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蝴蝶兰对快中子辐照注量的耐受性,利用快中子脉冲堆对蝴蝶兰Phalaenopsis Taisuco Firebird和Phalaenopsis Neyshanguniang的组培苗茎段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不同辐照注量对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形成的叶片组织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较低注量(300×10~8n·cm~(-2))辐照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提高蝴蝶兰茎段的抗辐射能力;高注量(2 500×10~8n·cm~(-2))辐照显著抑制抗氧化酶活性,造成蝴蝶兰茎段损伤。快中子辐照注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34,r=-0.669,P0.01),低注量辐照促进可溶性蛋白质合成代谢,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9,r=0.926,P0.01),高注量辐照会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Taisuco Firebird茎段比Neyshanguniang茎段更易受快中子辐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花卉快中子辐照诱变育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 3种辐照注量的快中子处理肇东苜蓿干种子,对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幼苗生长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研究表明,经3种注量快中子处理后,肇东苜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小于对照,随着快中子处理注量的增加,幼苗苗高降低和...  相似文献   

3.
叠氮化钠诱变对离体蝴蝶兰类原球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4、6和8mmol/L的叠氮化钠浸泡6h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后进行组织培养,测定了处理组和对照的蝴蝶兰类原球茎中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结果表明,经叠氮化钠处理的类原球茎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有上升,而过氧化氢酶活力与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下降,并呈现浓度梯度效应。叠氮化钠诱变的半致死剂量介于4~8mmol/L之间,其中4mmol/L的叠氮化钠对蝴蝶兰类原球茎生理损伤较小,因此认为4mmol/L的叠氮化钠是诱变蝴蝶兰类原球茎较为合理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137Csγ射线辐照对铁皮石斛种胚原球茎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忠根  徐程  席玙芳 《核农学报》2009,23(5):816-819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照对铁皮石斛种胚原球茎生长和分化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种胚原球茎的生长和分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根的抑制更为明显;由于种胚原球茎的完整性好,耐受性强,其辐照半致死剂量(LD50)为67.23Gy;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大多数外部形态发生改变的植株其细胞内DNA的倍性发生了改变,出现相当多的非整倍体;此外,辐照产生的变异苗出现茎分叉、叶片缺绿或白绿相间等现象,可能是由于某些基因的表达与关闭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虎头兰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虎头兰杂交种“黄色热带”为材料,应用组培技术对原球茎的诱导、继代增殖和芽的分化、原球茎的切割方式、试管苗生根及移栽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一套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 6-BA0.5mg/L NAA0.2mg/L利于继代增殖,繁殖系数高达4.5,有50%原球茎直接分化成完整植株,既可保持较高的繁殖系数又可直接获得生根苗用于移栽;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 NAA1.0mg/L AC0.5%,生根率为95%;第一、二代继代培养添加香蕉匀浆汁天然复合物对虎头兰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作用;采用纵切方式切割原球茎,有利于提高原球茎的增殖;活性炭对试管苗的生根有促进作用;苔藓是虎头兰移栽较好的基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金线莲无菌繁殖体系。