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青海东部胡麻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东部农业区进行胡麻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009—2010年2年间,张亚2号产量均位居第1位,分别比当地品种增产16.57%、5.65%。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初步探讨区域干旱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 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现象的关系,为青海东部高原农业区干旱的发生及干旱程度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59-2005年的海表温度距平指数SSTA(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和南方涛动指数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站点的降水指数,对海表温度距平SSTA和南方涛动指数SOI进行相关性分析,定义出厄尔尼诺(El Ni?o)事件和拉尼娜(La Ni?a)事件;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gard precipitation index),对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海表温度距平SSTA以及南方涛动指数SOI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分析SSTA、SOI和干旱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对1959-2005年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站点SPI指数的计算表明,该区中部和北部地区干旱程度较为严重;用南方涛动指数SOI定义的ENSO现象在滞后2个月时与12个站点的SPI指数有很大的正相关性,且显著性最高;对3个指数的谱分析表明,SSTA的明显周期有3个,SOI的明显周期有5个,其中45个月是两者共有的显著性周期,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的干旱周期较ENSO事件的周期短,但很接近。【结论】El Ni?o事件和La Ni?a事件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干旱的影响基本相同,但在一些特大干旱事件发生时都为El Ni?o事件发生年,相对于La Ni?a事件,El Ni?o事件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干旱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海东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其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使退耕农民得到了实惠,然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和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根据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提出了加快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东部农业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使退耕农民得到了实惠,然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和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根据群众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提出了加快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青海地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小麦需耗水规律和灌溉制度,以指导今后该地区的农田灌溉工作。[方法]对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灌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性状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出苗期到抽穗期,随着小麦的生长,其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逐渐增大,扬花到成熟期日耗水量达到最高,说明该时期是小麦耗水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之后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下降,收割期达到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区域干旱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干旱预警和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气象站点近46年(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并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将基于站点的相对湿润度指数网格化得出区域干旱指标,对其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游程理论提取区域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6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近46年来平均月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减小趋势,干旱呈现出缓解趋势;春季和夏季区域干旱指标呈减小的线性趋势,秋季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增大趋势。与夏季干旱和秋季干旱相比,春季干旱历时长且干旱强度大。【结论】区域干旱指标所反映的干旱情况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实际旱情基本相符,且降雨和蒸发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季节性干旱频发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青海东部农业区1957-2006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干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东部农业区1957-2006年降水量系列进行分析,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量呈现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且存在减少趋势。通过R/S分析,表明降水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但将来的总体趋势与过去的相反,过程具有反持续性。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表现出来的反持续性,说明该区未来降水变化不会持续减少,这将对该区的农业发展极为有利。利用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研究区2004、2005、2006年降水量处于某一区间进行预测,结果较为满意。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于研究区,可以用来预测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降水状态,为农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五叶地锦在青海省东部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在本区种植,生长状况良好。同时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园林应用前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总结提出了青海省东部地区早实核桃在品种与苗木选择、适时栽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越冬防寒、虫害防治等方面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期为该地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16.
双向随机区组设计,系在通常的随机区组设计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可控制试验地两个方向的土壤差异,这种设计的精确度相当于拉丁方设计,但整个试验的小区数目要比拉丁方设计少得多,因此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应贵州生产应用的甘薯新品种(系),对西南地区选育的11个甘薯新品系在贵州遵义进行连续两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黔薯17鲜薯产量2021年、2022年均最高,分别为3 599.58 kg/667m2、2 043.07 kg/667m2;黔薯17商品薯率2021年、2022年分别为76.31%、87.8%;食味评价2021年为89分,2022年为94分,适宜作为鲜食品种推广种植。2021年Z1824-15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4.17%、768.27 kg/667m2;2022年黔薯18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7.30%、547.67 kg/667m2。Z1824-15和黔薯18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为进一步了解艾氟迪(AFD)II型在促进棉花花芽分化、保蕾增铃上的实际应用效果,2012年在棉花花铃期进行了艾氟迪II型与常规生化制剂缩节胺对比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三次重复,共9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3m^2,随机区组排列,棉花花铃期用药两次,第一次在盛花初期(7月30日),第二次在结铃盛期(8月15目),试验各小区不再使用其它生化制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