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风速、缩小温差、增大温度、减少径流、防洪护堤等5个方面。不同结构的林带其小气候效应也不同,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一、林带设置 1.林带结构 乌苏市常用的防护林带结构为通风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林带,通风结构林带上部树冠紧密,下部通风透光较好,主林带4行以上,副林带2行以上;疏透结构林带,采用乔灌混交方式,主林带4行以上,副林带2行以上,中间杨树、榆树、柳树、胡杨等,两边配置沙枣、红柳等半乔木和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区东部20个定位观测站3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区域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降低风速,提高气温和地温,延长无霜期,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当气温低时,林带能量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可在2℃左右。农田防护林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在农田防护林营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旱区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防护林带的疏透度(β)、宽度、高度、风向与林带夹角等因子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C-3型便携式可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多点观测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林带疏透度、宽度、高度以及风向与林带夹角对风速变化的影响。【结果】稀疏型结构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最高达34.27%,平均为32.69%;疏透型次之,为25.12%;通风型最差,为20.98%。β为0.30~0.50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且林冠层和林干层疏透度存在差异时防风效应较好。风向与林带夹角的正弦值与防风效应呈正相关;β为0.30~0.50时,宽度为2H~5H(H为林带平均高度)的林带防风效应相差不大,超过5H时林带的防风效应随其宽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当气流进入林网区域后,风速在前4条林带呈减弱趋势,减弱幅度最大的是第1条林带,在第4条林带后风速开始恢复。【结论】林带的疏透度、宽度、高度和风向是决定单条林带防风效应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近年来东海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和造林技术,以期进一步促进东海县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林带结构 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横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等综合情况,一般应选疏透结构林带或通风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是指林带较窄,从林带的纵断面看,上下都有均匀的透光孔隙,通常由4行以上乔木,两侧再各配一行灌木组成。  相似文献   

8.
高晟 《农业网络信息》2011,(4):15-17,26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有力地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农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农业效应,并从作物增产与减产的关系、作物增产与占地、胁地减产的平衡与补偿的关系、林带的平均高度和农田庇护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目前无论在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基本情况 明光市位于江淮丘陵东部,地处北纬32°27'~33°13',东经117°15'~118°25'之间,总面积2 335平方千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939.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全年日照时数为2 260.7小时.  相似文献   

11.
12.
<正>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森林破坏,并遭受了大自然无数次惩罚之后,终于认识到了森林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造林和护林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防护林建设也逐渐成为人类自我拯救的重要手段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  相似文献   

13.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靠近内蒙古高原,干旱多风是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因此,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是该地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合理,规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不仅减轻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还是改善农田的水分循环和防止干旱的有效措施,由于农田防护林的营造,调节了农田的湿度、温度、光、热、气自然资源,形成了特殊的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为农业生产的减灾避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内蒙古化德县农田防护林现状的调查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分析,指出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气候、水土条件、生态环境、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与当地多年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实践,得出适宜的农田防护林配置方式:1农田防护林宜选用灌木柠条和乔木白榆、小叶杨为主要造林树种。2北部丘陵防风固沙牧林区农田防护林宜采取窄林带小网格、灌木防护林带模式,南部丘陵滩川农牧林区农田防护林宜采取窄林带小网格、灌乔木带状混交防护林带配置方式。3林带结构宜为疏透型,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最适疏透度为0.25~0.35。在网格南侧副林带留出风缺口,以减轻农田风蚀。4防护林配置时,其主林带方向应尽量与主风向垂直,主林带方向为近南北方向,副林带为近东西方向,充分考虑地貌条件,其配置走向应尽量与田块走向一致,与农田道路、渠系相结合,灵活配置。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能而在农田中按一定规格标准营造的纵横交错的林带.辽宁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是保护农天,使作物免受风沙、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调节气候,为农田稳产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吉林省属于风沙地区,农业的丰产和增收离不开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而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3.2%。对此,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几个基本类型,主要有:平缓起伏沙土、草原栗钙土、起伏台地淡黑钙土、平地黑土和漫岗丘陵棕壤等土壤类型农田防护林区,并因此提出了管造原则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中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个农田林网的防风度为28.2%,而大面积连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区域性防风效应更加显著。与建设初期相比,张掖、临泽和高台3县(市)的总防风速度为42.8%,年大风日数降低68.4%,年沙尘暴日数降低66.1%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农田防护林营造方面所做的工作,具体阐述了规划,选种及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