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盐碱地治理中排水暗管间距和外包滤料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暗管排水应用于盐碱地治理,有占地少、排盐降水见效快、一次性投资大的特点。随着开沟铺管一体施工机械的引进开发、管滤一体工厂化生产等技术经济条件的进步,暗管排水应用越来越广泛。暗管的埋深和间距决定着盐碱地治理工程的投资效益,与土壤质地、地质条件、土壤含盐量等多因素相关,用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论计算法、经验数值法和试验法分别确定的数据之间有一定差距,大面积工程运用应根据理论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来确定暗管的埋深和间距。外包滤料是暗管排水技术成败的关键,经试验和工程调查分析,砂砾石是最好的暗管外包滤料,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无纺布等人工合成材料在满足反滤准则,严格根据土壤的颗粒级配控制有效孔径、拉伸强度、厚度等参数指标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暗管外包滤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黏土地区水坠坝立体网状排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黏土地区水坠坝施工采用立体网状排水技术 ,土壤含黏土量可突破 15 %的限制 ;日均排水 6 5m3,比盲管、沙沟、沙井排水量大 3倍以上 ;提高坝体强度 ,工效比采用沙沟、沙井排水技术提高 1 8倍以上 ,降低造价 5 0 %以上 ;比碾压技术提高工效 11倍 ,工程总造价降低 2 0 %。  相似文献   

3.
基于排水过程分析的水稻灌区农田面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前郭灌区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汇集过程开展了2a的系统试验与监测,模拟了灌区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过程,分析了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形成机制。水均衡测定结果表明,灌区排水主要由灌溉退水、稻田地表弃水和稻田渗流排水3部分组成,采用马斯京根法和连续分段马斯京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各级排水沟道的排水过程。主要面源污染物随水体发生迁移及掺混,采用一级动力学方法描述污染物转化过程,模拟的灌区水质水量过程与实际过程符合较好,稻田地表退水主要影响水稻抽穗前的面源污染入河过程,而渗流排水则在抽穗后灌区排水水质中起主要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灌区中地表排水和稻田渗漏排水对于面源污染过程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粉质壤土泥浆泵筑坝人工管网排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管网排水技术在泥浆泵筑坝工艺中的应用,为重粉质壤土区修筑泥浆坝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也为同类地区推广应用该筑坝技术,普及该排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以陕西省白水县西武村附近雷牙沟流域的黄土作为试验对象,对该排水系统的布设、施工方法及其排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水管道的材料选定和管道布设形式是影响坝体排水的决定性因素;聚乙烯微孔波纹管排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坝体脱水固结,但效果不显著;重粉质壤土黏粒含量较高,致使泥浆排水困难。人工管网排水技术在泥浆泵筑坝试验中的应用加速了坝体脱水固结,但是效果不佳,还需不断总结经验,选取理想的管道滤水材料,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完善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5.
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比选滑坡综合治理方案,针对影响治理方案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安全可靠性、环境协调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施工工期等做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熵权决策法的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根据专家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利用熵权决策法的原理确定"理想点";通过计算4个设计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与距离来确定方案的排序.结果表明,方案二(锚索抗滑桩与截排水相结合)为最优方案.熵权决策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中主观确定权数的缺陷,保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定量的滑坡治理方案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管排水技术是我国盐碱地改良、涝渍区排水、南方稻田养分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21世纪前20年暗管排水技术蓬勃发展,综述其发展历史和现状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该项技术,掌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和Elsevier数据库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百度搜索等平台,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动态、用途变化、应用的空间分布、应用面积和服务对象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50年来我国暗管排水发展主要分为初步探索期(1976—1998年)、渐进发展期(1999—2008年)与蓬勃发展期(2009—2020年);江苏和山东为暗管排水技术研究的热门研究省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是我国暗管排水技术主要的服务对象;暗管排水技术正在盐碱地改良领域快速发展,主要以淋洗土壤盐分为主。水盐调控技术一体化以及暗管生态修复将是未来暗管排水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暗管、滤料等材料的更新和暗管施工机械智能化铺设效率的提高,暗管排水技术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边坡生态修复施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规范内容不熟悉、施工经验不足以及施工技术不当等原因,造成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普遍存在较多的质量通病。为提高边坡生态修复施工质量,本文对边坡生态修复常见的坡面处理不当、植物选择不合理、坡面排水设置不完整、施工不到位等质量问题逐一分析,以期对边坡生态修复施工管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于井工开采煤矿项目的水土保持来讲,排矸场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排矸场所涉及的挡渣墙、防洪排水、覆土绿化等工程的设计,既要遵守水土保持设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又要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等相结合.以清徐县赵家山煤矿的排矸场为例,对挡渣墙、防洪排水等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9.
