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气象条件对广西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新  朱国金 《大豆科学》1991,10(3):234-239
本文用1983—1985年广西春大豆区试播种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西春大豆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的关键气象因子:播种至出苗期为土壤温度;出苗至始花期为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日数;始花至成熟期为日照时数;出苗至成熟期为降水日数。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始花至成熟期的温度日较差、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温度日较差和降水量对广西春大豆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大豆植株中上部叶面积与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爽  张贤睿 《大豆科技》2000,(1):10-10,29
大豆叶片是光合作用生产干物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系数和比叶重与产量的关系已有许多报导。对于生产1克风干籽粒所需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早在60年代初日本学者家藤一郎(1962)在《豆类》一书中曾有所描述:生产1克风干籽粒所需叶面积为100~340平方厘米,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相似文献   

3.
4.
密度对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在5种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R5期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日积累量以及阶段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阶段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随...  相似文献   

5.
游明安  盖钧镒 《大豆科学》1991,10(3):245-247
叶面积是作物生产力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指标。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称重法、系数法、求积仅测定法和自动叶面积仪。但在没有测定仪,尤其当需要在田间进行非破坏植株的叶面积测定时,通过测定叶长和叶宽来计算叶面积的估测法(属一种系数法)是一种简捷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叶形下复叶的中央小叶和测小叶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及叶长×叶宽的关系,配合最佳回归方程式,为估计单叶面积或群体叶面积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试验采用了有叶形差异的12个推广品种,即新丹波黑,秋吉、复丰、园令、丰白目、玉  相似文献   

6.
气象条件对旱地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9年试验相关分析资料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条件下,干燥度是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其构成因子蒸发量是影响旱地棉花产量的关键.由此认为,旱地棉田的综合治理,应以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为此提出了平田整地,增施有机肥,密植覆盖,选用良种和科学用水的系列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子分级播种对田间保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农14大豆为材料,对经机械精选分级产生的4级大豆种子进行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旨在为大豆分级播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P1(大粒)的发芽率低、田间损失率低, P4(小粒)与之相反;不同级别种子田间保苗率不同,P2(较大粒)与P4、 P6(较大粒与中粒混合)与P4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1与P4、P3(中粒)与P4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2处理的田间保苗率最高.各处理间株高、茎粗差异不显著,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结荚节数及分枝数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2、P3无论是单独播种,还是混合播种(P6)产量均较未分级的种子(P5)有所提高, P6较P5增产14.21%,4个级别种子的加权产量较P5增产27.80%, P2、P3的加权产量比P6增产19.44%,比P5增产34.41%.结果证明大豆种子分级播种是一项简单、经济、适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气象条件对棉花主要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荣霞  王书同  徐军 《中国棉花》2002,29(11):17-18
通过对棉花主要产量因素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找出影响棉花主要产量因素的关键时期及关键气象因子,从而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不同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强度及遮光持续时间对大豆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后遮光20%时间持续到始粒以后,播种后遮光30%和50%时间持续到开花以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显著或极显著减少;遮光胁迫强度相同时,这些性状有随着接受遮光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同一遮光胁迫期间,这些性状有随着遮光胁迫强度的加强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遮光胁迫对底荚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结实率有一定影响。同一遮光胁迫强度,遮光胁迫持续时间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同一遮光胁迫期间,遮光胁迫强度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夏大豆群体结构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南方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品种,研究不同密度及同密度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密度与株行距配置显著地影响产量,品种类型不同,其对密度要求不同,主茎结荚型品种密度以3.0万株/亩为宜,而分枝型品种以1.0-1.5万株/亩为宜,相同密度下株行距愈接近,则产量愈高,因而建议均匀种植。文中分析讨论了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原因,并对结论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耕作、培肥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春阳  田秀萍 《大豆科学》2001,20(2):116-119
六年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产量轮作高于连作。在所有处理组合中,耕翻施有机肥效果最佳;在等量化肥情况下,土壤耕作最好的是耕翻,其次为深松,免耕效果最差;培肥措施中,有机肥处理组合平均产量最高,其次是化肥处理,秸杆还田居第三位;以上处理组合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重茬对大豆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重茬导致大豆减产的因素及解决重茬带来的生产障碍对策,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大豆不同茬口类型(正茬、一年重茬和两年重茬)的冠层结构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重茬大豆冠层不同层次叶面积均低于正茬大豆,并且分枝数、荚数和荚重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随重茬年限增加而加剧.正茬大豆冠层叶片上、中、下层结构分布合理,重茬一年冠层叶片分布上层较多而中、下层较少,重茬两年叶面积在不同层次均有降低.重茬一年和两年分别较正茬大豆减产13.6%和38.6%.群体质量显著降低是重茬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枝型和主茎型各两个品种为材料,3种密度处理,2因子裂区设计试验,分析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栽培水平下,分枝型中熟、中晚熟品种以每穴单株、每公顷16.0—17.0万株,主茎型中熟品种以每穴双株、每公顷20.0—22.0万株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钼酸铵拌种和喷施对大豆产量、品质和籽粒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素梅  黄义德  杨安中  沈树周 《大豆科学》2007,26(2):181-184,189
田间试验研究了钼肥拌种和花期喷施对大豆产量、品质及籽粒钼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籽粒钼含量都较不施钼肥的对照处理有明显的增加,且差异显著,只有籽粒脂肪含量增加不明显,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发现,拌种对大豆产量增加量大于花期喷施的增加量,但均没有拌种加花期喷施的增加量大,对蛋白质、脂肪和籽粒钼含量的影响也存在这种规律.  相似文献   

16.
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品种垦农5号、垦农18、垦鉴豆21、东农42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大豆品种某些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调节剂促进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大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提高了大豆产量.调节剂对不同大豆品种增产幅度不同,其中垦农5号、垦农18、垦鉴豆21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及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麦/玉/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达1375.11 kg/hm2,中熟品种(乐豆1号)次之,早熟品种(浙春3号)最低.与早中熟品种比较,晚熟品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较长,与玉米的生殖共生期为零,植株较高,茎粗增加0.13~0.16 cm,分枝多0.38~0.89个,主茎节数多4.47~7.12个,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极显著高于早中熟品种,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以播期6月7日的产量最高.品种不同,表现略有差异.中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6月7日,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较高;早熟品种以6月14日的产量较高,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18.
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农大96065,密度为36万株/hm2,施肥量为210 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3407.45 kg/hm2;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蛋白质脂肪总量主要受密度因素影响,品种效应其次,施肥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干拌种对大豆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万灼  张正翼  杨文钰  李闻珠 《大豆科学》2007,26(3):369-372,376
以晚熟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干拌种处理降低了株高,增加茎粗,缩短主茎长,增加了叶片数和分枝数,提高了叶片SPAD、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通过增加单株有效荚数提高了产量,以3.2 mg/kg浓度拌种的增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