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动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但也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审视的现象和问题。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祖国,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还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有些茶文化活动往往是刻意追求奢华的形式,“缺乏精神提携”,一味着眼于商业策划而少了些高雅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陆羽《茶经》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大宇 《农业考古》2000,(2):255-258
陆羽《茶经》的出现是有其一定的哲学、文化和茶饮的基础,并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重大意义,不仅总结了茶叶枝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赋于茶一种深刻的精神,一种哲学观,一种传统文化中人伦关系的象征,同时还用茶性、茶的礼仪等来规范人生处世修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茶经》问世已一千多年,在这其间中华茶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弘扬,并逐步推向世界,向世界性的精神领域延伸。据统计茶业技术和茶文化的研究著作近七百多种,茶业生产也有了新的科学含量,陆羽也随之被…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美国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两国茶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及共性.荼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诗歌、医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四大显著特征;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较小,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赋予茶的是一种快餐文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参与性与享乐性;中美茶文化都认同茶叶保健功效及“时尚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不仅蕴含着物质文化意义,且包含着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已经成为中美人民交流及发展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茶道精神".之所以没有在题目中用"茶道"一词,是因为目前茶文化界对于"茶道"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尚无定论,有许多学者将茶道与茶艺通用,故用精神内涵这一说法,以避争议.本文所探究的对象是:人们在进行一切茶事活动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1).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是最先开始饮茶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传到了世界各地,并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饮茶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于是又引发了全世界的饮茶之风。可是我们认为茶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的饮料,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是各个饮茶地区文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活动的茶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茶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丰富和重新诠释,更是从茶和茶文化这一角度深层次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生活的精神内核。通过分析茶文化与茶类植物、园林泉水、园林建筑、园林活动等的密切关系,结合种茶、采茶、制茶、泉水、煮茶、品茶、茶诗、茶画、茶联、茶类景题等文人园林活动,发掘茶文化对古典园林、文人气质、文人生活的影响,来延续园林精神和茶文化传统,彰显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创造出富有禅意的园林茶景观。进而提升园林意境,提炼文人气质,扩大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播效应,以达到名茶与名泉、名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茶文化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历来是众说纷纭,然而"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优秀文化,是茶与文化的高度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在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这一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作为特定的中华文明氛围下产生的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与儒释道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把荼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是当前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荼文化的双赢策略.恩施州民族茶文化资源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多彩多姿的民族茶文化,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渊源,绝无仅有的富硒茶文化以及花色繁多、考究的制茶工艺.把这些特色荼文化融入观光旅游,提炼特色鲜明的体验式茶文化旅游主题,营造特色茶文化旅游氛围,是旅游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陆羽《茶经》问世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这部汇技、艺、术为一炉,融儒、佛、道于一体的经典著作,首次把茶和茶饮作为一门专业学问并提升到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进行研究,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精神的培育和人格的创造.陆羽《茶经》荟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和谐的思想贯注于茶饮之中,给中华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体现出了人们追求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透过陆羽《茶经》的字里行间,分析研究其和谐的思想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荣铨 《农业考古》2000,(2):250-251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当茶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巨大精神作用。当此之时,茶的止渴作用就被放到了次要地位。这个精神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茶文化。世界上,被人类利用的物质何止千万,但它们不能全部介入精神领域而被称为文化。除了茶文化,还有一些文化,虽有一定名气,但如果论其高雅深沉、形神兼备以及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皆不及茶文化。谈到止渴、提神,西方人喝咖啡也可达到此目的,但他们对喝咖啡说不出有多少文化。为什么只有茶才能有这样独特的文化形式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茶的自然功能与中…  相似文献   

13.
武回忆 《农业考古》2006,3(5):220-225
我国是一个茶的国度,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这个万紫千红的茶苑文化中,回族茶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回族人饮茶、赏茶、喝茶、卖茶,开发茶产品等等,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本文以西北回族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了回族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苗族茶文化是苗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归纳分析湖南苗族各种特色茶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思考苗族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湖南苗族茶俗的商业化运营提出了新颖、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由于东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茶有着或相似或相异的文化.本文在跨文化视野下,从历史渊源、品茶文化、茶道精神、文学对茶的运用等方面,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禀赋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旨在探究具有文化特征功能性农业的可转型路径与发展模式.依据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特点与经济化差异性,可将现有茶文化资源分为文化遗产、文化古迹、文化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资源可通过茶文化旅游、茶品销售、茶文化表演、茶创意产品、茶衍生产品、茶馆茶会所和茶会活动等七大模式实现其经济化.  相似文献   

17.
万物都是某种方式的符号。茶符号作为符号的一种,是携带着茶文化而被接收的感知。茶符号是茶文化的典型体现,是茶文化的焦点。同时,茶符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促进茶人理性活动的发展和情感寄托的实现,使茶人的文化生活得以连续积淀,有助于茶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茶文化精髓在于“和”,它是建立在个体感性生命的土壤上,在儒释道文化灌溉下形成的。另外,符号具有时空性,可以“透射”一种超越体验,茶事参与者借助超越的时空体验,可以进入茶汤背后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8.
赵荣  姜含春  桂燕玲 《农业考古》2006,(5):66-69,7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深化,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1989年,商业部、农业部、外经部联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1),此后,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争奇斗艳。诸如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的举办;茶文化组织的构址;茶文化书刊的出版发行;茶产业的规划和运作等等。茶文化设施也从无到有,逐步添加,逐年积累,从此茶文化活动有了自己的空间舞台。1信阳茶文化节的兴起与发展信阳茶文化节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1991年底,信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经过反…  相似文献   

19.
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中国茶谣>是茶文化研究的全新探索,也是我国茶文化研究者、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地方史专家王旭烽的最新作品.这部策划编排近一年的舞台作品,以其新颖的艺术架构、古典浓郁的文化形式,把茶文化、人生过程与节令节气相互融合.日前,本报专访王旭烽,听她讲述茶谣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董慧 《农业考古》2012,(5):215-222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禅茶,是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一种人文境界,是茶与禅在精神层面的契合。茶文化与禅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浸润相互交融而最终成就"茶禅一味"之境界,是中国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茶文化在大陆复兴,禅茶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展开。近些年以来,禅茶文化的研究逐步升温,受到了佛教界和茶文化界的重视。本文将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