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主要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参考叶渭渠版的翻译作品中的翻译手法,通过收集整理川端康成作品中与领格助词「の」有关的实例,深化对领格助词「の」的加译与减译的理解,探讨转译法中对领格助词「の」的巧用,从关于领格助词「の」之翻译所涉及到的谓语省略现象中领会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对领格助词「の」的认识水平及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
日语反事实条件句是假设与事实相反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为真,并以此进行推论的复句,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作"如果P,就Q了"。本文通过考察分析「ところだ(った)」的基本用法和语义功能,结合实例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ところだ」「……ば/なら、……ところだった」是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语法标记,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其具有标记功能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日语接续词「それにしても」为研究对象,同时比较了它与「いずれにしても」、「どちらにしても」等几个形近词的异同。得出结论认为「それにしても」主要具有"转换话题"和"话题再次提起"等用法,较同类的其他接续词相比「それにしても」词形更稳定、使用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バカリニ"句式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因果复句和表示限定、程度两类并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经考察发现,"バカリニ"表示因果复句的数据很少,バカリニ"的主要是表示限定和程度等用法。表示限定和程度等的"バカリニ",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除了无标形式之外,"动词+バカリニ"形式,"形容词+バカリニ"形式和"名词+バカリニ"形式多翻译为"只"。而"ンバカリニ"形式和"トバカリニ"形式多翻译为"好像"。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教学中,关于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用法一直是辨析的难点所在。两者作为形式名词,常常被互换使用,但是在日语中学习中,由于两者语感用法的微弱差别,学生误用的情况不时出现。因此,本文以太宰治的作品《斜阳》为文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の」和「こと」的用法区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日对照语料库检索出的724例テモ(包括ナクテモ)条件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考察了テモ条件句的汉译类型,以及テモ与ナクテモ在句式结构与翻译倾向上的异同点。经考察发现,整体上来说テモ条件句翻译为"~p,也q"以及无标"p,q",的倾向较明显,此外テモ与ナクテモ偏好接续的主句肯否定类型、二者的翻译倾向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例句分析,总结概括了「~がる」等表示欲求句型的一般用法及其特殊用法。多用于第一人称的「名詞がほしいです」和「~たい」这两个句型在做定语成份或句尾加上"はず""よう"等助动词后可以用于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表示第三人称的感觉、感情等的「~がる」如果作为一个句子的句节或者用于小说叙述部分或者表达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情况时,可用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相似文献   

8.
由于「~ておく」在现代日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语义复杂,所以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ておく」的几个经常被忽略的用法。(1)多和自谦语结合在一起使用,表现说话人的礼貌和谦虚。(2)多以「~ておきたい」或者「~ておこう」的形式出现,说话人想迫切地进行某个行为,急切地想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或者是"利用难得的机会"完成一个毕生的期望或者是某个强烈的愿望。3,恰当地发挥它的缓冲语的效果,可以将难以表达的意思准确又委婉的传递给对方。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日语助词「は」和「が」的用法比较复杂,而且汉语里并没有类似「は」和「が」这样相对应的用法之分。因此,日语助词「は」和「が」的用法区别就成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日语的难点之一。笔者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就「は」和「が」用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进一步考察其原因,最后对「は」和「が」的差异性进行总结。1关于助词「は」和「が」差异性的五大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对助词「は」、「を」的使用区别的考察为例,将语言事实考察过程引入到了课堂。对「は」、「を」的使用区别不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语法点的记忆,通过具体的使用实例更深一步的观察了「は」、「を」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语法填空测试题,对迫田提出的日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对介词「に」和「で」进行区分使用时,是否采取「場所名詞+で」「位置名詞+に」这种搭配使用策略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に」和「で」出现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形容词「おいしい」和「うまい」都被看作是一组表达味觉的近义词组,但是用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近年来日本街头涌现出了「おいしい」的很多新用法,如:「人材募集(中略)あなたに楽な仕事やおいしい条件は提示できません。しかし、楽しい仕事?気分が良い職場は用意できます。」这样的用法在年轻人中间流传较广,虽然很少应用于正式场合,但是在日常会话中却是极其普通易见了。本文通过列举大量例句,试图在与「うまい」的比较中考察「おいしい」的新用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韦芳 《北方牧业》2014,(12):191
由于「~ておく」在现代日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语义复杂,所以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ておく」的几个经常被忽略的用法。(1)多和自谦语结合在一起使用,表现说话人的礼貌和谦虚。(2)多以「~ておきたい」或者「~ておこう」的形式出现,说话人想迫切地进行某个行为,急切地想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或者是“利用难得的机会”完成一个毕生的期望或者是某个强烈的愿望。3,恰当地发挥它的缓冲语的效果,可以将难以表达的意思准确又委婉的传递给对方。  相似文献   

14.
言語は国の精神と文化を反映するものである。言語は文化であり、言葉の中に文化がある。文学作品である「故郷」という文章の翻訳問題は日本でいろいろな議論がある。一中国学者の目線でみる魯迅の「故郷」作品の日本語翻訳は文学的または言語学的な面でのその素晴らしさを存分展示してくれたと感じる。ここでは魯迅の「故郷」という作品における二つの問題点について論じた。以下、私は文学作品「故郷」の翻訳の問題と日本の国語科教材における「故郷」のあり方について、考察してき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出发,以トイウノニ这一ノニ条件句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形式为中心,分析了トイウノニ句的语义分类与汉语翻译形式间的对应关系。经考察发现,トイウノニ句绝大多数以逆因果类用法存在,与ノニ相比强调的语义更为明显,且逆因果类トイウノニ句偏好译为"却",而非本意トイウノニ句则常以无标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6.
「~たら」和「~てから」都可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且译成汉语的话,都可以译成"……之后,……"。但实际上两者在用法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也不是所有情况下两者都可以互换的。本文将对两者用法进行比较,以达到能够帮助日语初学者掌握这两个语法项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通过对取自《中日对译语料库》等真实语料进行定量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味觉形容词「甘い」的多个意义进行归纳整理,并用网络拓扑结构直观地表示多个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看到日语味觉形容词「甘い」从表示甜味道的基本义通过隐喻转义到视觉,听觉,嗅觉,心理表现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甘い」一词多义现象中的换喻转义现象,避免在实际语用过程中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南江县委、县政府把1990年作为「科技增收年」,要调动「五级四方」的积极性,组织三○○名县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科技人员承包五○个项目,大抓科技兴农。今年初,南江县按照「提高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办好村一级」的原则,建立以县科委、农业部门为中心,以区乡科委、农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カラコソ"复句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必然性判断""行为要求"两类并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经考察发现,表示"必然性判断"时的汉译形式主要为"正因如此,才"的形式,表示"行为要求"时的汉译形式呈现多样化,无倾向性的特点。此外,从句末的情态助动词类型来看,表示"必然性判断"的主要为"のだ"的形式。而表示"行为要求"的则呈现无倾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稿では先行研究に基づいて、「紧张」と「緊張」を比較して、その共通点を語形と語義の方面から、その相違点を語義や品詞、統語的特徴などの各方面から分析を試みる。その考察を通じて、中国人の日本語学習者と日本人の中国語学習者に対する何らかの助けになれば、幸いであ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