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牛蛙种苗     
供牛蛙种苗江苏无锡市马山区牛蛙养殖场,可常年供应牛蛙种苗:种蛙每对48~88元,幼蛙每只0.8~1.8元,蝌蚪每尾0.08~0.28元.并可供美国青蛙种蛙,每对68~120元。另外:本场常年供应和回收商品蛙。场长:徐根源;副场长:叶仕昆。宅电:679...  相似文献   

2.
供牛蛙种苗     
供牛蛙种苗江苏无锡市马山区牛蛙养殖场,可常年供应牛蛙种苗:种蛙每对48~88元,幼蛙每只0.8~1.8元,蝌蚪每尾0.08~0.28元。并可供美国青蛙种蛙,每对68~118元。另外:本场常年供应和回收商品蛙。场长;徐根源、叶仕昆。宅电:(0510)6...  相似文献   

3.
供牛蛙种苗     
供牛蛙种苗江苏无锡市马山区牛蛙养殖场,可常年供应牛蛙种苗;种蛙每对48~88元,幼蛙每只0.8~1.8元,蝌蚪每尾0.08~0.28元。并可供美国青蛙种蛙,每对68~120元。另外:本场常年供应和回收商品蛙。场长:徐根源;副场长:叶仕昆。宅电:679...  相似文献   

4.
在土池条件下,使用专用配合饲料,采取科学投喂驯食、大小分养、综合防病、防逃等措施进行高密度养殖美国青蛙,4月入池的秋蝌蚪经150天育成商品蛙,每平方米水面单产17.9千克,利润294元,投入产出比1:2.7。  相似文献   

5.
湘乡市东山乡城东村4组村民魏尚志,1992年5月从长沙引进当年牛蛙蝌蚪4400只,和用他承包的14亩水面进行网箱养蛙(3只网箱,面积共60m^2),经过7个月的精心饲养,养成商品蛙(0.1kg以上)304kg,成活率达70.1%,创毛利8974.60元,除去生产成本,获纯利6092.60元,每m^2获纯利101.54元.同时,  相似文献   

6.
1999年利用稻田4亩进行美蛙养殖,人工繁殖蝌蚪11.2万尾,当年收获成蛙391.8公斤,中小蛙675公斤,稻谷 1052公斤,总产值21838.4元,获纯利6895元。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林蛙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林蛙商品成蛙回捕率,对林蛙孵化率、蝌蚪成活率、变态率、一龄幼蛙成活率4 个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 ,湖南省衡东县吴德镇文昭村人曹长水从湖北购进美国青蛙种蛙16只(9雌7雄)进行人工饲养与繁殖。至1999年7月 ,所繁殖的蝌蚪经1年多的精心饲养而成商品蛙 ,最大个体达0.45kg。现将其养殖成功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1.1蛙池产卵池1个 ,20m2,水深50cm,墙高1.5m;蝌蚪池2个 ,各50m2 ,水深50cm,墙高50cm;幼蛙池3个 ,各72m2 ,水深10~20cm,墙高1.5cm;成蛙池5个 ,各112m2,水深10~20cm,墙高1.5m。其中 ,蝌蚪池的池壁以混凝土砌成。其…  相似文献   

9.
双峰县青树镇五星村退休老人谢连贤,于1991年6月回家后,在屋后的空坪地里投资4000余元,建立了一个250m~2的牛蛙养殖场,然后在外地引进种蛙6对、幼蛙500只、幼蛙蝌蚪2000尾。经过一年多精心饲养,到1992年9月底止共计销售成蛙31kg,蛙种22对、幼蛙300只、蝌蚪2500尾、销售收入6060元,现还存种蛙100对、幼蛙500只、蝌蚪3500尾、价值8500元,扣除全部成本开资(包括建池费)外可获纯利达1万元。谢老养牛蛀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认真选建蛙池:他选择在潮湿、背风、杂草较多的屋后空坪地里,建立成蛙池一口,面积200m~2,池墙高1.5m(红砖水泥砌成)池中及池墙围间有坡度较缓  相似文献   

10.
衡阳县清平乡小井村老屋组,在区、乡办点干部的引导下,养殖牛蛙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专业组。该组15户,57人,1992年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流水沟坑建池养蛙,总面积2000m~2,养殖种蛙240对、成蛙240只、幼蛙43000只,蝌蚪160300尾。10月底止,已出售蝌蚪15万尾、幼蛙4万只、种蛙155对,总收入105000元,生产成本10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户平收入7000元,人平增收1842.10元。他们养蛙的主要经验是: 1、参观学习,引进养蛙新技术为了养好蛙,该组在引种之前,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一.蝌蚪的饵用价值 蝌蚪尾部肌肉发达,可作为牛蛙和虎纹蛙等食用蛙类的活饵料。笔者曾用蟾蜍蝌蚪养虎纺蛙蝌蚪直至变态;也曾用泽蛙和沼蛙的蝌蚪喂养牛蛙幼蛙与成蛙,效果良好。 二.利用蝌蚪当饵料的可行性 1.资源丰富,四季皆有蝌蚪可供利用。 2.生长快、易培养,一个月左右可充当饵料。 3.养、护、捕结合,促进蛙类繁衍。自然蚧的蛙类,在无人保护的情况下,产卵虽多却存活很少。人工培养蝌蚪则可在捕获的同时留下一些让其变态成蛙,放归田野继续繁衍,  相似文献   

