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采用散卵收蚁框收蚁,便于蚕种领回后的黑暗抑制,蚁蚕孵化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是对收蚁方法的一个改革。制作收蚁框的材料可用细木条,也可以用硬塑料代替,分内框与外框。外框用来摊放蚕种,是用宽1厘米、高1.5厘米的木条制成,长33厘米(1尺)、宽26厘米(0.8尺),框面积0.086米~2(约0.8平方尺),底用塑料编织布或黑布蒙紧。内框不用蒙底,用来压紧纸、网,长、宽比外框短2.5厘米(外径)。使用方法: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先在  相似文献   

2.
<正> 为探讨簇具改良,提高上茧率,降低成本,增加社员收入,去年春季试制了网格簇,经春、早秋、中秋三期上簇试验,证明效果良好,现初报如下:一、簇具制作(一)先用宽3.5厘米,厚2厘米的木条,制成高3.5厘米,长宽为116×70cm 的木框。再在木框外侧中心四周以4寸间距钉小铁钉。(二)织网:用织鱼网方法分别织网眼为1.2厘米和2厘米的聚乙烯线网,网片大小比木框大1寸。(三)“丰”字形格板制作:用宽3.5  相似文献   

3.
<正> 一、制簇工具与材料1.簇架:由两根长3.7尺,两根长8寸的木条和22个竹钉构成。木条厚0.8寸,宽1.2寸。竹钉长1寸,钉眼钻直,竹钉刮圆,钉间距离1.5寸,使用时将簇架的两端拴于两个板凳之上就可编制篾折簇了。一个簇架成本(木料、工资),一般约一元左右。2.制篾:破竹制篾要因竹裁料。分三种  相似文献   

4.
小蚕叠式蚕框育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小蚕饲育采用蚕匾养蚕 ,占地面积较大 ,投资较多 ,不利于降低养蚕成本。并且 ,蚕匾的制作工艺复杂 ,一般农户不易掌握。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无须搭建蚕架 ,占地面积小 ,养蚕操作方便 ,也利于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蚕框制作材料来源广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十分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现在 ,广西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效果相当理想。现将蚕框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1、蚕框的制作方法 :蚕框的主框架可用杉木或松木等木条制作。将木条锯成厚 2厘米、宽7厘米的…  相似文献   

5.
<正> 一、材料:兔舍四周墙可用砖、石砌成,舍顶可用石板或三合土坯做成,上顶用草苫、草泥,上面用石灰抹平。门可以用工厂下角料花铁叶代替,食槽直径在10~12厘米,可用圆竹筒一劈两半做成。舍底可用竹片或刨光的木条(宽3~5厘米,长60厘米)钉成或编成,上面最好涂上一层油漆。  相似文献   

6.
小经验     
选上年的干葵花杆,用小锯截为48厘米长(和巢框樑同样长),再在两端2厘米处锯掉一部分,留下2厘米长的框耳(以便和巢框一样搁在框授上),然后在两耳中间挖掉长40厘米、宽2~3厘米(视葵花杆粗细而定)的杆皮,将其中茎囊掏空即成。  相似文献   

7.
夹板式育王框是在普通空框上固定4个夹王台板的横夹条(图一)。夹条由木条与铁片制成,木条宽10毫米,厚5毫米,长度依需要而定,另用薄铁片(罐头盒铁皮)剪成12毫米宽,比木条长8毫米(留作两端固定),并把铁片依长度制成 L 直角形,使每边各为6毫米(图二)。再把 L形铁片钉于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室最近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询问高窄式蜂箱的构造和尺寸。现将该箱的制造介绍如下:1、巢箱:用5分厚的木板(市尺,以下同)制造,其尺寸是以内围作标准,长1尺4寸,宽8寸2分,高1尺零5分(见图1)。  相似文献   

9.
雅安奶山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3 体尺体重(见下表)不同年龄雅安奶山羊的体尺体重4 饲养管理4.1 方式 雅安奶山羊除少数种羊在场内饲养外,绝大多数由农户分散饲养,饲养方法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而异,城郊各乡(镇)为圈养,也是雅安奶山羊饲养的主要方式,高山有草场的乡(镇),采取半舍饲半放牧饲养方式,极少数农户采取全放牧补饲精料的方式,不论采取那种方式饲养,雅安养羊都修有隔栏给草的高圈,主要是为了防潮湿.羊舍的面积根据养羊的数量来定,每只公羊占地1.5m2,母羊1m2.圈底离地面40cm,用木条铺成,木条宽5cm,厚3cm,间隔2cm,羊栏前面有饲槽,底部离地70cm,饲槽上部宽…  相似文献   

10.
<正> 采用散卵收蚁盒收蚁,便于蚕种的补催青,使蚁蚕发育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且收蚁盒可进行浸渍消毒,是收蚁方法的一种改革。散卵收蚁盒是在长33厘米,宽26厘米的光滑平面木板四周钉上高1.5厘米。宽1厘米的木条和一长宽各比盒边略小的内框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在盒底铺一黑纸或红纸,然后倒入蚕种(每盒可倒一张蚕种),平摊均  相似文献   

