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蜜脆’苹果果实为研究材料,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蜜脆’苹果果皮、果肉中的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并结合标准物质对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果皮与果肉香气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计算香气值确定‘蜜脆’苹果果皮和果肉的主要呈香物质,为‘蜜脆’苹果品质评价以及研究苹果香气物质合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蜜脆’苹果果皮、果肉中共检测到42种香气物质,包括20种酯类、9种醇类、4种醛类、4种酸类、2种萜类、3种含苯环类物质。果皮、果肉中香气成分种类和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果皮以酯类、醛类、醇类物质为主,果肉以醇类物质为主。支链酯类物质(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2-甲基丁酯和2-甲基丁酸丁酯等)在果皮中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果肉;2-甲基丁酸丁酯、辛酸丁酯、辛酸3-甲基丁酯、辛酸己酯和癸酸丁酯是果皮中特有的酯类香气物质。此外,果皮和果肉中醇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酯类物质,但果皮和果肉中香气贡献值最高均为酯类物质。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9种酯类物质为‘蜜脆’果皮和果肉共有的主要呈香物质,其中2-甲基丁酸乙酯在果皮和果肉中香气贡献值最高,其次为丁酸乙酯。根据香气物质的组成和质量分数,可将‘蜜脆’苹果归于‘酯香型’苹果的‘乙醇酯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毒死蜱的残留污染情况和其在苹果中的降解规律,为指导苹果的安全生产和建立苹果安全综合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问试验对喷布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的苹果中毒死蜱残留进行了GC-NPD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不同处理在苹果中的残留量顺序为:1 080 g·hm-2喷施3次1 080 g·hm-2喷施2次1 080 g·hm-2喷施1次540g·hm-2喷施3次540 g·hm-2喷施2次,喷药浓度是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苹果中毒死蜱主要残留于果皮,果皮残留量是果肉的30~85倍;苹果中毒死蜱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半衰期为10.7~13.1 d,其降解过程主要是酶解、水解和光解;苹果果肉降解速率(TV2=9.2d)比果皮(TV2=12.7d)快,是由于果肉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酶和水分.施药30 d后,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量可降低到0.05mg·kg-1以下,远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对苹果中毒死蜱最大残留限量要求.一方面说明毒死蜱是对果品安全的农药,可以在生产上长期应用,另一方面说明,苹果中毒死蜱的残留最大限量完全可由现在的1 mg·kg-1降低到0.05 mg·kg-1,供修订相关苹果安全质量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分别嫁接于枳和枳橙两种砧木的纽荷尔脐橙、福本脐橙和斯宾诺索红橘三个品种的柑橘果实为试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研究了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以及在同一品种不同砧木间果皮和果肉的红外光谱在峰形、峰位和吸收强度上均存在差异;果皮和果肉二阶导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可明显区分开不同砧木的纽荷尔脐橙和不同砧木的福本脐橙;造成差异的物质的特征峰在主成分分析载荷图上的绝对值较高,这些物质以多糖、蛋白质,以及含有C=O、C-CH3基团和C=C的物质为主;不同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的物质组成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分别嫁接于枳和枳橙两种砧木的纽荷尔脐橙、福本脐橙和斯宾诺索红橘三个品种的柑橘果实为试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研究了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以及在同一品种不同砧木间果皮和果肉的红外光谱在峰形、峰位和吸收强度上均存在差异;果皮和果肉二阶导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可明显区分开不同砧木的纽荷尔脐橙和不同砧木的福本脐橙;造成差异的物质的特征峰在主成分分析载荷图上的绝对值较高,这些物质以多糖、蛋白质,以及含有C=O、C-CH_3基团和C=C的物质为主;不同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的物质组成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烟台优系富士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了响富、烟富8号和烟富10号苹果果肉、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富士苹果品种果肉和果皮的香味物质组分及含量差别较大,果皮中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果肉中的检出量。3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均为酯类,其中响富苹果果皮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达到825.27μg·kg-1。响富、烟富8号和烟富10号苹果均检测出了独有的香气成分,响富果肉中检测到乙酸丙酯,果皮中检测到2-甲基丁基辛酸酯、辛酸丙酯、2-甲基丁酸;烟富8号果皮中检测到甲基-3-戊烯-1-醇、(E)-2-辛烯-1-醇、(E)-2-己烯醛、正辛醛、2,6-二甲基-2,6-辛二烯等;烟富10果肉中检测到2-辛酮,果皮中检测到2-甲基丁酸戊酯、2-甲基丁酯。