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型产业,其施工质量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营效益和运营功能。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如期完工,相关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时,应大力倡导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在闸蓄水、基坑排水、截流等多个子工程施工中发挥真正的效用,进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早日实现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给水排水规划、工艺设计、施工管理、运行费用、运行监管、产权明晰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对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如何保证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刍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测和预报水土流失,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从1995年的184.99km^2减少到1998年底的96.7km^2。严重级流失面积所占比重也从1995年的55.7%减少到1998年的20.6%。经分析计算,1996年-1998年水土保持累计减少进入河道(排水道)的泥沙量达3.343×10^6t,减沙效益达2×10^8元。在对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水土保持的最新进展。概括了实施城市水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干域的水土环境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间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构建原则,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框架,并就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及指标设置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着水分短缺、土壤贫瘠与水土流失等几大不利因素,研究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了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窝铺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问题,认为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合理利用,开发水土资源,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环境应养与用兼顾;对自然资源应合理索取与注意补偿,防止浪费,对待能量要有用有投.在试验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生产特性,融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一体,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跨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机制中,生态补偿量的计算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确定补偿水源区多少的关键,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机制的顺利实施.选择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从水源区保护水源所付出的成本、受水区经济可承受能力、水源区的水资源价值和环境容量排污权的损失价值4种途径计算陕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量.通过4种途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认为基于水源区保护水源所付出成本的水源区生态服务补偿支付较为可行.陕西水源区的生态补偿量生态环境建设期为99.56亿元/年,生态环境管护期为90.86亿元/年,同时,根据受水区所需水质标准对所推荐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为建立跨流域调水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岗栓 《水土保持通报》1998,18(1):22-24,25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早秋10月初抢墒带叶栽植苹果幼树,冬季覆土越冬,比晚秋、早春栽植的成活率高32.36%和38.34%,生长量大22.22%和54.16%,秋季落叶后栽植的,农膜覆盖树盘加树干缠塑料条和套向日葵杆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但成本高,推广困难。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现有的渠道配水模型是建立在下级渠道流量相等、上级渠道断面均匀水力参数相同的基础上,无疑限制了模型的应用范围。针对该种不足,该文建立了考虑下级渠道流量不等和上级渠道断面变化的精细化配水模型。在模型求解方面,通过构建合理的适应度函数和对约束条件的高效处理,应用自由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本模型和算法得到的配水方案与原配水方案相比,输水渗漏损失减少了8.26%;配水过程也更加均匀,有效减少了闸门调节次数。  相似文献   

18.
土壤时间序列的构建及其在土壤发生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留美  张甘霖 《土壤学报》2011,48(2):419-428
土壤时间序列在研究土壤演化速率与方向、建立土壤发生演化模型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能为土壤发生学理论的验证提供宝贵的信息。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时间序列的构建必须包括剖面内与剖面间母质均一性或母质不连续性的判定以及土壤的绝对或相对年龄的判定这两个重要过程。本文综述了土壤时间序列的类型及其构建方式,详细论述了在时间序列建立过程中母质不连续性的判定方式与土壤定年方法,并阐明了土壤时间序列方法在土壤发生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旨在为正确建立土壤时间序列、深刻理解土壤发生中的时间因素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和减少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还指出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调度的条件下均应考虑生态和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20.
四种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在粮虫可拓分类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储粮害虫的数字特征多,特征之间混合度比较大,可用可拓决策分析来解决其分类问题。在粮虫的可拓分类中,需要自动确定特征的客观权重,以避免传统的专家经验法在确定权重方面所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模糊决策矩阵和均值决策矩阵2种构建决策矩阵的方法。将最大离差法、类间标准差法、CRITIC法和熵值法4种确定客观权重的方法分别应用到粮虫的分类中,并通过基于经典域和节域不同构建方法的2种可拓分类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粮仓中危害严重的9类粮虫进行了自动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最大离差法权重是粮虫可拓分类的最佳方案,识别率达到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