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养殖海蜇具有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病害少、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吸引众多养殖户进入该项产业。为使海蜇养殖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笔者依据两年来辽宁省丹东地区生产经验,总结出池塘养殖海蜇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一、池塘准备及选择适宜套养品种,提高回捕率。 养殖海蜇应选择在进、排水条件较好,水深1.5m~2.0m,且面积大的池塘为好。野杂鱼、蟹类是海蜇的主要敌害,放苗前必须将其杀灭,并安装60目~80目的进水网以防止鱼卵进入池内。排水网要采用围网方式并配有大、小两种网目,供养殖中、后期更换,以防止排水时海蜇随水流失。池…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海蜇人工养殖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回捕率低、商品规格小、幼蜇投放密度不准确、水质管理不规范等,笔者通过近两年来对海蜇人工养殖现场进行的跟踪服务,就其养殖技术做如下探讨,以供参考。 一、关于确定海蜇人工养殖模式 根据养殖水体的类型和水源条件等,从业者首先应确定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好虾池资源,大力推广海蜇高产养殖技术,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在东港地区五年虾池养殖海蜇的基础上,做了海蜇虾池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整理出海蜇虾池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海蜇养殖池选择1.水源与水质养殖池应靠近海水源,进  相似文献   

4.
海蜇属腔肠动物门,以前主要靠海洋捕捞获得。近年来自然海蜇产量下降,蜇价上扬,群众自发开展海蜇养殖,开始是纳潮纳入自然蜇苗养殖,以后又利用人工育苗进行全人工养殖。2002年,辽宁、山东、江苏都有相当面积池塘养殖海蜇。但海蜇养殖是新生事物,养殖技术尚未发展完备,所以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养殖池塘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有些养殖者盲目跟进,养  相似文献   

5.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尚不成熟,但海蜇价格较高,且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进行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不很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年~2004年连续2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利用虾池精养海蜇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蜇是辽东湾的主要渔业产品,由于近几年违捕,质量下降,产量剧减,针对这一情况,在2002年辽宁大洼县养虾的虾农利用旧虾池人工养殖海蜇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个虾池产海蜇1.8×104kg,产值10万元,效益7500元/hm2,这一成功实例,为利用旧虾塘进行人工养殖海蜇奠定了基础,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蜇是一种大型水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海蜇的人工养殖蓬勃发展,2003年,东营区海洋与渔业局利用新开发的池塘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养殖池条件1.水源 养殖用水为无污染、饵料生物丰富的自然海水。2.海蜇池 养殖池为2002年冬季新开发的池塘,面积共计200亩,池深2.5m~3.0m,养殖水深2.0m~2.5m,软泥底质,池坡较陡,池塘两端设有进、排水闸。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消毒 用漂白粉30ppm~50ppm进行全池泼洒消毒。2.注水 池塘消毒后,在进、排水口各设置40目~60目的围网进行注水。三、苗种放…  相似文献   

8.
海蜇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养殖技术还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生产中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回捕率低,产量低而不稳的现象。如何使海蜇养殖稳产高产,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近2年来在养殖生产中积累的最新经验,将海蜇高产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安国 《中国水产》2012,(12):67-68
海蜇是一种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从北部的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水域都有海蜇分布.海蜇的营养十分丰富,还含有很多铁、钙、磷和大量维生素.海蜇通常加工成海蜇皮和海蜇头,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食品.海蜇养殖业具有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在辽宁丹东、锦州等沿海地区海蜇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成功率高,经济效益好.2008年~2010年,笔者与丹东海蜇养殖户一起在锦州大有农场利用改造的虾池进行海蜇养殖,养殖效果较好,现将相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蜇是南通地区传统的海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量一直较大。随着捕捞量的下降,发展海蜇的人工养殖成为必然趋势。南通地区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海蜇养殖提供了必要条件。南通海区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底质等水文因素,能够满足海蜇生长的要求。本地区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在借鉴外地区成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池塘、港塭、大棚、围网等多种形式的海蜇养殖,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增加海蜇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