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秋金星是兴隆县1986年从吉林特产所引进的品种。该品种中熟、抗性强、丰产,果实靓丽美观,酸甜适口,极适合鲜食。667 m2产2 000 kg以上,7~10元/kg,经济效益显著。1高标准建园1.1整地建园时,株行距按2 m×4 m栽植。7年左右隔行去行,株行距变为4 m×4 m。考虑人工成本高,多用钩机挖栽植沟,沟宽1 m、深0.6~0.8 m,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沟底部压秸秆或柴草,厚10~15 cm,秸  相似文献   

2.
王芳  徐勇 《河北果树》2013,(5):48-49
<正>1栽植1.1品种搭配授粉品种可以在行内均匀配置,也可整行栽植。1.2株行距长枝品种株距34 m、行距44 m、行距46 m,短枝品种株距2.56 m,短枝品种株距2.53 m、行距43 m、行距45 m,最好南北行向。1.3定点及挖坑先用百米绳拉出行线,确定定植坑位置,用白灰标记。挖60 cm见方的坑,表土放一侧,底土放一侧。最下层可填入秸秆、压1层土,中层填  相似文献   

3.
沈瑞 《河北果树》2007,(2):56-56
1种植形式在5m×6m或4m×5m株行距的枣树行间,间栽1行株距为1m的巨峰或黑奥林葡萄,每667m~2枣园约栽葡萄110~130株,采用篱架式栽培,扇形整枝。  相似文献   

4.
1 科学建园 1)园址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肥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 2)选好品种.选用乍娜、户太8号、黑奥林、巨星、红提为主栽品种. 3)密度架式.株行距为1 m×3 m或0.5 m×3m,南北行,采用单壁篱架龙干整枝. 4)开沟施肥.栽前顺南北方向挖通沟(深1 m、宽1 m),底部40 cm用柠条、杂草或秸秆与表土分层压入沟内,距地面30 cm以下每667 m2施土杂肥4~5 m3、普通过磷酸钙100 kg,与1份黏土和2份沙充分混合后填平,灌水压实.  相似文献   

5.
以新品种‘北冰红’、品系‘2001-1-135'和‘98-8-165’为试材,研究了株距0.5、0.75、1.0、1.5m,行距2.5、3.0m,不同株行距和架式组合试验对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篱架株行距(0.5~0.75)m×2.5m和小棚架0.5m×3.0m,建园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植株感霜霉病害较重,导致第2年植株萌芽率和坐果率低而大幅度减产.小棚架株行距1.0m×3.0m单株保留2个主蔓和1.5m×3.0m单株保留3个主蔓,分别需5a和6a进入盛果期,表现植株感染霜霉病轻、坐果率、果实含糖高、产量低.株行距0.75 m×3.0m单株保留1个主蔓的小棚架,始花期早,4a生树可进入盛果期,表现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1.0m×2.5m单株保留2个主蔓的篱架产量较高,这2种架式和株行距表现试验当年和试验第2年稳产.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新品种‘北冰红’、品系‘2001-1-135'和‘98-8-165'建园适宜的株行距和架式是:0.75m×3.0m的小棚架和1.0m×2.5m的篱架.  相似文献   

6.
<正>以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株行距和架式〔篱架为(0.5~1.0)m×2.5m,主蔓1~2个;小棚架为(0.5~1.5)m×3.0m,主蔓1~3个〕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雪兰红建园适宜的株行距、架式及留主蔓量分别为:篱架,株行距1.0m×2.0m,单株留主蔓1个;小棚架,株行距  相似文献   

7.
宇选1号是葡萄品种巨峰芽变。果穗圆锥形,带副穗,无歧肩,穗重450.0650.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2.0650.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2.013.0 g,果实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厚易剥离;果肉硬脆,有肉囊,有较浓而纯正的草莓香味,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0%13.0 g,果实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厚易剥离;果肉硬脆,有肉囊,有较浓而纯正的草莓香味,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0%19.00%;在浙江省乐清县,露地栽培7月18—23日成熟,大棚促成栽培7月5—10日成熟。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夏黑葡萄精品果“数字化”生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黑葡萄系巨峰×无核白杂交育成,是巨峰系第一代品种。三倍体,天然无核。试验园2003年定植,采用扦插苗建园。行距2.5m,株距1m,经1次间伐调整为2m,为双十字V形架。2010年第2次间伐调整为4m,667m2调减至65株,架式调整为V形水平架。  相似文献   

9.
1选择架式,挖好定植沟根据栽植情况确定株行距。单篱架栽培,行株距为1.5m×0.5m;双篱架栽培,行距为2m,株距为0.6m。把栽植沟按深0.6m、宽0.8m的要求挖好,沟底施发酵好的有机肥,每667m^2(亩)4000-5000kg,上半部分填表土。  相似文献   

10.
1水平双母蔓Y型架栽培方式和结构 1.1株行距 采用大小行距间隔方式定植建园,大行距2.7m、小行距0.2m,株距1m,苗木顺行向平行定植,667m^2定植葡萄约500株。  相似文献   