11.
孵化设备:(1)1~3个长方形木框架(长150厘米、宽80厘米、高15厘米)或一定数量的砖;(2)温度计和体温计(监测孵化过程最高温用)若干支;(3)塑料薄膜筒(两头未封口)长2米、宽1米;(4)毯子和棉被等。  相似文献   

12.
马桥公社养蚕量大,设备少,影响产茧量的提高和蚕业的发展,要按标准添置传统的蚕具,经济力量有限,为此,我们帮助设计了简单木框,在蚕期既能养蚕,又能供作上簇作茧,通过自1977年以来在国庆大队的多次试验和实践,起到投资少,效果好的作用,逐渐在当地推广中。 1.方框的制作: 用1.5厘米厚,4.2厘米宽、86厘米长的木条2根与1.5厘米厚、4.2厘米宽、63厘米长的木条2根,拼成长方形木框,二只相合成8.4厘米高加竹或芦垫底,即成养蚕用的  相似文献   

13.
地面散养肉鸡的方法投资少见效快,被广大养户所采用。但由于饲料桶的高度要随着肉鸡的生长而改变,很多养户感觉很麻烦。下面笔者介绍一种较为简便的料桶简易升降器。1材料材质较硬的木条(或竹片)1条(片),规格为宽3cm、长10cm、厚0.5cm。2制作在木条(或竹片)上钻3个孔,孔间距2~  相似文献   

14.
方框不但可以饲养小蚕、大蚕,同时可作方格簇的外框,又可作小蚕贮桑用,通过试验逐步改进,现已在本市、富阳和松阳等县重点推广、适于新发展蚕区、无竹地区制作使用.1、方框的制作用厚1.8厘米,宽4~4.2厘米的木条做成内堂为59×89厘米的长方形.两只框合而为一,下框钉上斜撑和横撑.垫上竹编或芦  相似文献   

15.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2,53(6):29-29
每年养蜂旺季 ,自然分蜂时有发生 ,一不小心 ,就有蜂群倾巢飞出。自然分蜂 ,分蜂群常在高大的树顶上结团 ,给收捕分蜂团平添了很大困难。对于那些年纪大的养蜂员和爱好者尤其如此 ,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收蜂器 ,构造简单 ,使用方便 ,现介绍制作及使用方法如下 :1 材料 :5 0厘米长的木棍 6根 ;1市尺木棍 10根 ;尼龙纱 4 5市尺 ,刨子、合页各一个 ;小钉子若干。2 制作方法 :(1)用刨子将木棍刨成 3厘米见方并刨光。用小钉子将刨好的 5 0厘米长的木棍 4根、3 0厘米木棍 8根 ,钉成长立方体的框架收蜂器主体。 (2 )将另外 2根 5 0厘米长的木棍及 …  相似文献   

16.
<正> 方框蚕具功能多样,可养小蚕,也可养大蚕,还可作贮桑器,亦可配套成簇具,一具多用,工具简化,利用率高、房屋占用面积小,操作轻巧,保温保湿,有利保持桑叶新鲜,符合蚕的生理,综合经济效益高。一、方框的制作用厚1.8厘米、宽4厘米的木条做成内膛59×86厘米的长方形框。两只框合而为一,下框装上斜撑或横撑,养蚕时垫上竹帘或芦  相似文献   

17.
栽植方法     
<正> 1、坑植:适用于株距2尺以上的桑园和四边栽桑。按预定的株行距,挖深、长、宽各1.5尺左右的植坑,并施入有机肥和磷肥等作基肥。栽时,先填入3—5寸厚表土,再将桑苗放入坑內扶正照直,伸展苗根,然后填土踏实,以埋没“根颈”1—2寸为宜。2、沟植:适用于株距2尺以内的桑园。先按行距用灰放线,再开挖深、宽各1.5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蜂箱和巢框的主要特点1.箱体的特点高和窄。箱体高500mm(不含箱盖和底座),内围长320mm,内围宽244mm。2.巢框的特点巢框上梁长260mm,宽25mm,厚20mm,框耳长18mm,框耳厚10mm,两侧边条之间的上梁为上面不封闭、中空的倒三角体(不封闭的中空上梁可取代饲喂槽)。巢框侧边由两部分组成:(1)上下梁中间是长446mm、宽20mm、厚7mm矩形条块作为中轴,矩形条块窄的两面中间开上下贯通的滑槽;  相似文献   

19.
三重县曾经报道了一种很有特点的猪舍,其造价低廉,不要处理粪便,臭气少。猪舍构造外壳由高3.5米、宽5.4米、长15米的乙烯树脂构建,内里用宽4米、长15米的混凝土护墙板围成,护墙板高70厘米。床面不铺混凝土,做成土坑。填装约30厘米厚的完熟堆肥,上面再铺约10厘米厚新鲜锯末,详见图1。  相似文献   

20.
一、冬暖式大棚栽植模式1.建棚。9月份前建好棚,东西长60米,南北宽11米(可根据地形做适当调整)。按冬暖式大棚模式建设,北侧和东西两侧为实体砌墙(推广用轻型粉煤灰砌块),墙厚30厘米,北墙高2~2.2米,东西墙脊2.5~2.8米,顶部用竹竿和钢丝架设,下用水泥檩条支撑,每个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