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携带红火蚁的盆栽花卉和象草的检疫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携带红火蚁盆栽花卉、象草的检疫及其检疫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火腿肠诱集法为主、目测法为辅的方法可对盆栽花卉进行检疫,而蜂蜜诱集法可用于象草的检疫;4.5%高效氯氰菊酯在15% V体积的药液量下处理携带红火蚁盆栽花卉8 h后能达到100%效果,而氮气24 h处理携带红火蚁的象草能达到100%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录了一品红种苗根部、百合种球及其基质中虫害的主要种类,并分别用6种和4种农药对一品红及百合根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对一品红种苗中的双翅目害虫效果较好,卵螨速杀和哒螨灵对百合种球中的刺足根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0.5%硫氟磺酰胺、0.25%氟虫胺及1%乙酰甲胺磷饵剂在红火蚁高发区防治红火蚁。试验结果表明,0.25%氟虫胺和0.5%硫氟磺酰胺饵剂处理7d后,活动蚁巢数就开始减少,35d后3种饵剂都能达到防治蚁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华荣 《广西植保》2003,16(1):26-27
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是在稻田翻耕后抛秧栽培的基础上发展的一项农业新技术 ,它除具有抛秧栽培的特点外 ,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改良土壤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进行稻草还田免耕抛栽的农户所应用的处理稻桩的除草剂多种多样 ,有的农户因选择除草剂不当 ,对稻桩的杀灭效果较差 ,以致免耕无法进行或造成损失。为此 ,笔者在陆川县月垌乡陆选村刘庆恒的责任田于 2 0 0 2年早稻收割后进行了克无踪等药剂处理稻桩的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 2 0 %克无踪水剂 (英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红火蚁克星Ⅳ型诱饵和红蚁净作筛选药物,田间试验表明其对红火蚁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药后15d调查,对蚁巢平均防效:红蚁净81.5%、红火蚁克星85.7%、红蚁净 血火蚁克星86.8%.药后40d调查,对蚁巢的杀灭效果100%.  相似文献   

6.
PFOS是农用化学污染物中最难降解且具有致癌毒性的物质,为促进红火蚁防控领域PFOS的全面退出,寻求能有效控制红火蚁的替代药剂,2019年在福建省永安市组织开展了PFOS替代药剂示范,介绍示范开展情况,并对替代药剂0.1%茚虫威饵剂的防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已进入第5个年头,随着群体的衰弱和产量的逐渐下降,苜蓿已进入了轮换倒茬期。由于苜蓿抗药性较强,常规药剂和剂量杀灭效果差。又因苜蓿生命力强,机械翻耕后还可恢复生长,对倒茬后新播作物的正常生长会造成影响。为控制其对换茬作物的危害,确保新播作物  相似文献   

8.
红火蚁诱杀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维菌素、吡虫啉、锐劲特3种药剂与饼干粉、玉米粉、鱼粉、小颗粒乳猪饲料配制的7种诱杀剂和红火蚁克星Ⅳ型、地安灭蚁净处理红火蚁蚁巢试验证明:9种诱杀剂均能在4~7天内基本杀灭蚁巢内的工蚁、兵蚁、有翅繁殖蚁和蚁后,可应用到红火蚁诱杀处理中,尤其是地安灭蚁净对红火蚁引诱力强,适合红火蚁搬运,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诱杀剂。  相似文献   

9.
10.
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药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德乾 《植物医生》1998,11(3):28-29
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药剂试验初报薛德乾(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保苗率(%)=×100对照死苗率-处理死苗率对照死苗率玉米的苗期地下害虫有蟋蟀、蝼蛄、蛴螬,危害严重,常导致缺苗。为确保玉米全苗增产,特筛选防治玉米苗期害虫有效药剂,于1997...  相似文献   

