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2.
选用松乳菇的二个株系和华南牛肝菌为供试食用型菌根真菌,将它们接种在马尾松苗床上,成功获得马尾松菌根化苗木。播种育苗3个月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马尾松幼苗100株,检测和分析马尾松苗木的菌根化效应。 1 马尾松苗木的菌根感染率 根据具有菌根的苗木根数占总抽取根数的百分比来测定菌根感染率,以确定苗木的菌根化程度。测得结果如图1。  相似文献   

3.
全国林业种苗繁育标准化示范区福建省尤溪县,创新林木育苗技术,领先科技拉动容器育苗示范,优化种源,提高品质,培育的马尾松苗木等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经验收同,2004-2006年马尾松苗木合格率均达到了100%,一般苗率达到100%,比历年苗木合格率提高了19%.  相似文献   

4.
对马尾松1、2年生苗木中松醇、肌醇、可溶性糖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年生马尾松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并在木质化期达到最高;2年生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生长反而下降,只在木质化期有所增加。肌醇、半乳糖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均没有规律性。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比较平稳,2年生苗木在8月份时其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5.
多信息融合的马尾松苗木静态指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取马尾松形态指标和主要生理指标有助于筛选优良的造林苗木。利用先进的立体视觉3D重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实现马尾松苗木的静态指标精准测量。首先搭建软硬件实验平台,通过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图像序列,在计算机上通过算法重构出马尾松苗木的3D模型,提取马尾松苗木的形态学指标;然后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挖掘近红外光谱中的有用信息,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线性模型,从而达到苗木主要生理指标的快速、无损测定。所选取的研究方法得到的马尾松苗木质量指标与人工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马尾松苗木质量检测方法精度高,可满足林业调查要求,并为马尾松苗木活力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7.
将PGPP接种剂运用到马尾松育苗和造林生产上,证实了对马尾松拌种育苗提高苗木质量等级具有良好的显著效果,对马尾松沾根造林而促进生长也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育苗防冻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育苗工作中,一年生苗木在越冬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冻梢现象。本试验采用不同播种期、施肥方法、灌溉时间等措施,探讨对马尾松苗木防冻越冬的影响,以及采取不同防冻措施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马尾松优质种源在不同岩石发育土壤上的育苗情况,采用大田育苗试验研究马尾松古蓬种源在4种不同岩性土壤上的发芽和生长,并对马尾松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木在4种土壤的出苗率、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苗木的出苗率、苗高在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中最大,分别达56.1%、33.1 cm;苗木在长石石英砂岩土壤中地径最大,达4.2 mm;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在玄武岩土壤中的总生物量达4.57 g为最大;苗木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响应,揭示了马尾松育苗在养分高、容重小、有效水高、砂砾多的土壤中效果明显,为今后马尾松育苗地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处理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苗木生长期,用浓度为500 μg·g-1 000 Ug·g-1、1 500 μg·g-1、2 000 μg·g-1多效唑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多效唑对马尾松苗木影响不大,高浓度多效唑对其影响极为显著.1 000-1 500 ug·g-1浓度多效唑可有效地提高马尾松的苗木质量,提高苗木抗寒能力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与马尾松高效共生的红菇菌根食用菌组合体,利用红菇属7个菌株对马尾松苗木进行苗期接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红菇菌株均可在马尾松苗木根系上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达79.6%以上,其中0807菌株达到99.1%,其次0551和07234菌株分别达到96.3%和95.8%。在苗木接种后的苗高生长方面,接种2个月后,接种红菇菌处理的苗高都显著高于对照,接种12个月后,不同菌株对马尾松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增强也有减弱,其中0807菌株表现最优,苗高达到56.33 cm,其次是0005和07242菌株分别达到52.96 cm和52.88 cm。在生物量方面,来自广东郁南县桂圩镇的0807菌株在苗高、地径、植株地上干重和地下干质量指标中,均优于其他接种处理。综合比较而言,供试的红菇菌株0807接种马尾松苗木,无论在菌根合成还是促进苗木生长方面都表现最优,为7个红菇菌株中对马尾松苗木生长效应最佳的菌株。研究筛选的红菇菌根食用菌与马尾松高效共生组合,可为南方地区马尾松林下经济发展和培育红菇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不同苗木类型与整地方式造林早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苗木类型和整地方式的马尾松幼林的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生物量和根系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容器苗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抽梢高和生物量;整地方式对造林当年的马尾松幼林有一定影响,而在第3年则对幼林树高和抽梢高起着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水分和热胁迫对生长期间苗木的气体交换、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值 )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结果如下 :(1 )水分胁迫使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 4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但热胁迫只影响杉木和北美乔柏的净光合速率 ,对马尾松的净光合速率影响不大。 (2 )对针叶气孔导度的研究发现 ,水分和热胁迫均对马尾松苗木针叶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 ,但对杉木和北美乔柏苗木针叶的气孔导度只有轻微影响。 (3)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马尾松苗木的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 ,但对杉木和北美乔柏的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 (4 )水分胁迫处理对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 4个树种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值 )均有显著影响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 ,4个树种苗木针叶的δ1 3C值增大 (负值绝对值变小 ) ,说明其永久水分利用效率更高。 (5 )热胁迫对杉木和北美乔柏苗木针叶的δ1 3C值有显著影响 ,且在热胁迫下 ,两树种苗木针叶的δ1 3C值减小 (负值绝对值增大 ) ,即永久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但热胁迫对马尾松和花旗松苗木的δ1 3C值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育苗方法,培育的马尾松苗木,在同等条件下,植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试验,旨在能指导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培育健壮的马尾松苗木,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其根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苗木根际pH、Eh的变化以及对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P)和氮磷钾肥(N+P+K)对马尾松幼茁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最有效地增大马尾松幼苗的酸化范围;磷肥(P)使得马尾松幼苗根际呈现最强还原态.  相似文献   

16.
用采自马尾松幼林中的Pisolithustinctorius(Pt)子实体分离培养制成菌根剂,对马尾松苗木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剂能显著地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平均苗高、地径、侧根总长、生物量分别提高47%、45.6%、86%、115%,一级侧根数量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Pt菌根化对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采自马尾松幼林中的Pisolithus tinctorius(Pt)子实体分离培养制成菌根剂,对马尾松苗木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剂能显著地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平均苗高、地径、侧根总长、生物量分别提高47%、45.6%、86%、115%,一级侧根数量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萌动较早,在湖南一般2月上旬即开始萌动,冬季温度较高年分1月底即萌动抽梢.欲保证造林成活率,必须在马尾松萌动之前的休眠期栽植.俗话说:"栽松莫让春知道".12月初至翌年2月中旬是马尾松造林的最佳季节,并且冬季造林比春季更好. 良种壮苗.用于造林的苗木,必须是无病虫害、有顶芽、长叶、基本木质化的健壮苗木.要培育壮苗,必须选用良种.苗圃地应选择靠近造林地的荒地,不但可使苗木随运随栽,避免受伤,而且新开荒地土质肥力一般较高,病虫害少,有利苗木生长.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稻田育苗.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丝膜菌在马尾松容器育苗上的应用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丝膜菌能促进苗高生长,促进苗木根系苗根形成,对苗木猝倒病有抗病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壮苗培育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播种时间、定苗时间和苗木保留密度可以有效地控制马尾松大田苗的抽梢,以达到培育壮苗、提高单位面积合格苗产量的目的。龙岩地区马尾松大田苗播种时间可选择在3月5—30日之间,定苗时间可选择在7月中、下旬,苗木保留密度,苗圃土壤条件较好的可控制在270—300株/m2,苗圃土壤条件较差的可控制在315—340株/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