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每亩使用33%阿维菌素·抑食肼WP50g或3%阿菌素WP50g对水60kg,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5d保叶、杀虫效果可达97%以上,药后10d仍有87%以上的保叶效果和92%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5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农药50%吡蚜·异丙威WP40~50g/667m。防治水稻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d的防效为67.13%~67.25%,药后3d防效可达到73.48%~75.16%,药后10d防效可达87.1%~90.73%,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
3种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采用枯草芽孢杆菌WP(孢子含量100亿个/g)、寡雄腐霉WP(孢子含量100万个/g)和哈茨木霉T-22(孢子含量6亿个/g)3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灰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平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WP 150倍液对灰霉菌的抑制率可达100%,效果显著优于化学药剂50%腐霉利WP,寡雄腐霉WP 500倍液和哈茨木霉T-22 300倍液对灰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86.76%和76.96%。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灰霉病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最高用量预防效果为75.62%~84.44%,治疗效果为68.75%~78.06%,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苏丹  傅俊范  周如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14-201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白头翁叶斑病菌(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对70%甲基硫菌灵WP、75%百菌清WP、50%代森锰锌WP、50%多菌灵WP、25%嘧菌酯SC、10%苯醚甲环唑WP、40%氟硅唑EC7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50%代森锰锌WP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为24.400 3 mg/mL;对10%苯醚甲环唑WP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用50%吡蚜·异丙威WP450g/hm^2,600g/hm^2,750g/hm^2,与25%吡蚜酮wP300g/hm^2进行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对比。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内水稻生长正常,未出现不良影响,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周围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影响不明显。但5o%吡蚜·异丙威WP600~750g/hm^2防治水稻褐飞虱有更好的防效,药后1d的防效可达67.13%~67.25%,药后3d的防效可达73.48%~75.16%,药后10d防效可达87.1%~90.73%,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50%二氯喹啉酸WP、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 3种稻田除草剂对后茬花生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稻田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花生的生长。50%二氯喹啉酸WP致使花生药害症状显现时间短,持续时间长,不易恢复;而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则显现时间长,轻者可恢复,严重者显现枯萎。50%二氯喹啉酸WP、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致花生药害的临界值分别为:1.70×10~(-2)、1.40×10~(-2)、5.00×10~(-3) mg a.i./kg。  相似文献   

7.
3种药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防治稻飞虱的新农药,并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进行3种农药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WP、20%敌百虫·仲丁威EC、25%噻嗪酮·丙溴磷WP 3种农药均能有效防治稻飞虱,其中25%噻嗪酮WP的防效最好,其后依次为25%噻嗪酮·丙溴磷WP和20%敌百虫·仲丁威EC.生产上推荐每667 m^2使用剂量为25%噻嗪酮WP 20g、25%噻嗪酮·丙澳磷WP75 g、20%敌百虫·仲丁威EC 225 mL.  相似文献   

8.
布朗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布朗李炭疽病在湖南的分布、危害、症状特点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布朗李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培养特性和致病性,鉴定其有性世代为Glomerella cingulata,无性世代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药效试验表明,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湘研植病灵WP、70%甲基硫菌灵WP、50%多菌灵WP、扑菌特WP、40%菌克星WP、50%退菌特WP、60%炭必灵WP、70%红杀WP以及1:1:100波尔多液;抑制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WP、扑菌持WP、70%甲基硫菌灵WP、45%石硫合剂WP、55%疫霜锰锌WP、50%退菌特WP和1:1:100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9.
据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植保站、景宁县外舍乡农技站等人提供的试验表明,31%三拂ME每667m^2a60ml+10%蚜虱净WP20g+5%井冈霉素SP25g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和中高龄幼虫,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31%三拂ME每667m^260ml+10%蚜虱净WP20g+5%井冈霉素SP25g加水50kg防治中高龄幼虫,防治效果和保叶效果均达90%左右,显著优于乱混菊酯类药剂20%沉螟EC50ml+20%氰戊菊酯EC 16ml+25%扑虱灵WP50g+70%甲基对硫菌灵WP80g的防治效果,是目前防治纵卷叶螟中高龄幼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的理想安全性除草剂,选用20%噻吩磺隆WP和65%甲·灭·敌草隆WP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噻吩磺隆WP和65%甲·灭·敌草隆WP对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均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是防除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的理想除草剂.20%噻吩磺隆WP最适宜用量为l125 g/hm2(有效成分225 g)、65%甲·灭·敌草隆WP为3 150 g/hm2(有效成分2 047.5 g).2种药剂均可在香附子生长旺盛期(株高10~15cm),按每公顷用药量兑水675 kg进行定向茎叶喷雾,药后15天防除效果可达87.9%以上.  相似文献   

