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污水源分离菌株Bt BRC-WLY1为供试菌,以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单因素实验优化发酵条件,并探讨补麦芽糖、预处理后的新鲜啤酒酵母液(下称酵母液)和KH2PO4的不同补料成分和补料时间对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7.5~8.0、装液量80 mL、发酵温度30 ℃、接种量5%。最佳补料方式为发酵8 h,加入10%的酵母液,与未补料对比,芽胞数、晶体干重、生产强度和单位糖产量分别提高了8、1.78、0.98、3.07倍。  相似文献   

2.
从海南洋浦近海分离到1株产植酸酶的酵母菌株,经鉴定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豌豆粉浓度、硫酸铵浓度和初始pH对酶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3个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豌豆粉1.0%,葡萄糖2.0%,硫酸铵1.7%,氯化钠1.0%,初始pH 5.2,培养72 h,植酸酶产量达到727.5 U/mL。  相似文献   

3.
将奥默柯达酵母(Kodamaea ohmeri)植酸酶基因phy1构建到巴斯德毕赤表达载体pPICZαA中,转入到受体菌X-33中,成功实现了奥默柯达酵母植酸酶基因phy1的分泌表达。利用BMMY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甲醇诱导3 d后,重组酶产量达到最高,为6 290 U/mL,SDS-PAGE显示重组酶的大小约为62 ku。通过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重组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较广泛的pH适用范围,其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5.0。  相似文献   

