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继2002年"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课题组先后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农业部超级稻育种重大专项项目等研究任务,继续围绕超级稻的优质化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生产技术集成开展深入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1)首创了"以优质籼稻做母本,高产粳稻做轮回父本,通过多次回交和定向选择减少粳稻遗传背景中影响米质的不利籼型遗传累赘,实现超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超级稻优质化育种方法和选择指标体系,实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由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承担的"云南粳稻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2009年4月8日在昆明市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这个项目成功选育出19个粳稻新品系,其中11个已经通过云南  相似文献   

3.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水稻籼粳杂交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亚洲栽培稻分类和籼粳杂交遗传规律研究进展,针对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全国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湖北省水稻育种指出高产、优质、环保、安全的水稻新品种选育、高档优质稻的新品种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三个发展方向,并提出充分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提升水稻育种技术手段、发掘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08,(11):32-32
Ⅱ优航2号和Ⅱ优623均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主持选育,此次现场验收在尤溪县进行。来自广东、广西、福建等农业专家,分别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杂交水稻Ⅱ优航2号、宜优673生产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农业部超级稀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华南稻区趔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相似文献   

7.
据悉,袁隆平院士和天津市开展的农业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近日,核质互作粳型不育系“隆1A”在天津开发区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成功,并顺利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杂交水稻育种的一般周期为6~8年,天隆公司在4年多时间里成功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育系”,为选育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天津杂交水稻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8.
<正> 水稻的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研究,基本上仍以品种间间杂交为主,所选育出的新品种和新组合,在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上出现了徘徊状況,适应不了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育种界提出利用籼稻与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结实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至今得不到理想的解决,这一设想尚无法在生产上大面积加以直接利用. 近年来我们利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F_1的优势加以部分地稳定,已培育成功籼粳型水稻新品种“金优1号”.它的选育过程是,1987年早季进行籼粳稻杂交:金早4号×金粳1号(两个亲本都是我所选育的新品种).1987年晚季种植杂种  相似文献   

9.
高产还是优质?--浅谈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是继矮化育种之后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杂交水稻的单产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面积的50%左右,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我国粮食压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江西、湖南、湖北等产粮大省稻谷严重积压,缺粮省份广西竟也积压早籼稻谷.市场要求优质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继"863"计划"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选育"项目实施之后,1999年中国"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产量指标从前者的增产20%提高到30%.与"863"计划一样,"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也配有巨额经费.一时间,"超级稻"、"超高产育种"成为了热门,每个育种单位都希望能跻身于此项目行列中.看来,育种家们的目标与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别,那么,究竟目前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是高产还是优质呢?  相似文献   

10.
由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陈温福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历经4年攻关,育成了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沈农9017”,通过灿粳稻杂交异地穿梭育种,育成了易脱粒型粳稻新品种“中粳564”,使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获得成功,并取得了突  相似文献   

11.
农科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优质高产粳稻“津稻1007”;杂交水稻组合“万香优1号”;杂交籼稻“丰两优1号”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学》2006,(4):38-39
“两优98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国家863计划,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中稻。该品种由天下农种业公司独占开发。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通讯》2006,(9):59-59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超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取得了突破进展.这标志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我国超级稻育种理论及新品种选育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想株型、丰产、优质、抗病、抗冷性较好的青系96 为母本与籼粳交中间类型的丰产抗病BG902 杂交,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和地理远缘优势把高产、优质、抗病、抗冷聚集在一起,在其F3 不稳定株系中选择高产、优质、多抗株系再与株型好、丰产、优质、抗冷的下北杂交,经过多代系统选育、特性鉴定和中间试验的综合育种技术,多学科协作,育成了集高产、优质、抗病、抗冷和广泛适应性于一体的多优集成新品种超产1 号,这是我省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1月,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协作完成的"江苏省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武进水稻育种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06,(12X):83-83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超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取得了突破进展,这标志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我国超级稻育种理论及新品种选育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课题组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育成与应用技术体系,在两系法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超级杂交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提高安全性的制种技术和种子纯度保障技术、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及强光合生理功能相结合等方面有重大发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太湖稻区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分析太湖稻区已经育成的典型优质高产晚粳组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太湖稻区杂交晚粳选育的目标和策略,并对杂交晚粳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粳稻种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黄粳占的过程,指出黄粳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含有粳稻血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存广东省常规稻新品种区试中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8%以上.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稻二级,中抗白叶枯病.达到广适性超级稻综合指标,于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还介绍了黄粳占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云粳30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2009年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示范种植33.33hm2,平均亩产806.11kg,其中高产创建百亩核心、通过集成应用扣种稀播、合理密植、控水灌溉、精确定量栽培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863.2kg;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杂交育种、系谱法和穿梭育种相结合,选育出晚熟、优质、高配合力的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RD998,与外引优质不育系中9A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三系中籼中晚熟优质水稻新品种瑞优998,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生育期适中的突出特点,于2013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适合陕南海拔650 m以下稻区种植,通过高产栽培试验研究,配套其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