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今年5月,杨某(男)和张某结婚,7月份在检查身体时,杨某发现张某已怀孕6个月,在杨某的再三追问下,张某承认婚前与前男友曾发生性关系并导致怀孕。杨某认为张某欺骗了他,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张某不同意。像这种情况,法院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2.
案例:1987年,张某就村里的河滩荒地与村委会签订了为期20年的承包合同,每年交承包费1500元。此后,张某扩大了土地投入,栽植果树、修挖鱼塘,不久就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看到张某有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村里认为承包费定低了,于是要求增加至每年3000元。张某没有答应,于是村委会决定收回承包地,毁坏鱼塘,砍掉果树,并重新将其发包给李某,造成张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张某起诉到法院,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是有效的,但鉴于李某事实上已经对土地进行了新的耕作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3.
读者华东问:我朋友张某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公司,后因公司缺资金周转,2003年初,张某找到我借钱,我们约定:我的10万元作入股资金,不管张某公司是否亏损,我每年可分得红利3000元。2005年,因张某的公司亏损,张某未支付我红利。我找到张某要求其偿还入股资金10万元及拖欠的红利4500元,张某认为该10万元钱是投资款,不能归还,而且我应共同承担亏损责任。我能要回这10万元钱吗?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春,莱州市某村村民张某,在本镇农村信用社贷款6000元,自筹资金3200元,购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自卸拖斗一台套,半年后张某经营不善,遂将拖拉机及拖斗以8500元转卖给邻村刘某。二人签订合同,刘某除交给张某2500元外,约定年底前由刘某负责偿还贷款。贷款到期后,信用社向张某追还贷款,张某以与刘某签有合同为由拒付贷款。刘某则因家遇灾祸无力偿还贷款。此事经法庭审理,根据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判定:张某未经信用信允许,擅自将债务转移给刘某的行为无效,由张某偿还信用社贷款6000元及利息。  相似文献   

5.
问:2005年3月,张某在某摩托车行挑中了一辆“新感觉”125型摩托车,双方约定价格5500元。因张某身上带的钱不够,张某与车行老板约定,先交付订金1000元,把车给自己留下,等第2天钱交齐后把车取走。可是当晚上该车行发生被盗事件,约定的那辆摩托车被偷。张某要求该车行把他交付的1000元钱退回,车行却认为摩托车已卖给张某,车归张某所有,丢失的责任应由张某承扭。请问,此风险应由谁承担?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21日,在云南双柏县雨龙乡蚕豆村委会太河江边发现了1具男尸,并查获死者为云南姚安县大龙口乡白龙寺村委会中屯村任某。经公安机关侦察,确定犯罪嫌疑人为云南楚雄市三街镇多依村委会洼补村劳释人员张某,但张某作案后逃离现场,下落不明。双柏县公安局遂对张某展开追捕工作,追捕中,公安局侦察人员找到和张某曾有密切联系的堂弟张某某,向其了解张某的下落,并明确告之,  相似文献   

7.
包律 《新农村》2005,(5):30-30
【案情简介】王某于1988年与张某结婚,并与婆婆住在一起。张某还有两个哥哥,都已成家住在附近。王某对婆婆就像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1992年张某不幸死于一场车祸,张某的母亲悲伤过度,一病不起。王某忍着丧偶的悲痛,仍然细心照料婆婆,直到1995年老人去世,这期间张某的两个哥哥明知老母瘫在床上,却借口工作忙很少探望母亲。照顾老人的重担几乎全由王某承担  相似文献   

8.
刘某因承包地浇水问题与张某产生矛盾。2005年6月23日,刘某明知张某之妻马某患有高血压和脑出血等疾病,精神不能承受大的刺激,于酒后当众高声辱骂张某。并于当晚再次来到张某家,一边砸门,一边谩骂张某。张某忍无可忍,便同刘某争吵并撕打。张某之妻马某目睹这场冲突,精神大受刺激,旧病复发,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张某以刘某寻衅滋事行为致使妻子马某死亡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案情] 张家村原村委主任张某与邻村三河屯村村委主任肖某是老相识。2011年,三河屯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前夕,肖某找到巳退职多年、经营个体运输业的张某借钱,理由是退职后打算经营个体种子销售店。老相识借钱不好推脱,为有个保障,张某提出,借钱行,最好加盖村委会公章,二人一拍即合。肖某以三河屯村委会要搞综合服务公司为由,向张某借款15万元,期限2年,利息15%。3天后,张某将15万元打入肖某账户。  相似文献   