方法:以金线莲植株茎段为外植体,分析茎段不同位置、培养基、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对不定芽增殖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植体以中间段茎节(不含顶芽和长根)为宜,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IBA(吲哚乙酸),用量为10mL/L,香蕉100g/L,活性炭2g/L,白砂糖30g/L,琼脂4.2g/L,pH值5.8;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TDE,用量为0.1mL/L,土豆汁100g/L,白砂糖30g/L,琼脂6g/L,pH值5.8;壮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生长调节剂添加适宜量为6-BA(0~0.5mg/L)+NAA(3.0~4.0mg/L),香蕉(20.0%)对促进幼苗生长有利,活性炭(0.3%)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试管苗移载适宜基质为丹麦泥炭土,成活率可达到96%。结论:合理利用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建立无菌繁殖体系,能够实现金线莲幼苗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7.
采用茎尖诱导原球茎的方法对大花蕙兰“瀑布”进行初代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最佳消毒方式是用0.1%的升汞处理10min,对大花蕙兰的原球茎诱导和增殖及幼苗分化的作用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水稻特异性PGPR菌株各生理活性对水稻幼苗初生根数、次生根数、茎干重和根干重的影响,筛选优良PGPR菌株,采用改良的CAS检测法、Salkowski比色法、钼蓝比色法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检测法分别测定菌株产铁载体、产吲哚乙酸(IAA)、溶磷能力和ACC脱氨酶活性,利用Hoagland半固体培养基和土壤盆栽法培养水稻幼苗。结果表明,IAA产量低的菌株对水稻幼苗初生根数、次生根数和茎干重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根干重明显随铁载体产量增加而增加;溶磷活性高的菌株对水稻幼苗茎干重和根干重的增加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促进水稻幼苗初生根的生长,活性高的菌株促进次生根数的增加。根据半固体试验结果,选择7株具有明显促生效果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证实,这些菌株均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9.
谢崇华  王丹  郑春  陈永军  王英  罗洁  廖伟 《核农学报》2007,21(3):212-216
以快中子脉冲堆对水稻种子进行中子辐照后用赤霉素(GA3)处理,对处理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矮B和CB的致死注量为486×1010/cm2,绵恢2009为900×1010/cm2,明恢63和绵恢2095则为1350×1010/cm2;半致死注量:红矮B和CB为198~486×1010/cm2之间,绵恢2009约为486×1010/cm2,明恢63为629.48×1010/cm2,绵恢2095为774.69×1010/cm2。辐射敏感性表现为保持系>恢复系,即红矮B、CB>绵恢2009>明恢63>绵恢2095。赤霉素为有效的中子辐射防护剂,40和80mg/L是水稻中子辐照复合处理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苦瓜试管苗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无菌苗顶芽或带芽茎段在附加低浓度6-BA(0.2 mg/L)的MS培养基中培养,增殖效果最好,达4.92倍;试管苗在MS+IBA 0.2 mg/L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量不仅多,而且比较粗壮。  相似文献   

