a/15a、19a/20a、26a/27a、28a、34a/35 a和53a/54a等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容重、千粒重及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年限达到30a以上的胡椒,白胡椒粒容重和胡椒碱含量显著低于30a以前的胡椒;种植年限达53a以上的胡椒,其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显著低于35a以下的胡椒;而不同种植年限间千粒重和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胡椒的品质及经济效益,建议胡椒种植一定年限且投产率较低时,胡椒园进行全面更新和轮作.  相似文献   

16.
以大叶种胡椒(Type Lampong)为对照,对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芦子’(Piper betle L.)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状(抗寒、抗病)等主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质‘芦子’长势强,冠幅大,果穗长,座果率高,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及抗性明显优异大叶种胡椒;通过对‘芦子’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技术进行探究,说明 ‘芦子’野生近缘种质资源是胡椒品种改良较好的中间材料,将为胡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胡椒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养分含量,从而对比了间作模式与胡椒单作模式下胡椒产量、土壤养分状况、肥料产量贡献率和胡椒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不同产量水平下,同一地点间作模式的胡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土壤氮、磷、钾全量含量略低于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模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且速效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养分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间作模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下胡椒叶片磷、钾养分含量周年大于单作。上述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了胡椒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肥料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胡椒产量。胡椒/槟榔的间作优势可能与二者地下部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技术分析来自不同国家的56份胡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7条引物共产生141条清晰的谱带,分子量在0.2~3.0 bp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胡椒资源遗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相似性系数约为0.51的水平上将56份资源聚为3个类群,与基于ITS的研究结果类似。大胡椒与其它种质的亲缘关系均比较远,显示出其明显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与其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支持将顶花胡椒、光轴苎叶蒟归入苎叶蒟,光茎胡椒作为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9.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光合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槟榔胡椒间作体系中胡椒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2009~2012年在海南胡椒与槟榔间作优势区,研究4种间作和单作条件下,胡椒不同生育期完全展开叶的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明显提高胡椒产量,偏土地当量比(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34%~189%,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分析胡椒光合参数与产量相关关系,发现胡椒灌浆期光合参数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对产量的正效应最大,以气孔导度为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产量做回归分析,发现灌浆期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2%。胡椒与低密度槟榔间作提高或显著提高了胡椒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可能是胡椒产量间作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胡椒花叶病是我国胡椒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害。试验表明:土壤、种子均不传病,病组织汁液摩擦接种也不传病,人工嫁接可传病,但胡椒栽培一般不采用嫁接,因而不是传病的途径。通过对海南儋县胡椒园一种常见的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传毒试验,获得成功,证明棉蚜是我国胡椒花叶病的传毒介体之一。带病的插条(种苗)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