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高活性的选择性杀菌剂的研发和广泛使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植物病害化学保护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释了抗药性相关术语的定义,概述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现状,并从自然选择和诱导突变两种学说的角度分析了抗药性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抗药性群体流行与病原菌自身特点、杀菌剂类型和作用机制等影响因子密切相关,综述了抗药性风险评估、抗药性机制、抗药性进化以及抗药性常规和分子检测方法等内容。最后,提出了抗药性治理的目标和策略,即根据抗药病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抗药性治理短期和长期策略,特别是需进一步加强对新药剂和新防治对象开展抗药性风险评估、制定抗药性管理策略、建立再评价机制等。综上,明确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发展特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对进一步开展植物病害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多药抗性的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杀菌剂在农作物病害田间防治中的大量使用, 植物病原菌的多药抗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现象发生越来越普遍。本文综述了在草坪币斑病、灰霉病、小麦叶枯病和苹果青霉病等病害防治中, 病原菌对杀菌剂多药抗性发生的情况。以及在紫外诱导和杀菌剂离体驯化下,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多药抗性发生情况。分析了导致植物病原菌多药抗性产生的外排转运蛋白过表达、解毒酶代谢和靶标位点变化等相关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药抗性预防和治理的策略, 以期为田间杀菌剂的高效利用, 延缓药剂的抗性风险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尤其是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性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和农药工业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1]。本文就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抗性研究的意义及对策作一基本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学施用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由于杀菌剂的长期使用, 病菌抗药性问题逐渐加重, 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杀菌剂抗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开发出了病菌抗药基因型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总结了植物病原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ZD)、肌球蛋白合成抑制剂、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QoI类抑制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的抗药性现状与抗性机制。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杀菌剂抗性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 对抗药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邢家华 《新农药》2002,(1):9-10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与杀菌剂生物测定的结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细胞水平上建立病原菌/植物悬浮细胞体系筛选系统、快速、准确和高效地筛选杀菌剂。本文讨论病原菌/植物悬浮细胞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筛选体系的可行性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苦参生物碱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参生物碱醇-乳油溶液对稻胡麻叶斑病菌、立枯丝核菌、稻恶苗病菌、白菜黑斑病菌、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菌、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菌、茄科蔬菜青枯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多在0.5mg/ml以下.并对稻恶苗病菌孢子萌发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杀菌剂抗性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现代选择性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现代杀菌剂很容易出现抗性而导致化学防治失败.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本文从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和治理技术等方面概述杀菌剂的抗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抗药基因位于细胞质遗传因子或细胞核染色体基因上,细菌对许多药剂如铜制剂、链霉素等的抗药性和真菌对少数药剂如甲氧丙烯酸酯类药剂的抗性属于前一种情况,而真菌对大多数药剂的抗性则属于后一种情况。核基因控制的抗药性又可分为主效基因(major-gene)抗性和微效多基因(poly-gene)抗性,分别使病菌对药剂的抗性表现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春日霉素、羧基酰胺类药剂、苯酰胺类药剂、芳烃类药剂、二甲酰亚胺类药剂等的抗性通常为主效基因控制;使病菌表现微效多基因抗性的杀菌剂主要有多果定、羟基嘧啶类药剂、甾醇合成抑制剂(SBIs)等  相似文献   

9.
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ChrisBowler等植物与病原菌之间有亲和和不亲和两种类型的关系。不亲和关系(抗病寄主,无毒病原菌)常常表现过敏反应(在病原菌穿透位点局部植物细胞坏死),这种过敏反应可以阻止病原菌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细胞。在亲和反应(感病寄主,...  相似文献   

