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点带石斑鱼幼鱼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点带石斑鱼幼鱼中间培育的实验结果。幼鱼中间培育的关键,是根据鱼苗的规格定期及时分苗。实验使用2批鱼苗,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经45d的培育,平均全长分别由27mm和28mm增至75.7mm和82.1mm。平均体重从0.22g和0.23g增加到7.5g和10.7g。平均日增长1.1mm和1.2mm,日增重0.16g和0.23g。成活率为94.3%和94.9%。 相似文献
2.
3.
不同动植物蛋白比配合饲料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等蛋白的条件下,设计四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3.8∶1,3.0∶1,2.2∶1,
1.4∶1)的饲料,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点带石斑鱼苗,经过64天的饲养对比试验,A、B、C、D各组鱼平均尾相对增重率为671%、664%、518%和443%,尾平均日增重为0.32g、0.32g、0.26g和0.21g,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1.49、1.50、1.68、2.30;试验A、B、C组的丰满度与内脏比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D组的丰满度显著低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内脏比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表明,当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为3.0∶1时,鱼苗生长指标、鱼体品质较佳,当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为2.2∶1时,饲料效率较高,饲料成本较低,鱼体品质较佳,这说明了点带石斑鱼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为3.0∶1~2.2∶1。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换水的养殖模式进行点带石斑鱼的淡化养殖试验,经122d的养殖,点带石斑鱼的平均体重由4g增至115.5g,存活率71.2%,平均产量4.11kg/m2,饵料系数0.757。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换水的养殖模式淡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经122d养殖,点带石斑鱼平均体重由4g增长至115.5g,存活率71.2%,平均产量4.11kg/m2,饵料系数0.757。 相似文献
6.
配合饲料与蓝圆鲹饲养点带石斑鱼对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配合饲料与蓝圆鲹饲养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观察其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点带石斑鱼摄食后水体中的氨氮(NH3-N)、亚硝酸氮(NO2-N)、总磷(TP)含量随着其摄食后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NH3-N含量在鱼摄食后10-14h内达到高峰,NO2-N、TP含量在鱼摄食后14~18h达到高峰。试验组水体中的NH3N含量、NO2-N含量在排泄高峰期低于对照组(P〈0.01),1TP含量在排泄高峰期也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点带石斑鱼Epinehlus malabarius(Schneider),俗称“青斑”,隶属鲈形目,鳍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均有分布,但福州地区鲜见人工养殖。笔者在连江海域开展网箱养殖点带石斑鱼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赤点石斑鱼是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网箱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国内外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虾蟹等。随着近渔渔业资源减少,作为饵料的新鲜小杂鱼数量越来越少,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霞浦进行了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循环水养殖中放养密度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存活和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体质量(14.12±0.27)g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幼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直径40cm×水深50cm池中,每个池中15(G15)、30(G30)和45(G45)尾,投喂常规饲料,每周测2次水质。6周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时间和放养密度均影响点带石斑鱼的生长、存活和水质。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为80.0093.33%,养殖时间延长,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G15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G45组(P<0.05)。试验结束时,点带石斑鱼的增重率(WGR)变化在(97.17±1.01)%99.79±0.22%之间,特定生长率(SGR)在(1.62±0.32)%/d1.65±0.43%/d之间变化,G15与G45间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鱼的肝体比(HIS)、内脏比(VSI)和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G45组的平均溶解氧浓度(DO,5.13mg/L)显著低于G15组(5.79mg/L)(P<0.05),而无机氮(DIN,1.331mg/L)、化学需氧量(COD,2.27mg/L)和活性磷(PO43--P,0.189mg/L)却显著高于G15组(P<0.05)。 相似文献
11.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初始体重(238.99±5.32)g]生长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投喂频率设1次/d(F_1)、2次/d(F_2)、3次/d(F_3),每次饱食投喂,连续喂食试验鱼28 d、56 d和84 d后采样。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0~28 d、29~56 d和57~84 d三个阶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0~28 d和29~56 d阶段F_2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F_1和F_3组(P0.05),57~84 d时F_2组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0~28 d阶段F_2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F_1和F_3组(P0.05);29~56 d和57~84 d阶段F_2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无显著差异(P0.05)。28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56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无显著影响(P0.05);F_1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显著高于F_3组(P0.05),与F_2组无显著差异(P0.05);F_3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F_1组(P0.05),F_1组与F_2组无显著差异(P0.05);F_2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84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T-AOC和MDA无显著影响(P0.05);F_2组血浆T-SOD、CAT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血浆GSH-PX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初始体重为(238.99±5.32)g的点带石斑鱼,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12.