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产品溯源的研究(包括真实性识别与产地确证方面)已经成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是农产品溯源领域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以截至2020年9月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专利、标准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数据源,分析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农产品溯源的研究态势。通过多角度分析发现,中国在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农产品溯源的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形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判别农产品真伪和追溯农产品地理起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全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标准体系,丰富农产品稳定同位素产地溯源数据库,结合新技术提高溯源准确率是未来农产品溯源领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NIRS分析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勇  丛茜  谢云飞  赵冰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285-29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间接测量技术。它是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从而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或者定量分析,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该文论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分析步骤及其技术特点,以及近年来在国内农产品品质分析、食品分析、饲料工业分析、土壤分析、农产品在线快速检测分析等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指出了未来几年国内关于近红外光谱仪器硬件的开发及其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模型优化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将成为国内未来几年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王兆守  李顺鹏 《土壤》2005,37(6):577-58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杀虫剂中的第三大类,这类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农产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类型之一。而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现象,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酶学,不同光学异构体的降解、降解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回顾,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最优工艺.采用超高压常温提取,正交试验对丹参素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并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选的最优工艺为:提取压力300 MPa,溶剂乙醇浓度80%,溶液pH 13,浸泡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丹参素得率为0.465%.超高压提取不仅得率高、时间短、耗能低,而且提取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同时超高压提取可以维持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宜于受热不稳定化合物的提取,该技术适合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处理对杏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杏汁香气成分的影响,将杏原汁在500 MPa压力、25℃温度条件下处理20 min后,经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超高压处理前后杏汁香气成分的变化,并用面积归-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对杏汁中香气成分的有较明显影响,其中己醛、2-己烯醛、糠醛、己醇、叶醇、芳樟醇、橙花醇、β-苯乙醇等香味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68.14%、95.26%、46.76%、61.11%、58.56%、35.75%、37.75%和42.30%;酯类、内酯类的香气成分的含量有所降低;酮类香味成分的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感官评定表明:超高压处理不仅能很好地保持了杏的特征香气,而且使杏汁的青鲜香气更加突出,有利于产品风味品质的提高,这与杏汁中香气成分检测结果相一致,因此对杏加工来说超高压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音频技术凭借其快速、准确、成本低,且非接触、无侵入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禽畜养殖与果蔬种植等领域,已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阐述了音频增强技术如传统滤波法、短时谱估计法和小波去噪法在禽畜果植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了音频识别技术在农产品无损检测、动物疾病与健康监测、物种识别与病虫害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音频控制技术在果蔬种植和禽畜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禽畜果植音频增强技术、音频识别技术与音频控制技术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禽畜果植领域音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提取西洋参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在常温下超高压提取西洋参根中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探讨了不同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提取压力、溶剂与原料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高压提取西洋参根中皂苷的最佳条件,并将超高压提取法与热回流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提取、超临界CO2萃取等提取法进行了比较。超高压提取西洋参根中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7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压力为200 MPa,溶剂与原料比为50∶1,提取时间为2 min。超高压提取西洋参根中皂苷具有提取得率高、时间短、能耗低等优点,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综述了用于农产品中硒形态分析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水提取、酸提取、酶提取、固相萃取等样品中硒形态提取和富集技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仪器联用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尹晓明  李学林 《土壤》2020,52(5):901-910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型杀虫剂,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无论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还是仪器检测方法都有待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开发理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更加有效的仪器分析方法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查阅了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61篇的基础上,就环境样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离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做分析,同时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做总结,以期为研究环境样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分析技术在土壤腐殖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重山  刘丛强  党志 《土壤》2001,33(3):154-158
土壤腐殖质的研究已成为土壤学、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应用核磁共振光谱 (NMR)、红外光谱 (IR)、荧光光谱 (FS)、电子自旋共振谱 (ESR)等现代分析技术 ,对在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农产品中,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受其污染的农产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来源,但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存在基质复杂、灵敏度要求高等难题。电化学传感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分析速度快,在农产品真菌毒素检测中应用广泛,而将比率策略与电化学传感结合发展的比率电化学传感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的分析准确度和可靠性。该研究主要从直接传感、免疫传感、DNA传感及适配体传感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2018-2021年)比率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讨论了它们的信号产生策略、传感机理及其在农产品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总结了不同传感模式中所用识别元件、传感材料、实际样品及检测真菌毒素的分析性能,并讨论了不同传感模式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比率电化学传感技术在农业传感领域的瓶颈问题,如识别元件的开发,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农产品的现场、实时检测等,指出开发便携式设备实现不同真菌毒素的现场、同时、快速检测是本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期为农产品中真菌毒素高效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年一届的食品分析技术进展大会为全球的同行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平台。本文通过对第六届大会交流的近千篇论文及摘要的分析,得出了当前国外农产品分析技术研究的5方面明显趋势,即多残留检测方法中目标不断扩大,跨类或多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研究不断增加;非目标化合物/未知化合物筛选、测定的研究剧增,涉及的研究领域不仅有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还包括风险评估、食品代谢研究等方面;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并快速应用到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领域;速测研究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产品更加便携化、多目标;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同时提出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良心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3.
植物离子组学: 植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离子组是指有机体内所有离子的总和,包括所有的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现代高通量的元素分析手段(如ICP-MS/OES)的出现,使得同时定量分析多个元素的含量成为可能。植物离子组学正是利用这一高通量的分析手段,在全基因组的规模上对植物体内的离子组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从而系统地研究揭示植物体内控制离子平衡的遗传网络与分子机制。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并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等方面,成为植物营养研究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从离子组及离子组学的概念、 离子组学的技术平台、 离子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信息管理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这一新兴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粒形识别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农产品籽粒形状对农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农产品检测分级的重要参数。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从农产品粒形与农产品品质(产量、专用品种、加工品质、种子活性)、粒形与农业机械的设计及使用、粒形影响因素、粒形测量技术等几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技术在五味子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避免五味子饮料生产工艺中热对营养成分的破坏,促进超高压技术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该文提出应用超高压技术制备五味子饮料的新工艺,即原料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饮料灭菌均采用超高压技术。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求得最优提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实用工艺参数:压力为350 MPa、溶剂为60%乙醇、固液比为1∶50(w/v)。饮料超高压灭菌条件:压力为400 MPa、保压时间为5 min。超高压提取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得率为2.99%;经超高压灭菌的饮料符合GB2759-81规定。应用超高压技术制备五味子饮料不仅确保了质量,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7.
罗丹  木泰华  孙红男 《核农学报》2021,35(2):424-437
甘薯茎叶为甘薯地上蔓生部分,一年能多次采收,与甘薯块茎产量相当。甘薯茎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主要为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菌消炎、抗肿瘤、保护肝脏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且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已成为天然产物活性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的组分构成及体外、体内降血糖活性作用,并展望了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降血糖活性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在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提高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有效开发利用率,进一步促进我国甘薯茎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是目前世界食品工业中的一项前沿技术。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改变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降低酶的活性、杀灭微生物。本文阐述了高压技术的原理及处理方法,介绍了超高压技术在多种肉类及其制品保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超高压技术在畜产肉类及其制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食品电物性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利用电物性对农产品品质检测、分级筛选等方面已显示出特殊的优越性。该文从农产品的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新鲜程度等指标的检测及食品干燥、油炸、发酵、冷冻等过程的在线检测方面,阐述了利用电物性的食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也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是目前世界食品工业中的一项前沿技术。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改变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降低酶的活性、杀灭微生物。本文阐述了高压技术的原理及处理方法,介绍了超高压技术在多种肉类及其制品保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超高压技术在畜产肉类及其制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