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保鲜剂对哈密瓜采后病原菌抑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鲜剂BG1,BG2,Azoxystrobin,Amistar均为瓜类抑菌性保鲜剂,通过这四种不同保鲜剂对哈密瓜采后病原菌抑制效果研究,探索出能控制哈密瓜采后病害的适应性好及效果明显的保鲜剂,以便在哈密瓜生产和经营中推广应用,减少哈密瓜采后运输、贮藏保鲜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哈密瓜生产和经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G1对青霉属(Penicillium s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根霉属(Rhizopus sp.)都有较强抑制作用;BG2对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抑制作用强;Azoxystrobin对青霉属(Penicillium sp.)抑制作用强;Amistar对根霉属(Rhizopus sp.)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2.
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有多种方法,经我们的多年实践,认为简易碘兰比色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较高的优点。 一、原理 碘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形成的碘复合物具有不同的吸光特性。在pH为4.5~4.7的条件下,碘一直链淀粉复合物吸收600毫微米附近的红橙光。反射490毫微米附近的兰绿光。在光电比色计中通过620毫微米的单包红光进行比色,根据吸光系数(光密度)  相似文献   

3.
测定14804份籼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其加权平均值为25.0%,变幅6.5%~34.6%,3/4的品种集中分布在22%~28%之间。方差分析表明:品种类型间,水陆稻间,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品种间直链淀粉平均含量的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指出,我国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大致可分为四区,并存在着由西向东,从北到南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3853份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其均值为18.9%,变幅7.0%~27.0%,约一半品种为低含量(10.1%~20.0%),符合一级优质标准的品种占25.1%。方差分析表明我国粳稻品种类型间、水陆稻间、部分省(区)间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聚类分析指出,根据含量高低全国可划分为五大区。  相似文献   

5.
莲子直链淀粉快速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良碘比色法,建立了一种莲子直链淀粉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莲子直链淀粉测定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30nm,直链淀粉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471x-0.017,R=0.999。经实验验证,该改良比色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直链淀粉的含量决定淀粉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在叶绿素的存在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了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相似文献   

7.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ISO6647国际标准“稻谷—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及GB7648国家标准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溶剂,优选操作条件,缩短了抽提时间,简化了操作。本文推荐的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高(S≤1.4%,Cv≤2.28%)。  相似文献   

8.
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直链淀粉含量(AC)是影响稻米食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水稻研究人员对稻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直链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直链淀粉含量(AC)对稻米食味的影响,AC的遗传机制,相关性状,影响AC的环境因素,AC变化的机理,AC研究与测定方法进展,改善AC的措施以及A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色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名位  彭仲明 《作物学报》1996,22(4):430-436
应用莫惠栋的胚乳遗传模型,以3个3~2世代设计和1个7×7双列杂交F_1代和F_2代设计研究色稻直链淀粉含量(AC)的遗传。结果表明:AC在F_1代和回交世代的正、反交之间差异显著,在F_2代正反交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出现广泛的遗传分离,证实AC是一个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的胚乳性状,其遗传不存在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模型测验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作用和加性作用都重要,显性等位基因对AC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采用莫氏3N模型分析AC的遗传能克服以往采用Hayman 2N模型使显性度估计偏低的问题。为改良色稻AC,在杂交育种中应至少有一个亲本具有中等或低的AC,但在杂优利用中双亲最好都有中等AC。  相似文献   

10.
直链淀粉含量对谷子淀粉粘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95-198
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分析了东北地区新近培育的春谷新品种(系)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具有特征性RVA谱。以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系)直链淀粉含量(AC)的高低。低AC 品种(系) 消减值一般较低,中等或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 消减值较高。相近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间食用品质的优劣,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判断。RVA谱特性可望作为理化标记在优质谷子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发芽和未发芽糙米米粉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水合特性、糊化特性差异,并探究了发芽对糙米鲜湿米线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发芽糙米粉相比,发芽糙米粉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1.19%和15.49%;水合特性提高,在100℃下溶水率和溶胀率分别提高了1.75倍和1.15倍,糊化特性中黏度的降低与发芽糙米鲜湿米线蒸煮损失率提高、质构硬度和弹性降低、微观结构松散均密切相关;发芽糙米制备的鲜湿米线口感更加柔软顺滑,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同源四倍体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花  栾丽  涂升斌 《种子》2006,25(12):16-19
以成都生物研究所培育的2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2n=4x=48)为材料,测定了其农艺性状和直链淀粉舍量(amylose content,A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除了与株高和籽粒宽呈负相关外,与其它各农艺性状均呈正相关,其中与剑叶长、千粒重和理论产量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83、0.468和0.377,而与籽粒长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515。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口感粘度硬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对若干组直链淀粉含量相近或有明显差异的杂交稻和常规稻米饭品尝口感粘、硬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米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仍是制约米饭口感粘、硬度的重要因子,但其制约力明显低于对常规稻的制约力;在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情况下,杂交稻较同亚种的常规稻米饭口感偏粘、偏软,亚种间杂交稻与籼型常规稻相比情况亦如此  相似文献   

14.
发芽糙米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比较糙米发芽前后总多酚的变化。并对糙米和发芽糙米的多酚提取物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及油脂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优于单纯的乙醇提取法,总多酚提取率提高了1.43倍。发芽糙米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高40%;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比糙米原料高24.34%;还原能力比原料糙米高1.84倍,对延缓植物油脂的酸败效果明显好于原料糙米。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环境下杂交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三系材料组配的5×5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及F2、F3种子为试材, 应用包括胚乳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模型, 对不同年份、不同穗位两种环境设计下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环境下, 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组成均以基因型方差为主。遗传主效应方差以胚乳加性方差为主。以穗位作为环境因子时, 能检测到显著的细胞质方差, 互作方差以直接显性×环境互作方差为主, 其次是细胞质×环境互作方差, 但对互作效应值的遗传预测表明, 绝大部分品种所有粒位均以细胞质×环境的互作效应值最大, 且细胞质×环境互作使不育系强、中势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提高, 恢复系则相反, 强、中势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提高, 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以年份作为环境因子时, 细胞质方差不显著, 互作方差以母体显性×环境互作方差为主。  相似文献   

16.
导入反义Wx基因改良杂交籼稻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试验了适合水稻冈46B和Ⅱ-32B品种进行遗传转化的外植体、培养基及光温条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反义Wx基因导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保持系冈46B和Ⅱ-32B,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纯合转基因水稻植株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稻米产量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淀粉是稻米最主要的成分,稻米中淀粉含量超过糙米的90%,此外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提高稻米品质也已成为育种学家关注的热点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5个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水稻恢复系材料与粳型不育系2701A配组得到的组合,研究水稻组合间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品质间的差异,为低直链淀粉杂交水稻的选育、恢复系的筛选以及优质食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对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和分蘖数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外,其余各性状与其都呈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主要是株高、单株产量、粒长、剑叶面积和穗颈弯曲度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 胚、 胚乳、 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 结果发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的表现主要受制于基因的遗传主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对其影响较小。 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遗传主效应以胚乳效应为主, 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对直链淀粉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