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c)石斑鱼属(Epinephelus),俗称青斑,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肉食性暖水性礁栖鱼类。石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点带石斑鱼幼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9.2±0.2℃条件下,对点带石斑鱼幼鱼(1.832±0.03 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结果表明:饥饿组在恢复投喂后,体重迅速增重,且S2的体重超过了S0,但两者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各饥饿组的体重均显著低于S0和S2组(P<0.05)。点带石斑鱼经饥饿再恢复投喂,其特殊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S0(P<0.05);食物转化率呈波动变化,各饥饿组的食物转化率大部分均低于S0。比较分析认为,S2为完全补偿生长,其他各试验组为部分补偿生长,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提高摄食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玛拉巴石斑鱼从亲鱼培育到幼鱼出池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讨论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影响仔、稚、幼鱼成活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点带石斑鱼的核型、C带、Ag-NORs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C带及Ag-NORs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2n=48,核型组成为48t,NF=48,没有异型性染色体分化;(2)在最小一对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其染色体臂之间,靠近着丝粒部位有明显的次缢痕;(3)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核仁的数目为1~4个,1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最高,多达55%,4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占2%;(4)50%有丝分裂中期相能观察到Ag-NORs,Ag-NORs主要出现在第24对同源染色体上,第5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观察到,但其它染色体上则没有;(5)Ag-NORs的数目在不同的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为1~4个,出现4个Ag-NOR~的频率最低(6.8%),出现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58.1%);(6)第24对同源染色体近着丝粒的臂内具次缢痕,是A乎NORs所在的区域,该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结构异染色质,即Ag-NORs与C带强阳性呈现严格的同步对应;(7)点带石斑鱼所有染色体着丝粒为阳性C带,而且第24对染色体几乎整个染色体臂都呈C带阳性,着色强度与该对染色体上的着丝粒C带相同。最后讨论了核型演化规律和Ag-NORs、C带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密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幼鱼体质量(15±0.5)g,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缸(直径60 cm×水深50cm)分别放养10尾、20尾、30尾、40尾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1 kg/m~3,2.1 kg/m~3,3.2 kg/m~3,4.2 kg/m~3,并分别标记记为G,O,G_20,G_30,G_40,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对幼鱼进行生长性能、饲料系数、血液指标及肝脏中相关酶活性进行分析以研究密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G_10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G_20组增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特定生长率的变化与增重率的变化趋势类似.G_10和G2_20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_30组(P<0.05),G_40组饲料系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G_30和G_40组间血浆皮质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G_10和G_20组(P<0.05),G_10组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G_20组((P<0.05).血糖含量呈现与皮质醇含量相同的变化趋势.3)G_30和G_40组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G_10和G_20组(P<0.05),各组谷草转氨酶活性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G_40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与G_30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G_40与2个低密度组(G_10和G_20)差异显著(P<0.05);乙酞胆碱酯酶活性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与代谢造成负面影响,20尾/缸(2.1 kg/m~3)是较为适宜的养殖密度.本研究旨在为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天津地区利用闲置虾池开展点带石斑鱼的养殖试验,从饵料、水质、疾病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点带石斑鱼养殖的成功。4个养鱼池,面积合计5600 m2;共获500~650 g/尾点带石斑商品鱼4673尾、2570 kg,成活率93.50%;单产4590 kg/hm2,经济效益20.1万元/hm2。验证了"南鱼北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 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 mmol/L 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 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进一步提高,最高值均在培养12 h后的1 mmol/L组。在培养12、24 h后测定了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发现培养12 h后,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谷氨酰胺组(对照组)( P<0.05),但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高值在1 mmol/L组;培养48 h后,除2 mmol/L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增殖效果均下降。白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杀菌率变化趋势与吞噬活力相符,1、2 mmol/L 组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5 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石斑鱼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 谷氨酰胺培养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