11.
南瓜苗期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温室大棚内发生南瓜苗期腐烂病的植株中分离得到一株菌株。采用南瓜茎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瓜枝孢霉(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编号为Cc-1。孢子萌发试验及温室防病试验结果表明:62.25%腈菌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真菌Cc-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90%,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与75.50%。  相似文献   

12.
1株产几丁质酶的越橘内生拮抗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笃斯越橘的根部获得1株对12种受试病原真菌都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DUT菌株,该菌株对菜豆炭疽病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抑菌率达70.5%,对2种越橘叶斑病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和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的抑制率分别达68.6%和57.7%.通过对其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细菌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对DUT菌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培养8 h可达对数生长期;最适生长pH值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利用双抗生素标记的DUT菌株回接越橘,该菌株可在越橘体内定殖.DUT菌能够产生几丁质酶,发酵36 h后粗酶液的酶活力可达20.11 U·mL-1.  相似文献   

13.
越橘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辽东地区越橘叶斑病发生严重的种苗繁育圃场采集病叶标本,经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用涂抹法回接健康植株的叶片,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根据该病原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以及对其ITS和-βtubulin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确认辽东地区发生的越橘叶斑病的病原菌是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相似文献   

14.
对贵阳开阳县马坝葡萄园内葡萄炭疽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葡萄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供生产上交替使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0.025 4μg/m L、0.231 0μg/m L;80%代森锰锌WG的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为231.621 8μg/m L。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的高防效低成本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和25%惠博EC(乳油)的半致死浓度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2.7%博青、75%百菌清和50%硫磺胶悬剂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0%多菌灵WP、70%甲基脱布津WP、25%斯高EC、50%福美双WP、18%保治达EC和80%大生M-45WP。  相似文献   

16.
以闽楠1年生盆栽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不同高温和相对湿度组合的方法,测定高温和湿度交互作用下不同处理时间闽楠幼苗叶片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闽楠幼苗受到的胁迫逐渐由单一的高温胁迫演变成高温+大气干旱胁迫以及高温+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三重胁迫,闽楠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受到的影响加剧。其在生理生化、形态上的反应和适应与单独的高温逆境胁迫一致,但程度不同。闽楠幼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0℃,在30℃高温条件下胁迫时间超过10 d,不论大气相对湿度如何都应加强水分管理,应通过遮阴和浇水降低大气温度、提高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40℃+50%组合则是闽楠幼苗不能承受的极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茎基腐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HG-Ⅰ融合群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较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较佳的培养基为OA和PSA,较佳的碳源为D-(+)麦芽糖、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较佳的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pH=7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致死条件为51℃、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3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300亿个· g-1内生芽孢杆菌WP、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25%肟菌·50%戊唑醇WG、40%氟硅唑EC敏感性较高,对其EC50<1.0 mg· L-1,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18.
六种杀菌剂对向日葵白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种药剂对向日葵白锈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甲霜灵WP 1 000倍液、50;安克WG 2 500倍液的防效较高,分别为87.6;和86.8;;显著优于防效次之的64;杀毒矾WP 800倍液(防效75.7;)和其他3种杀菌剂.52.5;抑快净WG 1 000倍、72;霜疫必克WP 600倍和80;乙磷铝WP 600倍的防效相当,均未达到50;,是供试药剂中防效较低的3种杀菌剂.经方差分析三者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进行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封行后1: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5-100g对水60kg喷雾,药后20d对水稻纹枯病、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均达100%,30d后的防治效果也达90%以上,且对水稻秧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g对水60kg剂量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持效期最长、对水稻的促生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25%多·霉威SC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25%多·霉威SC300~4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600倍的防效,与50%速克灵WP1000倍的防效相当,使用安全,是一种对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