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璐璐 《科技视界》2022,(20):100-102
母语文化迁移,强调母语文化的影响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重要性。积极的“正迁移”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外语习得,而消极的“负迁移”则对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妨碍。文章旨在总结学习者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受母语文化影响产生的“负迁移”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使学习者能正视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系统的差异,重视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分析,积极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来“消除”和“缓解”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母语负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对高职生学习大学英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在高职大学英语中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虽然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也同时存在。就英语阅读这一方面来看,汉英阅读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迁移倾向。目前的学生汉语阅读技能尚待培养,故其阅读技能向英语阅读的迁移缺少理想的基础。如果外语水平不理想,则即使有一定的汉语阅读技能,这种技能的迁移也缺少一个载体。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在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注意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尽可能利用正迁移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普遍来讲已至少达到了4、5年之久,然而就是这样长时间的一个学习,很多学生还是在英语写作当中留有浓重的中国式英语的影子。笔者试从母语负迁移理论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外语写作中由于该理论引发的现象,并试图找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很多企业或者公司因此进行了不少英语团训等活动。在笔者英语团训的过程当中,发现不少英语学习者存在很多由于母语的问题导致的英语学习上的负面问题。结合着母语的负迁移理论,笔者试从语音和词汇方面分析关于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并试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Schumann的文化适应论与其他学者的相关语言迁移理论来分析中国学生母语文化负迁移对EFL学习的干预,涉及语音、用词、句式、语篇等方面。通过该研究,以期有利于中国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7.
下文就母语迁移的相关理论阐述作为总起,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就初中生英语写作中负迁移现象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阐述了母语迁移研究的局限。希望能为广大初中生英语写作中负迁移现象的改善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对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基础上,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迁移产生的根源。对母语模因和目的语模因的深层共享性与模因的标记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模因与母语迁移产生的关系,体现了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消防院校学员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思维干扰,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就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汉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用汉语进行思维、提高其使用英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受到学习者的年龄、心理态势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也受母语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目的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最为显著的因素。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正迁移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负迁移则妨碍第二语言的学习。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母语表达习惯和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就是逐渐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目的语表达和思维习惯的过程。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母语的正迁移,即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母语的正负迁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层面分析母语迁移的类型和规律,并用认知构式语法解释母语迁移现象的认知机制,力求分析英语专业学习者母语迁移的现状,并规避母语干扰,减少中介语错误以便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式英语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中英文化及思维不同,且受母语——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畸形英语。文章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案列的探讨,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消除中式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赋予了各民族语言不同的内涵,并制约着各自使用语言的独特方式.本文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探讨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表达和使用的影响,以及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利用英汉思维方式对比指导学生的语言写作,以期能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为减少母语负迁移提供一些理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分析英语在德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笔者认为在德语教学中有目地的使用英语,发挥英语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德语习得者更快地、更有效地学习德语。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较多,英语思维训练较少。简单地说,英语思维就是用英语思考,是相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作为母语的人在交际时运用其母语进行思维,再通过翻译法把思维的结果译成英语再传达给对方的思维而言的。更何况,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擅于及时总结英语中常见的短语搭配,以便培养学生英语的思维能力。名词attention很少单独使用。可是它与动词的搭配上却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律不同,熟练掌握中文发音规律的学习者在学习英文发音时,会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产生负迁移效应。如果能找出中、英文两种发音规律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就能在原有的母语认知结构基础之上,对英文学习产生正迁移作用,英文发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比中文和英文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学习英文发音时将中英文的音节、重轻音、音调进行转换,降低中英文发音转换的难度,使学习者的英文发音标准化,最终摆脱掉"中式英文"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把旧有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新的学习,其中起到消极阻碍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常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交流等层面上。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策略和办法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母语干扰研究是国内外迁移研究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组成部分。作者提出应多层面、多角度看待母语干扰现象。从语言层面看,存在着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的对立: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一种习惯形成,有些干扰是显性的,也有些是隐性的;心灵主义则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一个假设检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目标语知识体系,他在目标语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借用”母语知识完成交际任务;从非语言层面看,由于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在母语思维与目标语思维趋异时,母语干扰就必然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且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必要性。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重在强调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却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这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不仅会阻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因此,让英语学习者充分认识和理解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高。鉴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整体水平的变化,新时代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英语学习十分高效的学习场所,对于培养英语人才的听说读写能力至关重要。英语教学由传统通识英语转向学术英语是必然趋势。而依托式教学这种模式正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是将语言与学科结合起来,并将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使用语言这门工具来达到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