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的品种布局,总的原则是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搭配半冬性品种。注意适当压缩弱春性品种,适期播种,防止弱春性品种过分北移或播期不当引发冻害给生产造成损失;注意品种的成熟期,选用中早熟品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在黄淮冬麦区进行小麦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周麦22、周麦18、泛麦5号、矮抗58、众麦一号产量高,综合抗逆性强,抗倒性突出,稳产性好,根系活力强,抗干热风,熟相好,适宜推广。弱春性品种新麦208、周麦23、金丰3号表现突出,可作为晚茬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提出,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品种布局上应参考如下意见:黄河以北地区,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主要是抗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早熟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抗病(抗锈病、白粉病)、抗穗发芽  相似文献   

4.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良种
  小麦秋播品种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相似文献   

5.
刘磊 《河南农业》2017,(7):53-53
一、选用良种,优化品种布局小麦品种利用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优化品质,扩大优质强筋品种面积;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半冬性品种以西农979、百农207等为主,搭配周麦27、矮抗58、丰德存麦1号、洛麦26、西农3517等。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择优良品种在品种布局上,全县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沙土地块以抗寒、节水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同时加强对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的应用。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腾茬较早地块,可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主推品种,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周麦22、漯麦4-168、中育12、漯麦9号、濮麦10号等;一部分棉花、红薯、三樱椒、大白菜、萝卜等中晚茬,可选用分蘖成穗率较强的品种:矮抗58、周麦22、中育12等;种植强筋麦可选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 选择对路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优质小麦栽培的关键,667平方米产量在400~500千克以上的小麦应选择综合性好,抗病较强的、适应早茬种植的半冬性品种,如新麦18、周麦16、周麦9号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穗多、株高适中、抗倒、旗叶上冲、穗位整齐等;适于中晚茬种植的春性品种为豫麦70、豫麦18、新麦11、偃展4110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生长势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黄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或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得不推迟播期等原因而形成晚播小麦。晚茬小麦应采取"四补一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情况如下:一、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晚播小麦播种时应选用与其生育特点相吻合的品种,即弱春性品种,以达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丰产的目的。郑麦9023、濮麦10号、豫农949等弱春性小麦品种都是适宜晚播的品种。二、选好配方肥,以肥补晚  相似文献   

10.
鹿邑县2009—2010年度小麦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河南鹿邑县进行了小麦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矮抗58、众麦一号、丰舞981产量高,综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根系活力强,抗干热风,熟相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弱春性品种以金丰3号表现较为突出,可作为鹿邑县晚茬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艳俭 《河南农业》2014,(13):41-42
<正>一、夯实麦播基础,提高播种质量(一)合理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的品种应为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本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且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选用品种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应严格控制播期。适宜本区域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主要有矮抗58、周麦22、周麦16、濮麦9号等,优质小麦品种有新麦26、郑麦7698、丰德存1号等。(二)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备种、备肥(一)备种以选择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在确保用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扩大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弱春性、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品种布局要新老品种搭配、弱春性与半冬性品种搭配,注重推广抗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的品种,选用半冬性品种要注意品种的早熟性。南阳市宛城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南阳盆地麦区以先麦8号、郑麦7698、兰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选择优良品种在品种布局上,睢县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沙土地块以抗寒、节水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同时加强对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的应用。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腾茬较早的地块,可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主推品种,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周麦22、漯麦4-168、中育12、漯麦9号、濮麦10号等;一部分棉花、红薯、三樱椒、大白菜、萝卜等中晚茬,可选用分蘖成穗率较强的品种:矮抗58、周麦22、中育12等;种植强筋麦可选用郑麦7698、周麦24、新麦26等。二、狠抓关键技术"七分种、三分管"是小麦增产的关键。需要注意的环节主要有:秸秆还田要碎、施足底肥(合理施肥,比例适合)、浇水造墒,今年前期雨水多,生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秋播要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积极发展优质麦订单农业,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提高小麦生产的整体抗灾能力,力争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一、科学选定麦播品种应选用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抗白粉病和锈病、感纹枯病轻的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  相似文献   

15.
一、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以“种”补晚 选用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性、弱春性品种。春性、弱春性品种一般具有生长快、所需积温少,春化时间短、发育早、起身拔节早等特点,能达到晚播早熟、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选择选择对路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优质小麦栽培的关键,667平方米产量在400~500千克以上的小麦应选择综合性好,抗病较强的、适应早茬种植的半冬性品种,如新麦18、周麦16、周麦9号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穗多、株高适中、抗倒、旗叶上冲、穗位整齐等;适于中晚茬种植的春性品种为豫麦70、豫麦18、新麦11、偃展4110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生长势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黄好等特点。2提高播种质量整地,耕深25厘米,疏松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为保苗全、齐、匀、壮奠定基础。播期,按照品种特性适时播种,不然会影响冬前壮苗的形成。早茬品种10月5…  相似文献   

17.
一、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以"种"补晚 选用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性、弱春性品种.春性、弱春性品种一般具有生长快、所需积温少,春化时间短、发育早、起身拔节早等特点,能达到晚播早熟、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比较多,其中半冬性品种主要有豫麦69、豫农202、豫49—198、周麦—16、周麦—18、温麦—19等,弱春性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豫949、兰麦矮早等。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地区半冬性小麦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对路品种 每年都要到正规售种单位选购高纯度的品种。最好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品种的一般原则是:早、中茬(玉米、大豆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豫麦47、郑麦98、新麦18、高优503等。晚茬(棉花、红薯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高产、稳产性能较好、适宜晚播的弱春性品种,如豫麦34、郑农16、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20.
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育期短,积温少发育慢,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豫麦20;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