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哈茨木霉T28在干旱和NaCl胁迫条件下的响应,为开发耐旱、耐盐的木霉菌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林木病理学、菌物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从以色列引进的哈茨木霉菌株T28进行干旱和盐胁迫试验,从生长和营养代谢的角度对其抗逆性进行一系列研究。[结果]T28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的环境中,其生长速率几乎不受影响。在NaCl胁迫条件下,木霉菌株生长和营养代谢与盐的浓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当NaCl浓度≤0.4 mol/L时,木霉菌株生长和碳、磷利用率受抑制程度均较低,表现为较强的耐盐性。[结论]可为适合干旱和高盐环境的木霉菌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NaCl和NaHCO3按同比例混合,模拟4种不同浓度,研究盐碱混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混合胁迫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增加了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0mmol/L NaCl+30mmol/L NaHCO3浓度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当处理浓度大于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时,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浓度升高至90mmol/L NaCl+90mmol/L NaHCO3后,黄瓜植株膜系统已受到破坏,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损伤,且随浓度的升高,黄瓜植株受伤害越严重。可以得出,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是黄瓜在盐碱混合胁迫下生长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2):20-24
对种子萌发期筛选的2个抗盐碱油用向日葵品种YK09、YK31和2个敏盐碱油用向日葵品种YK14、YK28,于苗期进行75 mmol/L、150 mmol/L、225 mmol/L的混合盐碱胁迫处理,以不加盐碱的品种为对照,检测生长和水分含量指标,分析盐碱胁迫对不同抗性油用向日葵品种生长及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盐碱油用向日葵品种YK09和YK31在150mmol/L盐碱处理下生长最好,敏盐碱油用向日葵品种YK14和YK28则在75 mmol/L盐碱处理下生长最旺盛,对地下部分的作用效果强于地上部分;4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含水量均以75 mmol/L盐碱处理最高;4个油用向日葵品种在225mmol/L盐碱胁迫下抑制作用明显,表现为生长量和含水量降低、根冠比变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规模化生产路径,以葡萄糖、蛋白胨及无机盐为固体基础培养基,研究碳量(8~24 g?L‐1)和C/N(10∶1~100∶1)对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除B72菌株外,其余菌株在C/N为10∶1的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的生长.B76菌株在碳量为24 g?L‐1,B70、B246和B252菌株在碳量为16 g?L‐1时,菌丝生长最旺盛.碳量为24 g?L‐1、C/N为20∶1的营养条件,最适宜B72菌株的生长.适宜B72和B76菌株的产孢条件均为碳量24 g?L‐1、C/N20∶1;B70、B246和B252菌株的最适产孢条件分别为碳量24 g?L‐1、C/N40∶1,碳量8 g?L‐1、C/N10∶1和碳量16 g?L‐1、C/N60∶1.培养基中C/N对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孢子形成影响作用高于碳量,低C/N营养条件利于多数菌株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砂种子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萌发行为。【方法】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的物质的量比配制成pH分别为6.26,8.45,9.09,9.93和10.73的混合盐溶液,在每个pH下又设置盐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和400mmol/L,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pH=7.08),比较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红砂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1)红砂种子在蒸馏水和低盐浓度(50,100,200mmol/L)下萌发迅速而集中,在高盐浓度(300和400mmol/L)下萌发迟缓;在蒸馏水和50mmol/L盐溶液中,红砂种子均在第4天开始萌发,随着盐浓度增大红砂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逐渐延迟。