4.
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是一类主要催化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酶,具有耐热性高和 pH 适用范围宽等优点.利用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sbp,通过氯化锂化学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入毕赤酵母GS115中,并在甲醇诱导下进行表达.利用SDS-PAGE法和愈创木酚法测定了重组菌株的SBP表达活性.结果显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了分子量约为40 KD的SBP蛋白,同时发酵24 h后SBP表达活性开始迅速增高,发酵72 h SBP表达活性达到最大,并筛选出表达活性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冠腐病菌半裸镰刀菌F4(Fusariumsemitectum)为测试菌株,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68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是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可满足拮抗细菌的营养要求;培养基初始pH、振荡培养时间、菌龄、温度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的影响,初始pH7.0、菌龄3d、28℃振荡培养48h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茶树中分离到一株相对较高谷氨酸脱酸酶活力的内生真菌菌株CSN-4,对该菌株产谷氨酸脱羧酶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以YPD为基础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为每200 m L的发酵培养基:乳糖5 g,酵母膏1.6 g,蛋白胨5.4 g,NH4NO3 2 g,KH2PO4 0.9 g,Mg SO4 0.4 g,谷氨酸钠1 g。发酵条件为:装液量40 m L,转速180 rpm,p H值6.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2 h。葡萄糖,酵母膏,KH2PO4为3个最显著因素。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谷氨酸脱羧酶酶活力达到98.63 U/m L,是优化前的2.26倍。单因素和响应面结合的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产酶条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酶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BC)产量,研究4种酵母菌在NCW、PDB、YPD和BS等4种不同培养基中的发酵液对Gluconacetobacter europaeus Y9 BC产量的影响,并与新鲜椰子水和自然发酵椰子水发酵生产BC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YPD培养基制成的4种酵母菌发酵液中BC产量都是最高的,其中活性干酵母贝酵母、面包酵母和自行分离筛选的野生酵母威克克鲁维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生产的BC产量分别为6.91、5.53、6.15、4.67 g/L,都显著高于以新鲜椰子水发酵合成的BC产量,贝酵母和威克克鲁维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对BC产量影响不同,可能高于或者是接近自然发酵椰子水中的BC产量。推测酵母菌发酵液促进BC合成的原因不仅由于产生了合适浓度的乙醇,应该还与酵母菌产生了其他代谢产物,并且提供了良好的缓冲能力等有关。另一方面,筛自自然发酵椰子水的、野生的威克克鲁维酵母在任何培养基中培养后BC产量都较高,推测该菌株可能是新鲜椰子水经自然发酵后能使BC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重要贡献菌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葡聚糖是制糖工业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危害物,当糖汁中葡聚糖浓度较高时,会影响到过滤、蒸发、结晶和分蜜等工段,而且会增加废蜜的糖分损失、降低提糖率,从而给制糖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α-葡聚糖酶,通过酶解作用将葡聚糖降解成小分子糖类,从而解决过滤等生产问题。本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pH值、温度、反应时间和葡聚糖酶浓度4个因素对葡聚糖的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在甜菜制糖中α-葡聚糖酶去除葡聚糖的最佳应用条件。结果表明,当葡聚糖浓度在1 g/kg以下时,α-葡聚糖酶的最优作用浓度为5 mg/kg,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最优pH值范围为5.0~7.0,有效作用时间为5~10 min。本研究有效解决了工厂葡聚糖浓度升高、中间汁过滤困难的生产难题,保障了低品质甜菜的正常加工,对甜菜糖的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最佳产酶条件,通过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木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氮源(牛肉膏、蛋白胨、大豆蛋白胨、酵母膏、硫酸铵),碳氮浓度比和无机离子组成的培养基发酵,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纳豆激酶的活性.得到纳豆激酶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5%蛋白胨,1.5%麦芽糖,0.05%硫酸镁,0.2%氯化钙,0.2%磷酸二氢钠和0.1%磷酸氢二钠;碳氮浓度比为1:1.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黄曲霉毒素单链抗体制备成本,提高单链抗体表达活性,利用获得的含抗黄曲霉毒素scFv基因的重组质粒pCANTAB 5E-scFv1A7,克隆出了scFv基因片段,并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scFv1A7,利用SacⅠ酶将重组载体线性化后插入到毕赤酵母X-33染色体基因组中,构建了pPICZαA-scFv1A7 X-33重组酵母,用0.8%甲醇诱导其分泌表达成功。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到该scFv对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率(IC50)值为4.5ng/m L,表明重组酵母表达产物scFv具有很好的抗原结合活性,可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米曲霉40214菌株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添加葡萄糖8.0%,酵母粉4.0%,Na2HPO40.10%;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96 h,加水量60.0%,经过优化后酶活性提高了1.75倍,达到2 845.68 U/mL,实验为进一步提高米曲霉40214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发酵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银耳菌株Tr0040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以单因子试验为基础,确定了在液体发酵培养基关键因子葡萄糖、蛋白胨、MgS04.7H20、VBl浓度对芽孢产量影响的最适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方:1L培养基中葡萄糖33.91g:蛋白胨8.29g,MgS04.7H202-812,VB114.43m2,KH,PO,0.5g。  相似文献   

13.
橘林油脂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橘林油脂酵母(Lipomyces kononenkoae CICC1714)为实验材料,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条件为:氮源为硫酸铵,碳源为葡萄糖,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初始pH值为7.0,最适碳氮比为99。优化后批次发酵的生物量为7.01g/L,油脂含量15.91%,油脂产量1.12g/L。经半连续发酵后最终的生物量为24.13g/L,油脂产量为3.06g/L。  相似文献   

