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采伐迹地上更新营造的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纯林树种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纯林树种表现为南酸枣>马褂木>杂种马褂木>杉木>桤木>观光木>木荷;混交林模式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在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季节,毛竹扩张杉木林的过程中,其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选取毛竹扩张地段上连续分布的毛竹-杉木混交林(MF)和毛竹纯林(BF)两种林分布置样地,于2021年四季,各样地中随机采取毛竹叶片,测定叶片形态、叶养分质量分数、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片解剖结构等叶功能性状。结果表明:在扩张过程中,毛竹叶结构性状季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但也存在相似性。其中,与毛竹纯林相比,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厚在夏秋两季显著降低;毛竹-杉木混交林内的毛竹叶片比叶面积普遍大于毛竹纯林,并在夏季达到显著差异;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碳质量分数在冬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叶磷质量分数在春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毛竹纯林内叶碳、氮质量分数比在冬季显著高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季节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出冬季毛竹纯林显著大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春季毛竹-杉木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相较于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中的叶片表皮有一定程度的加厚,表皮外角质层加厚,木质部导管较为发达,泡状细胞较为发达,但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叶片韧皮部截面积显著减小。这些结果说明毛竹在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其叶片的功能性状随着...  相似文献   

3.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4.
江雄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90-191,208
针对杉木纯林连续栽培存在的生长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开展杉木与香椿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香椿混交后,杉木生长量明显提高;香椿杉木混交林中植被多样性比杉木纯林丰富;混交林对光能的吸收充分,林内温湿度适宜;混交林土壤容重低,而土壤持水量、毛管空隙、非毛管空隙和总孔隙度都比纯林大,混交林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香椿混交促进了杉木生长,改善了林内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毛竹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建瓯市房道镇潘坑村天然毛竹混交林、毛竹锥栗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人工毛竹林内留养阔叶树以及毛竹纯林等几种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毛竹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其次是毛竹锥栗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留养阔叶树,而毛竹纯林的土壤容重最大;表层土壤的自然含水率、最大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呈现出天然毛竹混交林>锥栗毛竹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留养阔叶树>毛竹纯林的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则表现为天然毛竹混交林>人工留养阔叶林>毛竹锥栗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毛竹纯林.  相似文献   

6.
杉木毛竹混交复层林生物量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对杉木(20年生)毛竹混交林各项经营模式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杉木毛竹混交林,调整适宜杉木密度,不仅能提高杉木生长量也极有利于毛竹生长,其中在杉木近熟林时最适宜的杉木密度为870株/hm2左右,具有最大的总生物量,比杉木纯林大1.43倍,并能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杉木毛竹复层混交林是我国南方各省区重要的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7.
杉木厚朴人工混交林模式生长及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忠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20-121,138
面对杉木人工纯林易发生地力衰退、生长降低等问题,开展了杉木厚朴不同模式混交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厚朴混交林在提高杉木林生长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作用明显。在不同模式的杉木—厚朴混交林中,杉木厚朴按3∶1的比例带行混交杉木林生长最快,林分蓄积量最大,而且该模式混交林土壤孔隙状况、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等均最高,杉木厚朴3∶1带行混交模式是杉木-厚朴混交林中最优模式,从而为杉木林合理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毛竹杉木混交林经营模式决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对杉木不同密度的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水文学特性、经济效益等调查分析 ,应用大系统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对各种模式进行定量评价 ,找出经济与生态效益最协调的混交模式为杉木密度 1 80 0株 /hm2 的毛竹杉木混交林 ,其次是毛竹纯林 ,第 3是杉木密度 1 350株 /hm2 的混交林 ,第 4是杉木密度 90 0株 /hm2 的混交林 ,第 5是杉木密度450株 /hm2的混交林 ,最差的是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9.
南方山地红壤区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表明:杉木密度为870株/hm2的杉木毛竹复层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5.02t/hm2,比毛竹纯林多1.44t/hm2;地上部分总持水量18.68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分别增加6.13t/hm2、0.55t/hm2;土壤贮水量150.26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渗透速度的初渗值达29.43mm/min,稳渗值达18.32mm/min,分别是杉木纯林1.9倍、1.8倍。  相似文献   

10.
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的更新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与厚朴混交林更新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厚朴2:1行间混交林分中,杉木较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分别提高12.09%和8.14%;混交林中厚朴较厚朴纯林的胸径、树高分别提高2.30%和22.50%;混交林立木材积比杉木和厚朴纯林分别提高25.63%和80.90%.混交林较杉木纯林表土层(0~20 c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9.69个百分点,而结构体破坏率则降低了12.17个百分点;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比,表土层最大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了16.45%和24.36%.  相似文献   

11.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86.44%和30.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杉木光皮桦事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型。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118块杉木人工样地的林分生长和环境因素资料,用环境因子中10个定性和4个定量因子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杉木要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预防模型。经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表明模型达到极显水平,可应用于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预报,并对各环境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和林分平均胸径是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重要因子(a=0.01),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对其中龄期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中龄期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2.3%、2.9%和8.5%;混交林土壤肥力各指标较各树种纯林均有所提高;各林分总生物量以混交林为最高,其排序为:混交林(121.13t/hm2)〉杉木纯林(107.27t/hm2)〉福建含笑纯林(84.50t/hm2)。  相似文献   

14.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堵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吉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番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番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5.
福建青冈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35年生福建青冈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肥力进行调查,以研究福建青冈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的功能,结果表明: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水分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福建青冈人工林比杉木林能更好的培肥土壤;福建青冈叶的最大持水率明显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是杉木林的1.17倍,由于福建青冈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蓄水能力增强,使得该林分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吕圣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44-13846
[目的]研究杉木—木荷混交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23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进行调查。[结果]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更能促进林木生长,混交林中的杉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比纯林中的杉木分别提高了20%、18.97%。混交林林分的总蓄水量为1 947.98 t/hm2,纯林林分总蓄水量为1 640.16 t/hm2,混交林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改土培肥作用,0~20 cm土层中,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磷、水解氮分别比纯林中提高34.05%、47.66%、19.29%、55.04%、49.15%和20.63%,而在20~40 cm土层中各种养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营造对林木生长、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水源涵养均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建立了影响杉木自疏的海拔、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与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存在极显著影响 ,坡位与林分平均胸径的交互作用对自疏存在显著影响 .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模型参数 ,在检验模型适应性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分析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随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变化的内在规律 ,为杉木人工林密度定量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不同抚育方式(全面铲草、铲草+化学除草、割草+施肥)下杉木幼林的生长量及抚育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最佳抚育方式。[结果]3种抚育方式下,杉木幼林的平均树高分别为3.8、5.0、4.2m,平均胸径分别为5.0、6.4、5.3cm;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杉木幼林的单株材积最高,达0.00970m3,分别为全面铲草和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杉木幼林单株材积的2.29和1.66倍;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投资最高(4900元/hm2),其次为全面铲草抚育方式(3600元/hm2),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投资最少(2250元/hm2)。[结论]南方林区杉木幼林的最佳抚育方式为人工除草+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杉木林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8年生湿地松、杉木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湿地松林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均呈增大趋势 ,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容积质量则呈下降趋势 ;而杉木林则与此相反。由此可见 ,杉木林不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 ,而湿地松林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能力 ,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纯林与混交林下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对杉木人工纯林,杉木与马尾松、木荷、厚朴构成的混交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增加了养分有效性.在所研究的3种混交模式中,以杉木与木荷混交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