(2)红砂种子在蒸馏水中初始萌发率最高(92%);在pH为6.26~10.73时,50,100,200mmol/L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弱,初始萌发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300,400mmol/L盐碱胁迫显著抑制红砂种子萌发。(3)盐浓度是影响红砂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pH值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次之。(4)红砂种子在400mmol/L盐碱条件下可长时间(40d)保持萌发潜力,一旦抑制条件解除,短时间内(1~2d)即可恢复萌发。(5)红砂种子在蒸馏水中萌发形成的幼苗初生根长和胚轴长显著高于混合盐碱胁迫组;同一pH值下随着盐浓度逐渐增大或同一盐浓度下随着pH值逐渐增大,红砂幼苗初生根和胚轴受抑制程度均逐渐增大。【结论】混合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T)调控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生长的生理机制,寻求藜麦生产过程中利用褪黑素来强化藜麦耐盐碱性的有效措施,以藜麦品种陇藜3号(盐碱敏感)和陇藜4号(耐盐碱)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75、150、300μmol/L)MT浸种对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显著抑制了藜麦形态生长、使得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除75μmol/L MT处理中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各浓度MT浸种均可显著促进混合盐碱胁迫下2个品种藜麦地上部及根系形态发育、生物量积累、缓解叶绿素降解、提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在300μmol/L MT浸种处理下,陇藜3号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较MT0分别增加了60.14%、18.72%、54.15%、48.27%;在150μmol/L MT浸种处理下陇藜4号上述各指标达到峰值,相较于MT0分别增加了32.79%、12.36%、50.34%和38.94%。本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造成的伤害,其...  相似文献   

7.
利用碱性盐NaHCO3(50~300 mmol/L)对桧柽柳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NaHCO3对桧柽柳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桧柽柳不能抵抗较长时间200 mmol/L以上NaHCO3的重度盐胁迫;但桧柽柳在50、100 mmol/L NaHCO3的盐胁迫下能长时间较好地生长,说明...  相似文献   

8.
对分离于甘肃省民勤县的6株木霉菌进行耐盐性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NaCl 浓度(0 to 150 mmol/L) 增加显著降低6株木霉菌(TG1 to TG6) 的菌落直径。与其他5株木霉菌相比,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菌株TG1具有较强耐盐性。当NaCl浓度为 50 mmol/L 时,培养2 d后菌株TG1产孢量和菌落直径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其孢子萌发率增加10.59%。菌株TG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正面呈暗绿色,菌落背面呈暗黄色,分生孢子球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梗直角分枝,结合其形态特征将菌株TG1鉴定为T.longibrachiatum。构建菌株TG1的TEF和IT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TG1的TEF和ITS序列分别与T.longibrachiatum IMI 297702(EU401578.1)和T.longibrachiatum(MT889709.1) 序列相似性为99.22%和100.00%。因此,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菌株TG1鉴定为T.longibrachiatum TG1。与对照相比,菌株 TG1 在 50、100 和 150 mmol/L NaCl 胁迫下产生IAA浓度分别为 1.25、1.35和 1.56 μg/mL,而对照为0.92 μg/mL。同时,在 50、100 和 150 mmol/L NaCl 胁迫下,TG1 菌株ACC脱氨酶活性分别为 0.1、0.16和 0.17 μmol α-ketobutyrate mg/h,而对照为0.09 μmol α-ketobutyrate mg/h。  相似文献   

9.