11.
以大花蕙兰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外源激素对原球茎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0.5~1.0mg/L NAA0.1~0.3mg/L AC(活性炭)2.0g/L的培养基对原球茎的分化及增殖效果好;1/2MS 6-BA0.1mg/L NAA0.5mg/L AC2.0g/L的培养基,50d内生根率可达93.3%。在水苔或水苔∶椰糠=1∶1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对美丽胡枝子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美丽胡枝子种子,观测其对种子生活力、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生活力随辐照的剂量增加而降低;高剂量(300Gy以上)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幼苗存活率与辐照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美丽胡枝子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203.9Gy,适宜辐照诱变的剂量范围为203.9~400Gy。  相似文献   

13.
以欧李的茎尖、茎段为材料,接种在1/2MS、MS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无性系芽。无性系芽茎尖和茎段在MS附加6-BA 1.0 mg/L、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可大量产生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1.24,但丛生芽长势一般;在MS附加6-BA 0.3 mg/L、NAA 0.05 mg/L的培养基上,也可产生丛生芽或单苗,增殖系数为4.01,但芽长势良好;高度大于3 cm的芽在1/2MS附加IAA 0.2 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为67.39%,生根苗采用“二步法”移栽,成活率为97%,经生根培养未产生根的芽与生根苗一同移栽,40%的芽可在珍珠岩基质中生根。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作为传统的中药材一直被广泛应用。由于铁皮石斛的种子直接萌发非常困难,无菌播种就成为铁皮石斛种苗繁育的主要方法,但不能完全保持母本优良特性。本研究以铁皮石斛茎段无菌腋芽诱导出的类原球茎体(PLBs)为外植体,建立了其液体快速培养技术体系。该体系利用MS+BA 2 mg/L+NAA0.1 mg/L培养基,液体振荡培养初期,增殖量为10%-15%(鲜重比),2个月后增殖量为30%-50%。PLBs最初乳白色,后转变为半透明浅绿色,多数成团,少量为单个;3-4个月,部分PLBs顶部变尖,开始萌发。转接到MS+BA 0.2 mg/L+NAA 0.05 mg/L固体培养基上PLBs转为不透明的绿色,并萌发出芽,再转接到MS+NAA 0.1 mg/L+香蕉100 g/L固体培养基上壮苗生根,形成健壮的完整植株。该结果可为多种兰花种苗的快速繁育提供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用不同能量、不同注量的MEV级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冬小麦干种子,用MEV级16O离子束辐照冬小麦干种子,研究其对M1代幼苗生长的影响和M2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离子通量(注量)下,所用注入能量范围内的离子束对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随辐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用12~16MEV/U的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8MEV/U16O离子束辐照小麦,对M1代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比贯穿能量(45MEV/U)下的辐射损伤明显加重。12C离子束可以诱发玉米产生植株矮化、雄性不育、白化苗、多穗型等多种类型变异,多数白化苗能够转绿并正常结实。12C和16O离子束诱发冬小麦产生的早熟和矮杆突变最多,12C辐照冬小麦原冬6产生的早熟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80×107/CM2时高达10.7%;矮秆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120×107/CM2时高达7.59%。品种间的变异频率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扶芳藤种子与枝条的~(60)Coγ辐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60Coγ射线辐射扶芳藤干种子和枝条,结果表明,种子辐照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存苗率均受到抑制,与辐射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辐照处理后第1真叶期明显晚于对照,并且植株生长随剂量增大变缓慢。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28.56Gy。枝条辐射后插穗生根的数量和长度与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枝条的半致死剂量为95.54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茎段撒播生根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假俭草做为水土保持植物快速建植提供合理有效的技术指导。[方法]从茎段撒播技术中的茎段生根关键环节开展试验,比较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生根茎段比例、生根时间和成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生根剂和处理方式。[结果]吲哚丁酸(100 mg/L)对假俭草撒播茎段的生根效率、缩短生根时间和成活率效果最佳;覆盖无纺布对提高假俭草茎段生根效率和缩短生根时间有显著作用,但是对假俭草茎段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茎段生根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吲哚丁酸。  相似文献   

18.
~(60)Coγ辐射对菜心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菜心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在离体培养中茎尖存活率随剂量增大而下降 ,茎尖增殖、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受到抑制 ;外植体龄影响离体培养中的辐射效应 ;小于 50Gy直接辐照离体培养中的茎尖促进芽的增殖。从对离体培养的效应看 ,对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是200Gy左右 ,经催芽种子为 50~100Gy,离体培养茎尖可用 40~ 70Gy。  相似文献   

19.
不同激素处理对山苍子雄性离体再生植株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叶山苍子成年雄株带茅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山苍子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快繁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以MS 6-BA 2.0 mg/L 2.4-天1.0 mg/L培养基适于带茅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分化率达62.5%;以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培养基适于芽苗增殖,增殖倍数为5.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AA0.5mg/L IBA0.5mg/L TA2.0MG/L,生根率达83.3%.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甘薯抗盐突变体材料,本研究以平阳霉素(PYM)为诱变剂处理徐薯18的茎段获得甘薯突变体植株,并在NaCI培养基中筛选抗盐突变株系。结果表明,1.00 mg·L-1 PYM为徐薯18茎段诱变处理14 d后的半致死浓度。将徐薯18茎段接种至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结果表明125 mmol·L-1NaCl为抗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最后,将经1.00 mg·L-1 PYM处理14 d后的甘薯植株的茎段接种到含125 mmol·L-1 NaCl的MS培养基,通过生根率筛选抗盐植株。盐胁迫下生根率最高的3株诱变植株的根长、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总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株诱变植株的各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诱变亲本徐薯18。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这3株诱变植株的抗盐性均显著高于诱变亲本。与诱变亲本徐薯18相比,盐胁迫下3株突变体中的抗盐相关基因IbSOD、IbPOD、IbAPX和IbSOS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