11.
巨峰葡萄,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四倍体,属中熟品种。该品种果实成熟时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是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1苗木选择要求苗木高0.8m以上,成熟度好,无病虫害,根系发达、芽体饱满,具有3~4条侧根和较多须根,根直径应在0.4cm以上。2计划密植建园时,一般株行距为1m×3m或0.7m×3m。3水肥管理3.1定植当年整地时挖沟深度60cm、宽度60cm,沟距3m,或按设计行距挖栽植沟。挖沟时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将表土和基肥混合放在下面。生  相似文献   

13.
蓬莱市8年生富士667m2产万斤,纯收入过万元,主要建园及修剪技术介绍如下。1建园1.1定植土壤为棕壤土,土层厚度0.6~1m。主栽品种优质烟富3,授粉树太平洋嘎拉。幼树至初盛果期株行距为3m×3m,667m2栽74棵。挖长条定植沟:沟深80cm,宽80cm,沟内放入杂草、树叶或玉米秸秆;增施腐熟好的农家肥,每667m2投入4000~5000kg,或每  相似文献   

14.
1.修剪方法 该品种宜采用长中短梢相结合的方法修剪。长梢做结果枝,保留15~20个芽,短梢留1~2个芽做预备枝,在主蔓上每年轮替更新,以保证收产。 2.架式 以“先篱后棚架”最好。因为这种架式,既可用增多株数来提高早期土地、架面、光能的利用率和产量,又符合它的生长发育特性,使中后期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品。做法是,栽时用1m×2m或1.5m×2.5m的株行距定植,地上2m高的单篱架,待枝蔓布满架面时,挖去1行,株行距变成1m×4m或1.5m×5m,同时改造成拱棚架或平顶棚架即可。  相似文献   

15.
杨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素萍 《现代园艺》2009,(11):17-18
<正>1建园1.1选栽良种应该选择果形大,甜酸适合,品质优,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是杨梅优质高产的前提。1.2苗木栽植一般栽植行株距7m×5m,667m2栽25株左右。在秋冬季按定植点挖穴,然后将表土与经充分  相似文献   

16.
蒋建平 《浙江柑橘》2005,22(2):43-44
1栽植 1.1挖定植穴开辟等高水平梯田或鱼鳞坑,挖大穴或壕沟,施足有机肥及表土回穴. 1.2株行距锥栗冠大,寿命长,定植距离不能过密.平地肥沃湿润粘土,以6m×7m或6m×6m较好,667m2栽16~18株;坡度不大,土层厚,肥力中等的红壤土,以6m× 5m或5m×5m较佳,667m2栽22~26株.  相似文献   

17.
早熟桃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熟桃其特点是产期早 ,当年种植第二年即可挂果 ;品质佳 ,汁多核小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1 5 % ;丰产性强 ;尤其是成熟早 ,上市早 ,有市场优势 ,价格高 ,深受广大果农的喜爱 ,象州县在 4月底~ 5月上旬可上市销售。1 建园栽植早熟桃最好选择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和不低洼的地带建园。一般栽植密度为 3m× 4m,667m2 栽 5 5株。果坑规格长 1 m×宽 1 m×高 0 .8m,挖果坑时 ,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在果坑两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如腐熟鸡、牛、猪粪、土杂肥等。每坎有机肥 30~ 5 0 kg,石灰 1 kg,与表土拌匀…  相似文献   

18.
葡萄保护地促成栽培发展已久,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但是由于保护地栽培打破了正常的休眠,很难做到连年丰产。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最终实现了葡萄“一栽多年制”连年丰产。一、品种选择适宜设施栽培的葡萄品种包括京秀、乍娜、巨峰、红双味、矢富罗莎、大粒六月紫等。二、定植建园定植密度:一般采用等行距栽植,株行距0.5米×1~2米,每666.7平方米栽330~666株。栽植模式:挖定植沟,宽1米、深0.5米,土壤板结时应适当加深,表土与底土分放,回填时先将表土和足量腐熟有机肥、适量磷钾肥混匀填入,后填底土。浇水沉实,在定植沟内挖栽…  相似文献   

19.
<正>1南方中棚西瓜爬地长季节简约化栽培模式1.1技术概述11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始收,浙江地区共采收46批,持续采收至11月,江苏地区共采收26批,持续采收至11月,江苏地区共采收23批,持续采收至7月。该技术西瓜667 m2产量在4 0003批,持续采收至7月。该技术西瓜667 m2产量在4 0006 000 kg,667 m2产值达8 0006 000 kg,667 m2产值达8 00011 000元,在浙江宁波、台州,江苏盐城、南通,安徽沿江江南等地成为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大棚栽培西瓜是我国西瓜早熟栽培的主要方式,大棚能够提高早春季节棚温,提早种植,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是露地栽培的310倍。目前中大果型西瓜大棚生产多采用爬地式栽培,210倍。目前中大果型西瓜大棚生产多采用爬地式栽培,23蔓整枝,667m2种植5003蔓整枝,667m2种植500600株,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为提高棚室空间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经过3年(2011—2013年)研究和生产示范,探索出大棚西瓜半吊蔓栽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