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树叶育虫:用树叶80%,细糠20%,放入锅内拌匀,加少量水煮熟,然后倒入缸或池内。夏季大约5~7天便能繁育出大量蛆虫。 二、牛粪育虫:将牛粪晒干粉碎,混入少量的米糠、麸皮,用稀泥拌匀,堆成直径100~170厘米、高100厘米的圆堆,上面用草帘乱草盖严,每天浇水1~2次,使堆内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半个月左右即可生长大量的虫子。 三、豆渣育虫:取豆渣1~1.5公斤放入缸内,再倒入淘米水1桶,夏季约5~7天就可生出大量虫子,捞出后喂鸡。一般用6个缸轮流育虫,可供50~60只小鸡食用。  相似文献   

2.
一、牛粪育虫法将晒干碎的牛粪混合糠壳后撒在鸡场的一角。雨后,牛粪和糠壳粘在地上。等晒干后连同地皮泥铲起来,堆成若干小堆,再用稻草或麦秆编成草帘盏上。十几天后,土堆里就生出虫来。鸡吃完后,再将鸡粪和地皮泥铲起来堆成小堆,十多天后又会生出虫来。  相似文献   

3.
养鸡喂虫、蚯蚓等高蛋白活体饲料,可提前10天到15天出栏。育虫所用原料成本仅为常规饲料的5%到25%,增重速度更快,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1.麦糠育虫法:在庭院角处堆放两堆麦糠,用碎草与稀泥巴混合均匀糊起来,数天后即生虫,轮流让鸡啄食虫子,食完后再将麦糠等集中起来堆成堆照样糊草泥,又可生虫。  相似文献   

4.
将牛粪晒干捣碎,混以少量米糠、麸皮,用稀污泥拌匀,堆成直径1~1.5米、高1米左右的圆堆,用草帘或杂草盖严,每天浇水1~2次,保持半干半稀状态,半个月后就可长出大量小虫。翻开后由禽任意啄食,吃完后仍堆起来,2~3周后又会长出很多虫子。这样反复育虫可达3~5次。  相似文献   

5.
养鸡喂虫、蚯蚓等高蛋白活体饲料,可使鸡提前10天到15天出栏。育虫所用原料成本仅为常规饲料的5%到25%,增重速度更快,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1.麦糠育虫法:在庭院角处堆放两堆麦  相似文献   

6.
小鸡爱吃虫子,虫子含有丰富营养,养虫喂鸡不但小鸡发育快,又可以节省精料,我场育鸡起初由于饲养不佳,管理不当,死亡较多,经喂食小虫以后,成活率显著提高,根据我场地区气候情况,每年五月至九月份可进行人工养虫,兹将我场行之有效的几种养虫方法介绍如下:一、土池养虫法,池长6尺,宽2尺,深4尺,池内铺放浸湿铡碎的稻草,草上铺马粪、米糠,肥土深度各为一寸,这样一层层往上铺,直到土池铺满为止,铺成以后,前三天每天早晚浇水,经一星期后即有白色蛆虫出现,一层层挖开,每层可供50只鸡吃一天。  相似文献   

7.
冬季低温时,畜粪往往难以腐熟,易造成烧种烧苗现象。现介绍几种常用畜粪的快速腐熟法。1牛粪先摊晒,将鲜牛粪的含水量调至65%左右(以用手紧握可挤出但不易滴下为准),再将其堆积成堆底宽2米左右、高1.6米左右的粪堆,上盖透明塑料膜,堆闷7个晴天即可使用。2猪粪将猪粪摊开晾晒,使  相似文献   

8.
育虫养鸡     
育虫的具体方法:1稀粥育虫法 选三小块地轮流在地上泼稀粥,然后用草等盖好,两日后尽生小虫子,轮流让鸡去吃虫子即可,注意防雨淋、防水浸。2稻草育虫法 挖一宽06m、深03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小时,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泥(水沟泥或塘泥等)、垃圾等,最后再用污泥实压,每天浇一盆洗米水。约过8天即生虫子,翻开让鸡啄食,食完后再盖好污泥等照样浇洗米水,可继续生虫子。3豆饼育虫法 把少量豆饼敲碎后与豆腐渣一起发酵,发酵好后再与秕谷、树叶等混合,放入20—30cm深的土坑内,上面盖一层稀污泥,再用…  相似文献   

9.
育虫养鸡10法育虫养鸡具有节约饲料成本,促进鸡群生长发育,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稻草育虫法挖一宽0-6m、深0-3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h,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泥(水沟泥或塘泥等)。每天浇一盆洗米水,约过8d即生虫子,翻开让鸡啄食即可,食完后再盖好污泥浇洗米水,可继续生虫子。2 豆饼育虫法把少量豆饼(花生麸等)粉碎后与豆腐渣一起发酵,发酵好后再与秕谷、树叶等混合,放入20~30cm深的土坑内,上面盖一层稀污泥,再用草等盖严实…  相似文献   

