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农科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是一项集学校、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全方位系统工程,面对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精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各项政策变化,毕业生就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必须认真调研、仔细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与果,将培养与就业相结合,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农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农科创新人才,是关系到振兴我国农业经济、实现跨世纪的农业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问题。为加强农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对影响农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更新教育观念、建设创新性的高校文化、大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创新性的科研实践活动等4个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农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对涉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兴趣不足、专业认同不强、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分析不同层面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旨在探讨通过高度重视主流引导、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加快提升学生认知等方式,多方合力,不断提升农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新农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农科大学生除具备一般的创业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原始创新能力及研究和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新技术的能力。农科院校应开展创业教育,举行“校园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增加对创业教育的投入,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提升农科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其中尤以农科大学生创业问题更受关注。提升创业竞争力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农业院校应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优化农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农科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实现提升农科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周静鹏 《河南农业》2022,(24):19-20
自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以来,我国一直大力投入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拥有丰富农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农科大学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臂膀。通过对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及能力提升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更好实现农科大学生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发展态势,指出了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的优势和不足。对农科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不断加强农科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雅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405-2408
加强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3个方面的意义,即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核心发展力,提升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我国“三农”科学发展的步伐.研究中发现,目前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主体客体化、教育内容狭隘化等突出问题,据此,要通过“四个结合”,即以个性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塑造创新素质,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巩固专业思想,以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培养机制,以先行先试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建立长效工程.  相似文献   

9.
对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环境条件、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科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和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三四五六”培养模式,即“三结合、四同步、五结构、六主线”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在分析了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农业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林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明确了农林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在实施途径方面,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人文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保健品质改良的若干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些农产品为例 ,阐述了农产品保健品质的若干研究动态 ,并就采用遗传育种的方法改良农产品品质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农业教育与农业及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借鉴生产与生产力要素、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等基本观点,分析西部地区农业与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农业教育的现状、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花卉和树木,既能有效提高生产量,又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农业废弃物对兰花生长的影响,本文以泥炭土、火山石、树皮作为兰花培育的单一基质,以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火山石、松树皮、珍珠岩等制成混合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兰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比单一基质更适合兰花生长。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水稻秸秆和菌渣作为兰花栽培基质,既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又可以节约兰花的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地方志记载的分析表明:川、鄂、陕、甘交界的山区是马铃薯的最早输入地和栽培区,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传播形成西南马铃薯主产区;从马铃薯名称的演变可说明中国马铃薯栽培走向成熟的过程,及以晋北为中心的华北马铃薯主产区和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形成;论证了台湾和闽粤沿海不是中国马铃薯最早或较早输入地的观点;讨论了研究中国马铃薯栽培史存在的3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农用酵素对沙土、酸性土及盐碱土进行为期30 d的短期改良,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对农用酵素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沙土,农用酵素可使其pH由9.63降至6.42,有机质含量提高8倍,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也均有所提升,农用酵素中的有益微生物(LactobacillusAcetobacter)成为土壤优势细菌菌群,同时显著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对于酸性土,农用酵素对其pH影响不大,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增加,酵素中有益微生物可在酸性土中有效定殖;对于盐碱土,农用酵素可有效降低其pH(由10.37降至7.77),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施用农用酵素后土壤中Acetobacter、Kocuria、PlanococcusAlk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较高,从而抑制了土壤病原真菌的生长。未来农用酵素可针对不同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品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指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皖北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皖北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改善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滞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生源质量较差、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培养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今后应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培养特色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推行“团块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