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配电网保护基本原理及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基础上,从系统接入单个分布式电源的影响、系统接入单个分布式电源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对配网重合闸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应用趋势,研究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静海地区电网调控运行产生的影响。分布式发电将对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电网稳定性、电压、频率、电能质量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角度,重点分析各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电网调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研究分布式电源的对地区调控的影响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建设状态下,配电网也在快速发展建设,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内应用,可以有效帮助配电网提升自身稳定性,推动配电网现代化发展建设。但是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内应用,自身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断路器操作、调度等,对配电网电能输送质量提升造成严重影响,电能输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配电网无法科学合理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系统内,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分析研究中,首先对分布式电源有关技术概念进行研究,了解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所存在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完善分布式接入电源。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之后,对原有的配网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影响重合闸、潮流方向、短路电流、孤岛运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综述了国内外主要的一些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继电保护措施以及各自的一些优缺点,对于进一步的方案改进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而分布式电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有灵活性高、成本和损耗低、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然而,分布式电源在接入系统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是当今科技发展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传统配电网保护的工作原理,传统的配电网一般都是单一电源的辐射型网络,DG接入后,单辐射网络变成双端或多端网络,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及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大小和流向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给继电保护的设置和动作值的整定增加一定的难度。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传统的配电网保护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继电保护方案需要调整,本文考虑分布式电源容量和负荷容量相匹配,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有计划的孤岛优化划分;针对不同位置的故障,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并合理调整保护方案。基于终端之间对等交换实时数据的闭锁式广域电流保护,并使之与重合闸前加速想配合实现故障元件的快速切除。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配电网的网络损耗费用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选址定容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实际算例表明,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有助于得到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能源,太阳能广泛应用使光伏发电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探讨,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问题、光伏发电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向电力市场及智能电网的过度过程中,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操作系统的灵活性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基于欧洲的分布式发电实例,主要提出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基本框架、网络管理问题(包括经营方案,对分布式系统操作的冲击和分布式电源调度与经济性)、分布式堵塞管理,同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给电网造成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柳晨 《山东饲料》2013,(15):241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不受距离限制、无资源成本等优势,因此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在微电网中有大量的应用。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微电网虽然能够改善分布式电源对主网的影响,但是由于分布式电源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布式发电对微电网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微电网中的运行影响是我们迫切需要展开的工作。本文就是主要研究太阳能发电对微电网的影响。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微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利用Powerworld软件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微电网潮流分布、电压损耗、网损等的影响,得出光伏系统对于微电网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风电已超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但风力电场等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网络的日益渗透的同时,给现代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改变了电力网络中能量传递的单向性,对现有配电网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风电并入配电网后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介绍了风力发电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风电接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风电场并网后对电网的稳态电压的稳定性,以风速和风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作为影响因素,从原理上,分别分析其对含风电场的电网的稳态电压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应与智能电网的规划实施相适应.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主站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相应的配电终端配置方案.尤其应注重在自愈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系统的接入、与智能用电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式分布式电源组成的微网的小型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与IPM模拟逆变器接口的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利用DSP2812执行,该实验系统实现了多个分布式电源无通信联系的功率共享。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在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运行,将彻底改变传统配电系统单向潮流的特点,势必要求系统使用新的保护配置方案、监控系统和仪表。通过高级自动化系统把这些分布式电源集成到现有电网中来,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在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运行,将彻底改变传统配电系统单向潮流的特点,势必要求系统使用新的保护配置方案、监控系统和仪表。通过高级自动化系统把这些分布式电源集成到现有电网中来,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各种新型可控单元的广泛应用,使得配电网主动性增强、调度资源愈发丰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促使主动配电网技术朝着灵活、高效、智能和可持续方式发展。本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柔性负荷模型,探讨计及柔性负荷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比较完善调度模式与策略,包括多目标协调优化、基于电价模式和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文中最后展望柔性负荷在主动配电网调度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了分布式发电可以降低因大停电造成甩负荷的风险。本文采用的方法不仅考虑了分布式发电的类型、还包括其运行计划、接入电网的位置以及其并网合同。该方法采用英格兰北部的包括4种分布式发电类型的电网作为案例,该电网预计至少未来十年将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分布式能源,以缓解电网投资压力。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分布式发电接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潮流解存在性的配电网电压稳定判据。结合现有的电压稳定性指标和分布式发电的特点,在分布式发电的接入点及其上游节点处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根据改进的电压稳定性判据实时监测配网的电压稳定性,并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对该判据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都验证了该改进判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千瓦级超微型燃气轮机(UMGT)可用于移动电源、小型飞机推进系统及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3kW级超微型燃气轮机作为研究对象,对用于燃机系统中的高速小尺寸离心叶轮进行了设计和数值分析。同时,本文对不同壁面温度下离心叶轮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初步研究了传热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