混合盐碱胁迫对黄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芩对混合盐碱胁迫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以一年生黄芩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将中性盐NaCl、Na2SO4以及碱性盐NaHCO3、Na2 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4种组合,并分别设置50、100、150、200 mmol/L 4个浓度梯度,设蒸馏水对照,研究黄芩幼苗发育过程中不同盐碱胁迫对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CG24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CG24是一株烟草野火病菌拮抗菌,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G24菌株在培养温度32℃初始pH 7.5装液量50mL/150mL和接种量4%的NA培养液中振荡培养28h,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作用最为显著。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影响菌株CG24生长的培养基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酵母膏和氯化钙,对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0g/L酵母膏7.55g/L氯化钙0.72g/L,抑菌圈直径比优化前提高了25.72%,为该菌株以后的扩大培养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穗槐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NaCl、Na2SO4、NaHCO3、Na2CO3按摩尔比1∶1∶0∶0混合,混合盐总浓度分别为15、3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为62.12%、60.00%,略低于蒸馏水对照(63.33%);上述4种盐按9∶1∶1∶9、1∶1∶1∶1混合,对应的混合盐总浓度为120、20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仅为8.38%、7.33%;按9∶1∶1∶9混合,混合盐总浓度为200mmol/L时,胁迫强度超出紫穗槐种子的忍受极限,所有萌发指标均为0。说明紫穗槐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盐碱胁迫抑制紫穗槐种子的萌发,其中高盐高pH值的抑制作用最大。盐胁迫和碱胁迫相互协同,共同影响紫穗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对甜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_溶液可降低甜瓜幼苗的根重,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对甜瓜幼苗冠重的影响变化趋势与根重的变化趋势相类似,可降低甜瓜幼苗的冠重。综上所述,高浓度盐碱胁迫抑制甜瓜幼苗生长,供试种子可以忍耐0.03mol/L的NaHCO_3胁迫。  相似文献   

13.
盐生植物灰绿藜对NaCl和NaHCO3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发新的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方法]以具经济价值的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后植株的日相对生长率(RGR)、丙二醛(MDA)、多种渗调质、抗氧化剂含量变化及几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活力变化,探讨了其对盐碱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性.[结果](1)在0~300 mmol/L,NaCl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300 mmol/L NaHCO3对植株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2)150和300 mmol/L NaCl和NaHCO3处理后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无显著变化;抗氧化剂ASA显著升高.(3)随盐碱处理浓度增加,叶片脯氨酸(Pro)、甜菜碱(BADH)、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其中脯氨酸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HCO3.[结论]植株体内抗氧化剂和渗调质ASA和脯氨酸Pro积累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灰绿藜对高浓度盐碱胁迫耐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不同钠盐胁迫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特性,采用实验室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对中华羊茅种子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钠盐胁迫下,中华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2)当NaC1浓度≤200 mmol/L、NaHCO3≤100 mmol/L、Na2CO3≤50 mmol/L时,中华羊茅种子可正常萌发;当NaCl浓度为300 mmol/L、NaHCO3为150 mmol/L、Na2CO3为100 mmol/L时,种子萌发明显受到抑制;当NaC1浓度为500 mmol/L、NaHCO3为300 mmol/L、Na2CO3为150 mmol/L时,种子不发芽,并且随着3种盐浓度的继续增高,胚芽生长迅速下降,而胚根的生长也呈下降趋势;在NaC1浓度为50 mmol/L时,种子的胚根生长较对照略高.  相似文献   

15.
选出紫晶蜡蘑菌株(Laccaria amethystea-0704;简称L.a.-0704)适宜培养基,在L.a.-0704碳源及氮源营养选择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进行培养基配方优化。得到L.a.-0704菌丝体培养的最佳配方为麦芽浸粉4.1 g/L,尿素1 g/L,蔗糖4.3 g/L,酵母浸膏3.5 g/L,CaCl20.05 g/L,(NH4)2HPO40.25 g/L,NaCl 0.025 g/L,MgSO4.7H2O 0.15 g/L,KH2PO40.5 g/L,FeCl3(w=1%)2 mL/L,VB1100μg/L,水1 000 mL,琼脂粉12 g/L。L.a.-0704营养利用范围广,不仅能利用单糖、低聚糖和无机氮等速效碳、氮源,而且能利用多糖、多元醇和有机氮等长效碳、氮源,L.a.菌丝生长符合Loginstic模型,其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浸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对盐碱复合胁迫下垂丝海棠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能够缓解盐碱复合胁迫对垂丝海棠伤害的最适褪黑素浓度.