14.
木薯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根富含淀粉。解析木薯块根淀粉合成调控机理将有助于木薯高产、高淀粉分子改良。AGPase由大亚基和小亚基构成,催化1-磷酸葡萄糖和ATP形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和焦磷酸,其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为淀粉生物合成的底物。AGPase酶是植物淀粉合成的限速酶,提高AGPase酶活性,有利于作物淀粉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木薯MeAGPS1a基因编码的小亚基是AGPase的催化中心,前期研究表明生长素响应因子MeSAUR1作为转录因子正调控MeAGPS1a基因表达,酵母双杂交筛选木薯cDNA文库显示钙调素类似蛋白(CaM-like, CML)成员MeCML24为MeSAUR1的候选互作蛋白。为了确定MeCML24和MeSAUR1的互作关系,本研究从‘SC8’木薯品种基因组克隆了MeCML24基因,该基因的CDS区长度为492 bp,编码163个氨基酸。MeCML24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理论等电点pI值4.38,属于亲水性蛋白,α-螺旋占52.76%,无规则卷曲占30.06%,β-转角结构占11.04%。构建酵母双杂交载体BD-MeCML24,自激活实验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浓度长枝木霉菌株悬浮液处理玉米种子,研究长枝木霉菌株GAAS L3-1-0.8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10~6CFU/m L处理对玉米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呈显著差异(P0.05),有明显促生作用。菌株GAAS L3-1-0.8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菌丝最适宜扩展温度为25℃~30℃,最适产孢温度为25℃;菌落在p H值为5.0~10.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菌丝最适扩展的pH值为6.0~9.0,产孢最适酸碱度为6.0~7.0;营养生长较好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最适宜菌丝扩展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在含有葡萄糖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营养生长和产孢量最适氮源为酵母膏;24 h黑暗条件下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6.
外源添加肌醇对大麦发芽过程中一些水解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肌醇对大麦发芽的影响,研究了浸麦阶段添加肌醇对大麦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植酸酶、β-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对麦芽部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外源添加肌醇能提高发芽过程中水解酶的活力,α-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植酸酶、β-葡聚糖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38.1%、7.0%、12.3%、68.9%、20.5%;浊度降低63.2%,β-葡聚糖降低17.5%,库尔巴哈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编码水稻瘤矮病毒P3、P7、P8、Pn9、Pn10、Pn11、Pn12的S3,S7,S8,S9,S10,S11和S12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和pGADT7中,转化AH109酵母细胞,结果显示:除pGBK-S10转化子可以在SD/-Trp和SD/-His营养缺陷固体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外,其它转化子均只能在SD/-Trp或SD/-Leu营养缺陷固体培养基上正常生长.通过α-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揭示,除pGBK-S10可以在SD/-Trp/X-α-Gal平板上生长并变蓝外,其它均不变蓝.结果证实:RGDV Pn10在酵母细胞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融合GAL4的RGDV Pn10蛋白可以在酵母细胞内激活HIS3和MEL1报告基因的表达.暗示该蛋白可能在病毒的侵染和复制过程中参与调控病毒或寄主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8.
大豆PM2蛋白(LEA3)表达可提高酵母重组子的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冉辉  刘昀  郑易之 《大豆科学》2007,26(4):467-472
大豆PM2蛋白属LEA3(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group3)蛋白.本实验以含大豆PM2基因的重组载体pET28a/PM2为模板,PCR法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YES2/PM2,并转化酵母细胞得到重组菌INV/PM2.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INV/PM2重组菌可被诱导表达分子量约为50 kDa的蛋白条带,与目的蛋白的理论分子量(50 kDa)接近.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对酵母重组子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鉴定.分别测定未转基因重组菌INV/pYES2和转PM2基因的重组菌烈V/PM2在无胁迫、和含1.8 mol/LNaCl、2 mol/L山梨糖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大豆PM2蛋白的表达对酵母正常生长没有影响.在含高盐的培养基里,转PM2基因酵母INV/PM2的延滞期短于对照菌.这表明PM2蛋白的表达可以提高酵母细胞的耐盐能力.但是在含山梨糖的高渗培养基里,两种菌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5株海洋酵母的鉴定及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洋浦近海分离到5株海洋酵母,利用生理生化结合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红酵母(Rhodotorula sp.)、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耐盐性分析表明,在NaCl浓度为3%时,5株酵母的生长均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实验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考察它对结薯的影响,实验证明赤霉素能显著降低微型薯的产量。通过对微型薯α-淀粉酶活性分析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α-淀粉酶活性。微型薯的产量与α-淀粉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赤霉素的浓度与α-淀粉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