10.
赣南脐橙绿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抗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来自赣南7个县的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种群对该地区常用杀菌剂抑霉唑、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百可得的抗性频率、抗性水平和对抑霉唑的抗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病菌对抑霉唑和咪鲜胺存在基本一致的抗性;2011和2012年病菌种群对抑霉唑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2%和90%,平均抗性倍数为51.5倍,抗性分子机制均属于IMZ-R3,即CYP51B基因启动子区发生199 bp插入的突变;病菌种群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2%和91%;病菌种群对百可得均表现敏感。本研究为采后柑橘病害防治药剂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真菌对甲基立枯磷的抗药性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人工获得的抗甲基立枯磷菌株的抗药水平、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致病力、对其它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以及对菌核的观察和用药条件等方面分析,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植物病原真菌对甲基立枯磷的抗药性风险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的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抗药性。抗甲基立枯磷的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甲基立枯磷的抗药性较强、抗药性风险大; 小麦纹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抗药菌株抗药性较弱、风险小。抗甲基立枯磷的水稻纹枯病菌对菌核净具有高水平正交互抗性; 抗甲基立枯磷的小麦纹枯病菌对菌核净和扑海因有中等程度正交互抗性; 这两种真菌的抗药菌株对五氯硝基苯的正交互抗性弱, 对烯唑醇和异稻瘟净没有交互抗性。甲基立枯磷与二甲酰亚氨类和芳烃类杀菌剂具有相似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QoI类杀菌剂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一类杀菌剂,本文综述了QoI类杀菌剂的国内外登记情况以及环境归趋和生态毒理数据,旨在为全面评估该类杀菌剂剂的环境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番茄叶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检测及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从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四川等省田间采集的97个番茄叶霉病菌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田间番茄叶霉病菌已对嘧菌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97个菌株可分为敏感菌株(EC50值50值5.4~54 μg/mL),中抗菌株(EC50值54~270 μg/mL)、高抗菌株(EC50值270~1 350 μg/mL)、特高抗菌株(EC50值>1 350 μg/mL) 5种类型,分别占55.67%、14.43%、11.34%、10.31%和8.25%。其中从未用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27个菌株的EC50平均值为(0.544±0.349) μg/mL,可作为敏感基残;高抗和特高抗菌株集中在常施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河北定州。通过紫外线诱导和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了番茄叶霉病菌5个抗嘧菌酯突变体,其抗药性不稳定,在不含药PDA平板上继代培养后抗药性水平下降,甚至恢复至敏感状态;除突变体cf 21M1的产孢量高于其亲本外,抗药性突变体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其亲本菌株,所有抗嘧菌酯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接种于番茄离体叶片后,突变体病情指数与亲本菌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嘧菌酯与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田间抗药性检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番茄叶霉病菌对嘧菌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桔全爪螨对哒螨灵抗性的选育及其生化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 ,用哒螨灵对桔全爪螨 (Panonychus citri Mc Gregor)逐代处理 ,以选育其抗药性。结果表明 :选育 12代 ,抗性增长到 35.0倍 ;哒螨灵抗性品系对氧乐果、双甲脒、氯氟氰菊酯、水胺硫磷和炔螨特有交互抗性。通过增效剂和离体酶活性测定证明 :桔全爪螨对哒螨灵的抗性主要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多功能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种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的简易生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催芽至露白的稗草和水稻种子直接接种在于PDA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 4种稗草病原菌 (交链孢菌、弯孢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尖角突脐孢菌 )菌落上 ,观察稻、稗苗感病情况 ,调查根、芽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 ,4种菌对稻、稗的致病性和生长抑制率与常规生测法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在培养基中初步测定、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是可行的。该方法与常规生测法比较 ,可节省一半时间左右 ,同时可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体提高植物抗病性。植物激素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参与AM的形成,介导AM真菌诱导的植物抗病性。目前,关于AM真菌诱导的植物抗病性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关于JA介导的AM真菌诱导的植物抗病性却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JA对AM形成和AM对植物内源JA积累的影响;其次介绍了AM真菌对植物抗病性影响及诱导机制;最后从诱导形成防御结构、提高酶活性及合成防御蛋白、诱导次生代谢物质合成、诱导调控信号分子、JA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五个方面探讨了JA在AM真菌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并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植物病害防治和菌根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了戊唑醇·菌核净复配制剂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及抗药性风险,结果表明,戊唑醇·菌核净50%可湿性粉剂复配制剂20.0~25.0g(a.i.)/667m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到67.1%~88.7%,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20g(a.i.)/667m2的64.9%防效,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药害发生,对油菜安全。在室内利用含药PDA培养基对复配药剂和菌核净单剂的抗药性进行了连续20代的筛选,结果表明菌核净单剂和戊唑醇·菌核净复配药剂对油菜病菌核病的抑制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复配后与菌核净单剂相比抗药性风险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抗性稳定性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表明,福州地区田间小菜蛾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产 生高抗性。脱离选择压力3代后,小菜蛾的抗性水平迅速下降。Bt预处理可提高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幼虫 对有机磷的敏感性,尤其对抗性小菜蛾增效极显著,对敏感小菜蛾AChE的 Ki值则影响不 大。据此提出在抗性治理中,应轮用或换用不同毒理机制的杀虫剂,且其间隔至少为2~3代。  相似文献   

19.
Mutant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the amidocarbamates iprovalicarb and benthiavalicarb and to the cyanoimidazole cyazofamid were isolated after UV-mutagenesis and selection on media containing one of the above fungicides. In vitro fungitoxicity tests showed that all resistant strains presented a highly reduced sensitivity to both cyazofamid and to the amidocarbamates. Cross-resistance studies with other oomycete fungicides from different chemical groups showed that the mutation(s) for resistance to iprovalicarb (IPV), benthiavalicarb (BVC) and cyazofamid (CZF) also greatly reduced the sensitivity of mutant strains to the phenylamide metalaxyl, acetamide cymoxanil, morpholine dimethomorph, benzamide zoxamide and to chlorothalonil. A lower reduction of sensitivity of mutant strains to the strobilurins azoxystrobin, kresoxim-methyl, pyraclostrobin and trifloxystrobin, azolones famoxadone and fenamidone and to antimycin A was observed. A resistance correlation was not apparent for the dithiocarbamate propineb and phenylpyridinamine fluazinam. Studies of fitness parameters in the wild-type and mutant strains of P. infestans showed that most resistant isolates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sporulation and sporangial germination, but not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porangia into zoospores. Pathogenicity tests on tomato seedlings showed that most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pathogenic 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parent strain. However, experiment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resistant phenotypes did not show a reduction in resistance when the mutants were grown for more than eleven generations on inhibitor-free medium. This is believed to be the first report of high level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fungal pathogens to chemically unrelated fungicides inhibiting different sites of cellular pathway.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防治泽泻白斑病常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药材中的残留进行分析,筛选出泽泻生态防治的最佳药剂,为泽泻绿色、可持续生产和建立生态种植基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药2次后春雷霉素防效最好,三唑酮、波尔多液和多抗霉素次之;本试验用量下,采收时药材中已无春雷霉素残留,三唑酮和波尔多液仍有少量残留;三唑酮安全期较长,波尔多液残留难以降解,两种化学农药长期使用易对药材和环境造成影响,存在安全风险。综合防效和残留分析结果,春雷霉素防效好且降解快,是泽泻生产可安全使用的药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