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水温28.0℃时,在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与体长及溶氧水平的关系,测定了6种体长(2.02~8.67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具有与河口水虾养殖的特点。其瞬时耗氧速率(V,mg/g·h)随时间(t,h)的延长与水体溶氧量(DO,mg/L)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虾体长(L,cm)增长而降低,耗氧量却与体长呈正相关。当体长L=6.31cm时,淡水和河口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具有相同的瞬时耗氧速率。体长L〈6.31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大于河口水养殖。L〉6.31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小于河水养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窒息点随个体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土塘淡水养殖技术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纳滨对虾是淡水养殖的新宠。本文总结了在明光市潘集镇土塘利用女山湖水系成功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技术模式,并对养殖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内陆水域凡纳滨对虾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淡化养殖试验,探讨了室内外养殖池水质变化及溶氧收支特点.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室内池NO2--N平均值为0.342 mg/L、NO3--N为11.976 mg/L,极限著高于室外池(0.205、0.287 mg/L,P<0.01),pH值(8.13)和NH3-Nm(0.053 mg/L)则极显著低于室外池(8.93、0.216 mg/L,P<0.01),室内、外池的DO(6.64、6.60 mg/L)和CODMn(17.30、17.83 mg/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控制在对虾合适生长范围.室内、外试验池溶氧收支特点:室外池溶氧收大于支,水柱水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室内池机械增氧能满足耗氧需求,虾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6.
凡纳滨对虾室内高密度封闭式淡化养殖耗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室内集约化养虾技术与合理调控养殖池水环境,对凡纳滨对虾采用室内高密度封闭式淡化养殖试验,研究了室内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各耗氧因子的耗氧量.结果表明,虾呼吸耗氧量最大,占总耗氧量的64.3%,水柱呼吸耗氧量其次,为35.7%,水柱总耗氧量随养殖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大.虾池主要由机械增氧可满足其耗氧需求.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LitnpenaeusVannamei),又称白肢虾(White la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过去曾译为凡纳对虾,为热带型种类。该虾生长迅速,抗环境变化和病毒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目前国内外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3],对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也有报道[4]。试验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水体的溶氧水平和盐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虾的饲养管理和虾苗运输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和海水盐度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南美白对虾(LitnpenaeusVannamei),又称白肢虾(White la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过去曾译为凡纳对虾,为热带型种类。该虾生长迅速,抗环境变化和病毒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目前国内外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3],对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也有报道[4]。试验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水体的溶氧水平和盐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虾的饲养管理和虾苗运输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珠三角地区1年3茬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主要技术,包括养殖时间安排、池塘设施、水质要求、清塘消毒和水体培肥、投放虾苗、池塘养殖、越冬管理和收获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是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物种.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量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课题.综合现有关于凡纳滨对虾营养学的研究,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生物和矿物质几个方面出发,分析凡纳滨对虾生长的营养需求.对凡纳滨对虾营养需求的分析能够为改善和控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营养物的消化利用率,从而进一步研究凡纳滨对虾生长所需的最佳营养素配比、构建营养更加均衡的饲料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5种温度(14 、17、 20、 24和29℃)下,白条锦蛇的耗氧量及耗氧率.结果表明:在这5种温度条件下,白条锦蛇的耗氧量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而白条锦蛇的耗氧率则刚好相反,随体质量的增加耗氧率反而减小; 另外,白条锦蛇的耗氧量、耗氧率与温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在14~29℃白条锦蛇的耗氧量、耗氧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得出耗氧量x0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0=-25.25+3.51t,耗氧率Q0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Q0=-230.25+27.14t.白条锦蛇的耗氧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说明白条锦蛇的新陈代谢率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在14~29℃白条锦蛇的新陈代谢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加快.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水式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对7种不同规格黄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对黄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温度和体质量的综合效应对这2个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黄鳝的耗氧率(OR)与体质量(W)呈显著的幂函数回归关系OR=aWb。在15~35℃范围内,黄鳝的标准代谢耗氧率变化范围为6~75 mg/(kg·h),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黄鳝的排氨率变化范围为0.31~6.34 mg/(kg·h),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 ~ 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OR=aW-b和NR=c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488 ~0.874,平均值为0.620;a的取值范围为0.362 ~1.371;d的取值范围为0.454 ~0.747,平均值为0.591;c的取值范围为44.678 ~121.158.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OR =c1ed1T表示,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2℃时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32℃时,耗氧率下降.在16 ~36℃时,尖紫蛤的排氨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多项式NR=-c2 +d2T-d3T2表示,在28℃时排氨率达到峰值.尖紫蛤呼吸Q10值的范围为0.547~3.660,排泄Q10值的范围为0.235~2.515,水温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显著.尖紫蛤的呼吸氧原子数与排出的氨态氮原子之比O∶N值的范围为4.312 ~21.874,各种规格的尖紫蛤O∶N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实验根据白甲鱼鱼体的大小和鱼的数量,分别采用了封闭静水式和封闭流水式2种实验装置测得了该鱼的耗氧率与窒息点,为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了数据参考.结果表日月:封闭流水条件下白甲鱼的耗氧率随着时间变化,早晨9:00耗氧率最低,下午15:00达到最大,耗氧率平均为0.72 mg/g·h;分别对体质量为0.86,1.93,12.3 g的白甲鱼在静水条件下的耗氧率进行了测定,其耗氧率分别为(0.690±0.011),(0.710±0.014),(0.596±0.028)mg/g·h.随着体质量规格的增大,耗氧量逐渐升高,耗氧率逐渐减小.窒息点平均为(1.136±0.036)mg/g·h.白甲鱼窒息点比大多数鱼类的窒息点都要高,所以在人工养殖或运输时,养殖与运输密度应该低于一般家养鱼类.  相似文献   