【方法】以7~8叶龄的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喷施浓度为50、100、200、300、400μmol/L的褪黑素,每株喷施20 mL,每2 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于最后一次喷施的第2天用加盐Hogland营养液(50 mmol/L NaCl与50 mmol/L NaHCO_3按摩尔比1∶1混合)进行浇灌,每株一次性浇灌500 mL,并设置相应对照CK_1(未喷施褪黑素+Hogland营养液),CK_2(未喷施褪黑素+Hogland+盐),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盐碱复合胁迫下垂丝海棠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结果】外源喷施褪黑素可降低盐碱复合胁迫下垂丝海棠叶片相对电导率和C_i浓度的升高趋势;延缓SOD、POD峰值的出现;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_n、G_s、T_r的下降幅度,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以200μmol/L的褪黑素处理效果最佳.胁迫至第9天时,200μmol/L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P_n、G_s、T_r、SOD、POD活性分别比CK_2高80.91%、166.69%、71.30%、110.17%、50.79%、53.02%、90.51%,相对电导率和C_i分别比CK_2低25.05%和31.36%.【结论】褪黑素可有效缓解盐碱复合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抑制盐碱胁迫对植株的渗透胁迫、氧化胁迫、离子毒害,其中以200μmol/L为最适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棉苗盐碱胁迫下的缓解效应,采用1株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P2处理棉花,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盐碱胁迫下棉花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PGPR能缓解棉苗所受的毒害,且随着盐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缓解作用越明显。在10g/L的混合盐碱胁迫下,P2菌株处理后棉花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8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升高69.55%,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升高43.67%,提高棉花的渗透调节能力;丙二醛摩尔浓度下降35.33%,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64.9%,降低胁迫对棉花的伤害;同时,叶片的光合能力、根系活力及根系发育情况也明显优于无菌处理。表明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P2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棉苗的抑制,提高棉苗的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钠盐胁迫对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德兰臭草对不同种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以及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NaCl、Na2CO3、Na2SO4、NaHCO3)4种盐试验,通过对发芽率、萌发指数、相对萌发率、相对盐害率、根长、芽长、地上部分鲜重以及株重的测定,比较不同钠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在4种盐胁迫中,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发芽率相关指标均呈显著下降,NaC1在200 mmol/L时就不再萌发;Na2CO3浓度小于10 mmol/L时,种子萌发和生长均受到促进,20 mmol/L时就不再萌发;NaHCO3在小于10 mmol/L时,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在70 mmol/L时就不再萌发;NaSO4对德兰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小,150 mmol/L时为种子萌发的半致死浓度,在200 mmol/L时种子就不再萌发.[结论]不同盐处理对德兰臭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浓度(NaCl,100、200、300、400 mmol.L-1和NaHCO3,50、100、150、200 mmol.L-1)盐胁迫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幼苗为处理,以不施加盐胁迫的角果碱蓬幼苗为对照,比较不同浓度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对角果碱蓬光合、叶绿素荧光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角果碱蓬幼苗的鲜质量及干质量均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在较低盐碱浓度(≤200 mmol.L-1NaCl或≤100 mmol.L-1NaHCO3)时变化不显著,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显著;胞间CO2摩尔分数变化不明显;初始荧光F0逐渐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II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在较低盐碱浓度下,角果碱蓬幼苗仍可维持光合系统功能,但较高浓度的盐碱胁迫抑制了角果碱蓬幼苗的光合作用,影响了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明确铝(Al)、铅(Pb)及其交互作用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胁迫处理10 d后不同浓度Al、Pb单独及复合胁迫对大麦幼苗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和功能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Al、Pb胁迫处理均在0.05水平显著抑制大麦幼苗生长,表现为根长、株高等生长指标均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胁迫处理导致大麦叶片中SOD、POD活性及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且Al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增加的幅度加大。Al、Pb复合处理时,大麦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及SOD、POD活性和MDA、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相应单一Al处理值。植株生长、SOD、POD活性及MDA含量以200μmol/L Al+150μmol/L Pb处理下变幅最大,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在50μmol/LAl+150μmol/L Pb复合处理时最高。[结论]Al、Pb复合处理引发更严重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