12.
双峰县青树镇五星村退休老人谢连贤,于1991年6月回家后,在屋后的空坪地里投资4000余元,建立了一个250m^2的牛蛙养殖场,然后在外地引进种蛙6对、幼蛙500只、幼蛙蝌蚪20.00尾。经过一年多精心饲养,到1992年9月底止共计销售成蛙31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中国林蛙蝌蚪期的3种不同饲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1组饲料喂养的蝌蚪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大、身体最长(分别为0.347g、1.64cm);T3组饲料所喂养的蝌蚪生长速度快,完成变态的时间最短(34.8d);T2组饲料喂养的蝌蚪生长最慢,完成变态所需的时间最长(39.2d),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小(0.276g);各组中蝌蚪的成活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蝌蚪是蛙类的水生幼体。棘胸蛙蝌蚪期全程生活在水环境中,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受敌害生物、自然灾害、农药污染、营养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棘胸蛙蝌蚪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率不足30%,但在人工环境条件下,通过改良环境、科学投喂与管理、积极预防等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棘胸蛙蝌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刘焕亮 《科学养鱼》2003,(12):14-15
三、蝌蚪培育蛙类胚后发育的第一个时期是蝌蚪期,为水栖阶段,其后期则为由水栖向水陆两栖过渡的变态阶段,即蝌蚪变态为稚蛙。该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结构都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变化,身体外形由鱼型变为蛙型,呼吸器官由鳃变为肺,其趋势是由适应水中生活向适应陆地生活转变。由蝌蚪变为稚蛙的变态期时间较短,一般为10天左右。各种蛙类蝌蚪发育期持续的时间(蝌蚪培育期)取决于种的遗传性,虎纹蛙为28~35天,棘胸蛙为60~80天,中国林蛙为31~41天,牛蛙为50~85天,猪蛙为60~80天;同时也受温度、营养和放养密度等外界因素影响。蛙类蝌蚪的栖…  相似文献   

16.
朱炳全  傅军 《齐鲁渔业》2000,17(5):43-44
6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饲养中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很大损失。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石蛙蝌蚪与幼蛙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6.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 0.6~0.8 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3天后活…  相似文献   

17.
在蛙卵孵化完成后,蝌蚪的养殖就开始了,蝌蚪养殖是林蛙养殖的基础,这个阶段决定着林蛙雌性的比例,雌性的比例关系养殖的效益.蝌蚪的体重大小也关系变态蛙的体重和体质以及幼蛙的进食,蝌蚪养殖养殖效果的决定了林蛙下一阶段的效果.密度、水质、饵料、种源、水温、管理是影响蝌蚪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由于2002年商品蛙价格稳步上涨,养蛙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大大激发了养蛙积极性,市场上蝌蚪供不应求。然而2002年春季天气受“厄尔尼诺”影响,连绵阴雨,持续低温,严重影响了美国青蛙的正常发育、产卵、孵化,种蛙死亡率较高,产卵率低;即使有少量提早繁殖,但由于气温低,孵化时间延长,水霉病发生严重。孵化率极低,孵化出的小蝌蚪成活率也相当低。在此,提醒新、老养殖户注意要加强种蛙产前培育、蛙卵孵化及蝌蚪的喂养工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种蛙强化喂养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推荐使用“常兴”、“大江”牌蛙料,也可以搭配小杂鱼、蚯蚓等活食。种…  相似文献   

19.
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2004年在杭州市农发基金办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建德西部山区开展了棘胸蛙模拟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棘胸蛙养殖面积715米^2,当年培育幼蛙12.4万只,生产商品蛙7245千克,实现总产值78.6万元,总利润为34.8万元,每平方米利润达到486.7元,投入产出比为1:1.8。现将棘胸蛙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药物,本研究从患出血病蝌蚪体内分离出菌株KD-CXB-1,健康蝌蚪在人工感染该菌后出现与自然感染蝌蚪相似的出血症状.同时从人工感染死亡蝌蚪体内分离到与菌株KD-CXB-1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一致的优势菌株,以上结果表明KD-CXB-1为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实验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