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响富、烟富8号和烟富10号苹果划为酯香型中的丁酸酯型苹果。3个品种均在果皮中测得含量较高的α-法尼烯。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肉苹果果皮果肉呈色差异机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比较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果皮、果肉花青苷成分、积累模式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探明果皮、果肉呈色差异的机理。【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夏红肉’为试材,利用HPLC方法鉴定果皮和果肉的花青苷成分,通过QPCR测定果实着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测定花青苷含量。【结果】果肉和果皮中花青苷的主要成分均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但其积累模式明显不同,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皮中的花青苷含量呈下降趋势,果肉则呈相反趋势。与之对应的,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表达与花青苷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花青苷调控基因MsMYB10有其自身的表达特性,果皮中表达量逐渐升高,果肉中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新疆红肉苹果果皮果肉呈色差异主要与花青苷含量及其结构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有关,为进一步研究红肉苹果红色形成机理,培育具有观赏、鲜食与保健功能的苹果红肉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两个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元帅’和‘长富2号’苹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帅’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2-己烯醛、己醛、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己酯、1-己醇、2-甲基-1-丁醇、(E)-乙酸-2-己烯-1-醇酯、(E,E)-2,4-己二烯醛、乙酸丁酯和1-丁醇;‘长富2号’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2-甲基-1-丁酯、2-己烯醛、己醛、乙酸己酯、2-甲基-1-丁醇、(E,E)-2,4-己二烯醛、1-己醇、2-甲基丁酸己酯和5-乙基-2(5H)-呋喃酮;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元帅’和‘长富2号’划为‘酯香型’苹果中的‘乙酸酯型’;2个品种苹果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多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种类.  相似文献   

8.
以I-214杨木单板为试材、氙光作为辐射光源,考察I-214杨木单板在100h光照过程中试材表面材色的变化规律;依据红外光谱图的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分析和确定光变色过程中杨木木材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杨木木材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主要表现为明度指数L*降低,色度指数a*、b*上升;若以波数1510cm-1为基准,非共轭羰基C?O振动的吸收峰(1738cm-1)吸收强度显著增强;共轭羰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1650cm-1)有所增强;芳香环骨架C—C振动的吸收峰(1510cm-1)吸收强度明显减弱;C—O—H振动的吸收峰(1160~1052cm-1)吸收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确定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来测定苹果中多菌灵的残留量。试验表明,苹果样品中多菌灵添加回收率在86.2% ̄101.9%之间,最小检出量为1.5ng,满足测定要求。多菌灵在苹果果皮中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5.528e-0.1224d,半衰期为5.65d,果心中的消解方程为C=1.330e-0.1573d,半衰期为4.41d,果肉中的消解方程为C=1.255e-0.2970d,半衰期为2.33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三氟氯氰菊酯的包合作用,进而为更好地利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液相法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法、显微镜观察法对该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三氟氯氰菊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苯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3 070.08 cm^-1处;酯键C=O和苯环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在1 723.95、1 585.80、1 585.80、1 492.84和1 447.38 cm^-1处;取代苯的吸收峰在1 009.24、960.30、813.56、756.84和697.04 cm^-1处。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显示:CD羟基的吸收峰在3 400.06 cm^-1处;三氟氯氰菊酯苯环C-H的吸收峰在2 930.33 cm^-1处;酯键C=O的吸收峰在1 724.18 cm^-1处。显微镜观察发现:包合物溶液的亚甲蓝玻片背景为蓝色,中间分散的均匀细微的透明圆点为包合物的聚集体。[结论]三氟氯氰菊酯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包合物,其包合物可制成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  相似文献   

11.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