10.
颜东岳 《新农村》2010,(8):40-40
2007年12月,张某与我们共7人成立了一家经营农产品的公司,由张某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一个月前召开的全体股东会议上,我们6人(共占70%的股权)均认为,公司应减少在某一项目的投资,只有张某不仅坚决反对,反而极力要增加投资。事后,张某以公司章程未规定其必须履行股东会议决议,并认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有权决定公司的一切工作为由,一直拒不执行股东会议作出的决议。请问:张某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1.
张某和王某婚外恋并于1997年8月生下儿子小晶。2003年初,张某患重病,与王某的婚外恋曝光。同年4月15日,王某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张某要求确认张某和小晶是父子关系。5天后,张某患肝癌死去,没留下遗嘱。张某的妻子不同意做亲子鉴定,准备将丈夫的尸体火化。王某只好申请诉讼证据保全,厦门市思明区法院的法官赶到殡仪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14日中午,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某村原村委副主任张某大量饮酒后,独自驾驶村委会的一辆轿车上路。当晚8时40分,张某驾车行至张采路时,没看到在非机动车道上逆行的骑车男子张某,将其撞倒在地。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06,(6):51-51
律师:几个月前,张某将一头母猪卖给了我,后来张某得知该母猪已怀孕并生下10头小猪后,张某认为自己当时卖的是未怀孕母猪的价钱,要求我再加价钱。请问,这10头小猪该归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1,(2):21-22
【案情】张某(男,22岁)与王某(女,19岁)于2003年7月开始同居并共同生活。2003年12月20日,双方按民间风俗举行了婚礼仪式,张某给付王某彩礼款15000元。王某于2004年4月30日生有一女孩。后由于两人发生矛盾.王某提出解除与张某的同居关系.但张某不同意。于是,王某于2004年11月15日起诉到某人民法院.要求与张某离婚,女孩由王某抚养,赵某每月给付子女抚养费150元。  相似文献   

15.
孙爱民 《新农业》2005,(3):57-57
2004年5月28日,张某因通行问题与邻居刘某发生口角,继而发生厮打。厮打中刘某致伤张某.张某出院后因赔偿问题向法院起诉。在诉讼中刘某向法院举出证人朱某在打仗现场,能够证明张某伤非自己所为。庭审中朱某出证,陈述自己是在打仗现场.但双方怎么打仗没有注意到,谁打谁也没有注意到。  相似文献   

16.
我村农民张某,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厨师,在外帮人掌厨已经多年。2001年1月,张某盘下了一家餐馆自己经营。为增加收入,免去牵挂。张某返家准备携妻儿进城发展,但苦于自己承包的田地没有落实好耕种人,未能成行。同年3月,张某在其父母的参与下,与同村组的郭某协商达成转包协议。张某名下承包的水田2亩、旱地1.5亩,转包给郭某。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63岁的黄某因老伴生病住院需要用钱,向棋友张某借款10000元。借款时没有第三人在场,碍于情面,张某也未让黄某打借条。2014年10月,张某因女儿买房急需用钱,便向黄某催要借款,但黄某一直拖延不还。后张某担心黄某赖账,便在几次电话催款过程中,利用手机的通话录音功能,将与黄某的对话过程录制下来。最后,张某将黄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借款10000元,并以电话录音作为证据。黄某辩称,该录音真实性无法认定,且没有书面的借条,不能认定借款的事实存在;另外,就算录音是真实的,在录音时未经其本人同意,属于偷拍偷录,录音作为证据不合法,要求法院驳回张某的诉请。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村民林某为了使耕地连片开发,便与邻居张某互换了3亩耕地,并签订了书面协议,期限三年.但未到村委会备案。2006年5月底,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张某的性命。张某去世不久.张某的儿子提出,他父亲与林某签订的换地协议无效.他要继承他父亲的那块田。请问,林某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辛祥  阿标 《新农村》2007,(9):35-35
编辑同志: 6个月前,我打工的表妹认识了一名男子张某,相恋3个月后,双方到我表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机关办理了结婚登记,并举行了结婚仪式。一个月前,一个女人突然找上门来,说她是张某的妻子。原来,张某隐瞒了结婚的事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31日,某银行负责后勤的主任刘某打电话向朋友张某借10000元,张某同意后,刘某派外勤信贷员郝某去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