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北京市鲜食玉米现状玉米是北京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其中,2003-2007年鲜食玉米播种面积增长最快,从1300公顷发展到了8000公顷。2008年以后,因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鲜食玉米随着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也逐年减少,近几年基本维持在大约2000公顷。鲜食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既可作为主食,也可入菜,深受市民喜爱。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房山、顺  相似文献   

2.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6亿t,较2007年增长417万t,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将在经历了2007年的严重干旱后恢复性提高。2008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减少0.69%,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效益高于玉米,农户将部分玉米耕地转种大豆。  相似文献   

3.
本县于1988年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大豆同穴混作,面积达6万余亩,是当年夏玉米播种面积的15%,为单作夏大罢播种面积的一半,是夏玉米大豆二、四行间作面积的8.5倍.同1987年相比夏玉米大豆同穴混作面积增长了5.5万亩.全县已有80%的夏玉米种植村,  相似文献   

4.
我省大豆播种面积,常年在400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1954年为719.76万亩,是历史最高年。1978年播种面积最少,全省仅为173.46万亩。近年来,大豆播种面积有所恢复。据1982年统计,全省播种面积为239.21万亩。我省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播种面积少,单产不稳不高;二是栽培技术落  相似文献   

5.
<正>1现状1.1检验机构现状查阅2014~2016年杭州市农作物主要品种播种面积统计报表,杭州市近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60万~14.65万hm~2,主要包括早稻、晚稻、玉米、大豆、大麦、小麦、油菜等,根据每种作物的平均用种量估  相似文献   

6.
曹家洪 《种子》2004,23(8):66-69
我国玉米面积从1949年的1 106.6万hm2扩大到1997年2 377.5hm2,总产由1 175万t上升到10431万t,每公顷产量由1.06t上升4.38t,发展十分迅速.贵州玉米播种面积占秋粮作物播种面积的36%,至1998年播面达72.878万hm2,单产达4.24t/hm2,1993~1998年全省粮食增长29.6%,其中玉米则增长36.6%.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作物杂志》2005,(3):i001-i001
★我国玉米常年播种面积约2400万公顷,年产量约1.2亿吨。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继超级稻之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了超级玉米的研究工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博士在“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一文中,论述了超级玉米的意义,并介绍了超级玉米的五项指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智海剑、盖钧镒在“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与抗扩展育种应用的讨论”中,结合本单位的研究工作论述了大豆对花叶病毒的抗侵染和抗扩展两种抗性的特点,抗性育种的历史演变及其效果。★研究报告栏…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农科院于2004年初承担了辽宁省财政厅下达的"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通过2004-2006年3年的项目实施,推广种植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43、辽单136、辽单565等合计113.3万公顷,优质大豆新品种辽豆14号、辽豆15号、辽豆16号等合计21.3万公顷,同时推广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促进优质玉米、大豆良种产业化发展,提高我省玉米、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带动玉米、大豆产业化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一年的实施,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在过去4年中持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在玉米播种面积增长的过程中大豆和春小麦等的播种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0.
六龙区是大方县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玉米播种面积约4万2千亩,其中套种黄豆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以上。历史上由于采取“单套单”的种植方式和采用高杆玉米品种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玉米  相似文献   

11.
一、经过及方法玉米、大豆是六龙区的主要农作物,以间作为主,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的81.5%,大豆播种面积占旱地的67.9%,占玉米面积的83.3%,大豆总产百万斤以上,是大方县的主产地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习惯间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土壤改良、增施化肥等变化了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由于采用玉米高秆品种,严重地影响玉米、大豆产量提高。为了探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1,(8):39-39
河南省夏粮播种面积535.33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4.67万公顷,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390公斤,比2010年增加1.7公斤。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532.33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4.33万公顷,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391公斤,比2010年增加1.8公斤。  相似文献   

13.
《农药市场信息》2002,(15):17-17
<正> 通过美国农业部的国家农业统计调查(NASS)所得的最新调查资料表明,草甘膦作为领先的美国大豆除草剂再次居于统治地位,大约有3280万磅(14900吨)草甘膦施用于调查的8个州的73%的大豆面积上。这些州种植的大豆面积为5200万英亩(2100万公顷),为美国大豆面积的71%,它们包括5个采纳抗草甘膦大豆的州中的3个,不可能与2000年直接对比,因为2000年调查的18个州,代表了大豆总面积的97%。2001年在大田作物上的农药使用调查包括棉花、玉米、马铃薯和大豆  相似文献   

14.
陕西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全省生产小麦、玉米、谷、糜子、高粱、大豆、棉花、烟草、水果树、蔬菜、中药材等20多种(类)农作物,全年播种面积430万公顷。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中纬度地区,南北狭长,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中国南北和东西的过渡地带,农作物种类多,病、虫、草、鼠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夏粮播种面积535.33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4.67万公顷,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390公斤,比2010年增加1.7公斤。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532.33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4.33万公顷,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391公斤,比2010年增加1.8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使用情况及生产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从全国总产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玉米常年产量在1.1亿~1.3亿t;20世纪90年代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1998年玉米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1.32亿t.21世纪初玉米总产量有所下降,2003年仅为1.16亿t.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公顷产量分别达到2 700万hm2、1.455亿t和5 400kg;2008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2 700万hm2、1.659亿t和5550kg;2009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2 933万hm2、1.640亿t和5 250kg.玉米生产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居各大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日前公布,2014年河南夏粮单产(亩)首次突破400公斤大关,表明河南夏粮生产水平已实现中高产到高产的跨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为543.33万公顷,平均单产(亩)409.7公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40.67万公顷,平均单产410.5公斤,总产量为332.9亿公斤,比2013年增加10.25亿公斤,  相似文献   

18.
我市位于贵州西部 ,川、镇、黔三省交界处 ,地势地貌复杂 ,境内山高坡陡 ,海拔从 470 m到 2 2 17m,地形破碎 ,灾害性天气频繁 ,生态类型多样 ,立体农业特点十分显著。全市耕地面积6 .5万公顷 ,其中旱地 5 .8万公顷 ,玉米常年播种面积 4万公顷 ,产量占粮食总产的 5 0 %以上。玉米生产在全市粮食生产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 ,推广优良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我市各种生态类型的特点 ,选用适宜的玉米杂交种对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必须依据科学技术。从 80年代初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现有耕地面积为400万公顷,玉米的常年播种面积240多万公顷,占60%。全省每年玉米需种量在1亿千克左右,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要想获得农业大丰收,必须有高质量的种子。加强种子质量管理,采取强有力的综合配套技术,达到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目的。总结多年来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经验,在实际中逐渐推广了一些新技术、新措施,起到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作用。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9,(7):57-57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小麦播种面积为1.533亿hm^2,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1.530亿hm^2,2008年为1.523亿hm^2。IGC称,2009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3130万hm^2,相比之下,2008年为3180万hmz^2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2920万hm^2,相比之下,2008年为290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