15.
张硌  周文宗  李洪涛  高红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64-1664,1667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食物平衡法研究不同溶解氧条件下的黄鳝最大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在10 d的试验期间,在水温相同(23±1)℃条件下,随着水底溶解氧含量(1.7~8.2 mg/L)的显著下降,黄鳝最大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呈下降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6.
拉氏鱼岁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呼吸室法测定了体质量分别为(3.75±0.50),(8.35±0.47),(13.70±0.33)g的拉氏鱼岁在不同水温(10,15,20,25℃)下耗氧率、耗氧量,并测定了体质量分别为(3.71±0.15),(8.47±0.21),(13.65±0.23)g拉氏鱼岁溶解氧临界窒息点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水温时,拉氏鱼岁的耗氧率(Y')与体质量(W)呈负相关,耗氧量(Y)与鱼体质量(W)呈正相关,溶解氧临界窒息点(Y″)与鱼体质量(W)呈显著负相关。相同体质量,10℃与15℃、20℃、25℃间耗氧率和耗氧量差异均显著,15℃、20℃、25℃3个温度之间耗氧率与耗氧量差异均不显著。体质量(3.71±0.15)g,10℃与15℃、20℃、25℃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显著,15℃、20℃、25℃之间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不显著;体质量(8.47±0.21)g,10℃与15℃、20℃、25℃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显著,15℃与20℃、25℃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显著,20℃、25℃2个温度组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不显著;体质量(13.65±0.23)g,相邻2温度组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不显著,相间2温度组溶解氧临界窒息点差异显著。拉氏鱼岁的耗氧率存在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高峰时段分别出现在06:00~09:00和18:00~22:00。拉氏鱼岁溶解氧临界窒息点为(0.27±0.05)~(0.55±0.05)mg/L,表明其耐低氧能力较强,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在生产上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相似文献   

17.
单养和混养模式下三角帆蚌养殖池昼夜塘溶氧波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养和鱼、蚌混养两种模式下研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夏、秋两季的昼夜溶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试验养殖池昼夜溶氧波动范围在4.18~20.92mg/L;最大波动幅度16.74mg/L;总体溶氧值偏高,表、底溶氧差别不明显,夏季波动幅度较大。单养池塘的波动幅度大于混养。尽管单养投蚌饲料模式下池水叶绿素和净初级生产力较高,但蚌的生长混养依然优于单养。而且混养模式下,有利于降低水体的CODMn。  相似文献   

18.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2~8℃),将初始平均体质量(275.5±33.9)g的花羔红点鲑饥饿处理0(对照组),5,10,15,20 d,再投喂饵料,然后再饱食15 d,研究短期饥饿胁迫对花羔红点鲑生长率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和再投喂对花羔红点鲑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随饥饿时间延长,花羔红点鲑的体质量不断下降,体质量损失率逐渐加大,各处理组(0,5,10,15,20 d)体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3.59%,7.06%,7.61%,9.92%。花羔红点鲑在继饥饿后再投喂,其体质量逐渐增加,体质量增长率随饥饿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各处理组(0,5,10,15,20 d)体质量增长率分别为5.25%,11.10%,12.81%,17.93%,19.13%。花羔红点鲑继饥饿后再投喂,通过对各处理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效率(FCE)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5 d,10 d组的特定生长率要高于对照组(0 d),但差异不显著(P>0.05),15 d,20 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5 d组摄食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 d,20 d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15 d组的摄食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饥饿时间延长,各处理组饲料效率不断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花羔红点鲑耗氧率影响显著。花羔红点鲑的代谢率(耗氧率)出现阶段性变化,在饥饿状态下,前期(0~10 d)耗氧率下降速度较快,由217.7 mg/(kg.h)降至157.9 mg/(kg.h),而后期(10~20 d)下降速度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对照组耗氧率明显要高于饥饿组,其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再投喂后,花羔红点鲑的代谢率上升,饥饿20 d以内的鱼经过10 d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生长状况,为人工养殖中推测饵料投放量和估算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实地测得的广东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与体重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广东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体长与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W=11.157L-58.1,曲线回归方程为W=0.149 9L~(2.561 4)(P<0.01)。[结论]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属于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