11.
几种毒饵对红火蚁的室内诱杀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吡丙醚、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和氟磺酰胺等6种毒饵在室内对红火蚁进行诱杀实验结果表明:氟磺酰胺和吡丙醚的药效均属于慢性,较适于作为红火蚁防控根除的诱杀毒饵药剂;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的药效介于急、慢性之间;而氟虫腈、毒死蜱属于急性毒杀药剂,不适于作为红火蚁诱杀毒饵.其中0.5%氟磺酰胺饵剂作为广西红火蚁发生区的面上防治药剂已取得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红火蚁疫情灭除技术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红火蚁检疫、监测、防治技术及疫区管理等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在深圳大工业区开展红火蚁疫情防除技术示范。1年中经2次全面防治、重点补治,示范区有效蚁巢减退94%以上,工蚁数量减少97%以上,为红火蚁疫情灭除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红火蚁的危害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火蚁防治的主要方法,对利用化学信息素类物质防治红火蚁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借鉴化学信息素在其他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化学信息素在红火蚁防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红火蚁相关信息素的特点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相关化学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揭示了信息素类物质在红火蚁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在确定了氟磺酰胺毒饵对红火蚁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就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对红火蚁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25 g/巢的范围内,氟磺酰胺毒饵都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及蚁巢的死亡程度会因施药量的不同而异。5 g/巢的剂量可在40 d内获得平均为96.7%的防效,但不能将所有的蚁巢杀死。10-25 g/巢的剂量可以在30-40 d内使蚁巢死亡,但蚁巢100%死亡所需的时间会因剂量的减少而延长。工蚁数量下降的程度不会因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而产生差异。为此,建议在使用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时,可在10-25 g/巢的范围内根据蚁巢大小调整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底红火蚁传入中国,不仅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1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植物检疫机构、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发生区的相关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红火蚁危害和扩散蔓延。作者通过对红火蚁的检疫防控工作的回顾,从红火蚁检疫地位的确定、处置工作的透明公开、检疫控制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合作和应急处置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思考,说明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增强透明度、财政保障措施、部门配合以及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于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性。红火蚁防控的许多做法对今后其他新发生疫情的依法科学控制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cover imag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rticle Surveillance and invasive risk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in China by Xiaoliang Wang et al., https://doi.org/10.1002/ps.7297 .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五级草害目测法有目的地对上海地区引进的花卉进行调查,发现有10种已逸生为杂草,其中有些物种近5年仍在继续被引进。引起物种逸生的原因主要有5种。应用风险分析技术是防止外来种入侵的有效手段,针对风险分析现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深圳红火蚁蚁巢密度、社会型研究及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深圳红火蚁生境类型与蚁巢密度的关系,社会型的鉴别以及应用茚虫威对多后型和单后型、多后型共存地区的防治效果。红火蚁的蚁巢密度(巢/100 m2)与生境类型密切相关,在所调查的5类生境中,待建地的蚁巢密度最高,为3.81巢/100 m2,公路边的次之,为2.95巢/100 m2,城市绿地的最低,为0.63巢/100 m2。应用多元PCR技术对6个行政区社会型进行鉴别的结果表明,福田、龙岗、南山区为多后型与单后型共存,单后型与多后型的比仅为1∶(3~4)。罗湖、宝安、盐田3区全部为多后型;多后型地区的蚁巢密度(2.2巢/100 m2)比单后型地区(1.9巢/100 m2)的为高,但没有显著差异;应用茚虫威进行防治60 d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多后型地区的防治效果(97.8%)比单后型地区(96.7%)的要好,但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本文对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is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and invasive species in the world. The trail pheromone Z,E‐α‐farnesene (91% purity) was prepared, and disruption of worker trail orientation was tested using an ethanol‐based aerosol formulation presenting a single puff of this compound by airbrush and compressed air. Trail‐following behaviour was recorded by overhead webcam and ants digitised before and after presentation of the aerosol treatment at four rates (1.6, 16, 160 and 1600 ng cm?2). RESULTS: Ants preferred 110 ng cm?1 over 11, 1.1 and 0.11 ng cm?1 for trail following. Within seconds of presentation of 1600 ng cm?2, the highest dose tested, trail disruption was observed. Disruption was evident as reduced arrival success and reduction in the trail integrity statistic (r2), as well as increased deviation from the trail (deg). The distribution of walking track angles was also flattened. CONCLUSION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erosol for delivery of trail pheromone was demonstrated, but the need for high purity combined with the difficulty of commercial supply makes this technique impractical. However, th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Z,E‐α‐farnesene of high purity by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or from (E)‐nerolidol may be possible in future, which would facilita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ail pheromone disruption of S. invicta.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