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山东省临沂市的调研,从种植面积和单产、品种演变、栽培技术、病虫害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临沂水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在品种、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临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临稻15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hm2左右,在本省粮食作物中位居小麦、玉米之后处第三位,其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稻米以供应本省为主,兼供京、津、沪及南韩、日本等国内外市场.临沂市种稻面积8万hm2左右,是山东第一大稻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1,(8)
东土稻皇品种在垦利试验成功最近,由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垦利县农业局共同承担的东土稻皇品种水稻实验项目,在山东省垦利县获得成功。201年,垦利县种植该品种水稻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1亩=667平  相似文献   

4.
高产中籼水稻新品种特三矮2号引进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3.3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则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贵州省从70年代末推广杂交水稻,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杂交水稻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主导地位,但由于贵州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条件所限,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植仍占有一定比例.引进特三矮2号等常规高产品种加以开发利用,是贵州省水稻生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肇庆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之一,水稻产业更是全市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近5年水稻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肇庆市双季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平均每年约16.34万hm2,其中早稻面积约7.97万hm2,晚稻面积约8.34万hm2;怀集县、高要区和封开县为水稻重点种植区域,分别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4.73%、19.82%和17.48%;全市种植水稻类型主要为杂交稻、常规稻和特种稻,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分别为深优9516和华航31号;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为96.1%.通过示范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以及良种良法的大力推广,肇庆市的水稻种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山东沿黄稻区属于黄淮稻区,该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稻“黄河大米”的主产区。黄河从山东境内穿流而过,为沿黄区域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保障。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时达293.74万亩(1999年),优质的“黄河大米”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因为水稻种植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水资源短缺以及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山东沿黄稻区水稻产业发展受限。本文以济南市济阳区为例,调研了济阳区水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水稻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山东沿黄稻区水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三系法杂交水稻。随着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合理规划水稻种植布局,以2011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结合黑龙江省水系、积温带、地形以及行政体系等影响水稻种植的因素,分析黑龙江省水稻空间分布格局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主要沿水系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南部山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积温带;地方系统和农垦系统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4.6%和55.4%。  相似文献   

9.
三大作物田杂草防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大作物田杂草与防除 1.水稻田水稻为我国种植的第一大作物,据2003年统计,水稻种植面积达28 201.3千公顷.稗草、鸭舌草、牛毛毡、节节菜等为水稻最主要杂草,其中稗草危害面积约1.3千公顷;其次为异性莎草、扁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三棱草等,危害面积约300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省水稻种植、育种等研究工作的资料查找主要依靠大量的纸质信息以及经验积累,造成的水稻信息不全面且实时性差这一现象,采用信息技术,以水稻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种植信息、植株信息、气象信息、土壤信息等数据作为支撑,构建山东稻作区水稻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平台,实现了山东省稻作区全面完整数据信息的共享,为广大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作者提供方便,增强研究的便捷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水稻种植制的变化与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浙江省水稻种植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季稻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86%,到2004年下降到34%,单季稻面积从14%上升到66%;常规稻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75%,到2004年下降到50%,而2004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50%;随穗重型品种和杂交稻的应用发挥分蘖和大穗优势的旱育秧、强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同时推广直播稻和抛秧栽培等节本省工技术。参照原水稻种植区划成果,根据现有水稻种植制和品种类型,将浙江省水稻种植区分为以下6个稻区:Ⅰ.杭嘉湖平原单季粳稻区;Ⅱ.宁绍平原单双季籼粳稻区;Ⅲ.温台沿海平原单双季籼稻区;Ⅳ.金衢盆地单双季籼稻区;Ⅴ.浙西南丘陵山区单季籼稻区;Ⅵ.浙西北丘陵山区单季籼粳稻区。并描述了各稻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稻作制度、水稻类型、各季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及现有生产技术主要特色等。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1,(8)
最近,由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垦利县农业局共同承担的“东土稻皇”品种水稻实验项目,在山东省垦利县获得成功。2011年,垦利县种植该品种水稻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据了解,“东土稻皇”以东北五常香米为原种,采用非转基因CEB生物技术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中化肥盲目及过量施用,不仅导致了农作物贪青晚熟、倒伏、品质下降,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山东省郯城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万亩左右,水稻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较为普遍.为推进落实农业农村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在近两年推广缓控释肥的基础上,特安排了水稻缓释免追肥料用量及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遍及全省16个州市,面积达104.54万hm2(1568.1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4.48%.2011年,全省稻谷总产668.67万t,占粮食总产1673.61万t的39.95%.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缓慢,其中种植、收获等环节成为制约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土地流转逐步规模化的背景下,要提高云南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业发展,必须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其中鱼台县、任城区、微山县、嘉祥县、金乡县等常年种植水稻面积70万亩左右。自1988年开始,济宁市稻茬小麦的种植方式以水稻套播为主,为克服稻套播小麦带来的弊端,稻茬小麦旋耕灭茬播种逐步发展起来。本文通过2022年秋季在鱼台县清河镇石集农场采取5种不同种植方式处理的产量对比示范试验,为了探讨稻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效益及稻茬小麦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辖区内水稻种植面积、品种应用、用种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表明,高淳区水稻种植面积在前几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未来水稻种植面积将相对稳定,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和机插稻种植面积的占比有较大上升幅度,种子商品化率有所提高,但大田用种量稳中有降。为进一步推进高淳区水稻产业发展和提高水稻生产水平,需加强对名优特新水稻品种的选育引进,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创建优质稻米品牌。  相似文献   

17.
近日,天津农垦黄庄农场所有稻田已插秧完毕。种植面积达3300亩,品种包括津川1号、津原17、E28、E23、E5、津原45等,其中津川1号水稻种植面积350亩,用于选育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35亩。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加强水稻  相似文献   

18.
一、2009年水稻生产情况 2009年我市水种植面积57.6万亩,占三大作物总面积的28.2%;水稻平均亩产461.9公斤,较三大作物平均亩产增加39.8%;水稻总产26.6万吨,占三大作物总产量的39.4%.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12.9%,较前年增长17.6%,水稻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三系法杂交水稻。随着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两系法种子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两系法杂交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将作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抗旱节水种稻技术周学标,刘振刚,马可道(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272100)山东省水利资源比较贫乏,为了保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各地研究推广了不同类型的节水种稻技术。目前全省节水种稻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约占种稻总面积的50%。抗旱节水种稻必须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