10.
一、稻草育虫:取稻草10斤,切成1—2寸长,放入锅内加水煮1—2小时,待软后捞起,埋入5寸深土坑内,上盖2寸厚的垃圾土,再用污泥和泥土混合糊好封严,每天在土上浇水1—2次,最好是淘米水,10天后就可以开坑让鸡吃虫。吃完后照样封盖、浇水,10天后虫子增多,再开坑喂鸡。这样可连续四、五次。一般一斤稻草所育的虫足够一只鸡两个月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1.
育虫喂鸡是解决鸡蛋白质饲料的好办法,虫蛆含蛋白质高达63%,是养鸡尤其是山地、林地、果园养鸡的一种优质高蛋白动物活体饲料来源,可就地取废弃杂物育虫,简单易行时间短,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育虫效果非常好,基本上不用投资,只用少许人工,是提高农村养鸡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措施。下面介绍几种杂物育虫方法。 1.杂草、树叶育虫。取鲜杂草或树叶加入少量糠麸拌匀,长的草最好铡短,加少量水煮熟,倒入水泥池内或地上挖的土坑内,上面盖一层土,5~7天后便可生出虫蛆。 2.松毛育虫。挖一深80厘米左右、长宽不限的土坑,放入40厘米厚的松树叶,薄薄…  相似文献   

12.
1稀粥育虫法选三小块地轮流在地上泼稀粥 ,然后用草等盖好 ,两日后尽生小虫子 ,轮流让鸡去吃虫子即可。注意防雨淋、防水浸 ,下同。2稻草育虫法挖一宽0.6米、深0.3米的长方形土坑 ,将稻草切成6~7厘米长 ,用水煮1~2小时后 ,捞出倒入坑内 ,上面盖上6~7厘米厚的污泥(水沟泥或塘泥等 ,下同)、垃圾等 ,最后再用污泥压实 ,每天浇一盆洗米水 ,约过8天即生虫子。此时 ,可翻开让鸡啄食。食完后再盖好污泥等 ,照样浇洗米水 ,可继续生虫子 ,继续喂鸡。3豆饼育虫法把少量豆饼(花生麸等)碾(敲)碎后与豆腐渣一起发酵 ,发酵后再与…  相似文献   

13.
我 1 98 1年开始养蜂时 ,无师傅指导 ,育王技术可谓一张白纸 ,采用复式育王 ,育出的处女王个体挺大。数年以后 ,自己认为掌握了一些育王技术 ,想把处女王的个子再育大点 ,就增加移虫次数 ,三、四次移虫。此时 ,王台加长至 4~ 6cm ,大王台 ,势必出大处女王。等处女王出房后才发现 ,个子比苍蝇大不了多少。养蜂几年后 ,我不会育王了 ?一位养蜂 3 8年的师傅 ,说他育王有高招 ,即空王台内放满王浆后再移虫 ,育的处女王个大。可没见他育出大个处女王 ,因育王失败蜂场经济效益差 ,导致垮场。王台内王浆多少 ,不决定处女王个子大小。满足幼虫营…  相似文献   

14.
一.育虫养鸡的优点 (1) 节约养鸡成本 充分利用农家的各种下脚料和废弃杂物以及一些廉价的农副产品育虫,既可节饲料开支,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 (2) 加快鸡的生长 鸡采食虫、蚯蚓等高蛋白活体饲料,可提前10-15天出栏。 (3) 养鸡效益高 育虫所用原料成本仅为一般饲料成本的5%~25%,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虫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高蛋白动物活体饲料。采取人工育虫喂鸡,是解决养鸡动物蛋白饲料的好办法。此法可就地取材,简而易行,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现将人工育虫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一些地方的养殖户中出现了一种以通过人工繁育虫子养鸡的方法,这种育虫养鸡方法简便、易操作、投资少,可节省饲料60%~80%。而且,用虫喂鸡还能促使鸡的生长速度加快,通过人工育虫来养鸡,不仅可以节省粮食,而且鸡产蛋多,经济效益高:提高鸡的产蛋率和肉鸡品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综合效益极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人工培育虫蚁作为家禽饲料,营养价值高,成本低,易于推广。其方法是: (一)稻草育虫。把稻草切成3—7cm长,煮1—2h,软化后埋入16cm多深的土坑内,盖上6—7cm厚的污泥,再用污泥和泥土混合糊好封严,每天在土堆上浇一次水(用淘米水更好),10天左右生虫。这时可开坑让鸡吃虫。吃完后再照原样封好、浇水,可以连续进行四五次。每公斤稻草培养的虫子,足够喂两只鸡。  相似文献   

18.
牛粪经过简单的处理后是猪的好饲料。下面介绍两种喂前处理方法: 一、煮沸法 将鲜牛粪加水拌匀,置于铁锅中旺火煮沸,除去泡沫即可,每100公斤鲜牛粪加食盐250克,再与等量的饲料混合既可喂猪。如果再加入适量的喹乙醇、氯化胆碱、含碘生长素、小苏打则饲喂效果更佳。用此法喂猪不仅有消除猪积食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还  相似文献   

19.
优质蜂王是蜂群高效生产的基础,人工育王目前是中华蜜蜂育王的主要方式。人工移虫育王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受虫源和视力的限制,劳动强度大。研究团队依据仿生学原理,研制出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免移虫育王生产器,包括人工塑料巢础、托虫器、单个王台、育王条、巢础盖板等。对中蜂免移虫育王生产器的设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育虫养鸡具有节约饲料成本,促进鸡群生长发育,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稻草育虫法 挖一宽0.6 m、深0.3 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 cm长,用水煮1~2 h,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上6~7 cm厚的污泥(水沟泥或塘泥等).每天浇一盆洗米水,约过8 d即生虫子,翻开让鸡啄食即可,食完后再盖好污泥浇洗米水,可继续生虫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