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包括三系、两系法、化学杀雄法、化杀辅助两系法、核系统、核质染种等。其中化杀辅助两系法是一条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现状与进展1.1 T型不育系的研究有了新进展196 2年美国学者威尔逊育成了具有提莫非维细胞质的小麦“三系”(即T型三系 ) ,196 5年 ,中国农业大学的蔡旭教授从匈牙利引入了小麦T型三系材料 ,才开始我国小麦杂优利用的研究 ,屹今在几个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最重要的是许多育种单位作了大量转育和选育恢复系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选育出了T型不育系的较好恢复系 ,使F1结实性得到改良 ,杂交种已开始试用于生产。如中国农业大学组配的优势组合MS139/1817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试种 ,平均比当地推广良种增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八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85-002-02-05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协作组课题组于1993年2月22日~2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协作组(八五农业协作组计划项目)成立暨第三届小麦杂优利用学术研讨会。各地41个教学、科研、推广、种子和管理部门的76位正式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7篇,大会交流了45篇。此次会议基本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学术水平,也是全国杂种小麦协作攻关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通过交流,代表们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增强,研究手段新颖,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稻远缘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主要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型(AA)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少数野生稻和禾本科中部分非稻属物种优良基因。充分利用野生稻及远缘物种的杂种优势或有利基因的聚合,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等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概述了水稻远缘杂交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作用、分类以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6,(6):55-55
南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大黍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上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需年年制种的问题,从把外源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到水稻中以固定杂种优势的战略构想出发,论述大黍作为无融合生殖供体的优势特征和将其无融合生殖特性转移到水稻中的方法与应用,指出大黍作为无融合生殖供体,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比较理想、值得重点筛选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各种途径及应用情况,旨在为河北省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亲本系统选择在小麦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杂优组合P2 7×P3母本P2 7系统分离选出的 7个株系与父本P3测交实验结果表明 :同一小麦品系内不同株系作亲本对杂种优势表现有显著影响 ,对优良组合亲本进行分离筛选能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现状及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即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系统(三系),核基因雄性不育和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系),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杂种优势F2代利用研究的现况。着重介绍了T、V、K型雄性不育利用,太谷核不育与光温敏不育利用,CHA诱导雄性不育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现状。对小麦杂种优势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省20多年来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小麦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介绍了甘肃省培育的具有应用前景的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创建,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该体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综合性状好的 6个品种 (系 )为材料进行双列杂交 ,对 6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①小麦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穗粒数和百粒重 ,辅之以较高的成穗率 ,临汾麦区最佳强优势组配模式是重穗型 (均衡型 )×多穗型 ;②大部分组合正反交杂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但有个别组合正反交的优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③同一亲本与不同亲本杂交 ,其杂种优势也有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评选出优势较强的 5个组合 :即晋麦 65号×晋麦 61号 ,临远 315 8×晋麦 61号 ,邯 4 5 89×晋麦 60号 ,晋麦 60号×晋麦 65号 ,邯 4 5 89×晋麦 5 4号  相似文献   

14.
T 型(T.timopheevi)小麦胞质雄性不育是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可以用于杂种小麦研究的较好不育类型。T 型胞质杂种小麦的产量、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分蘖力、抗旱性、株高和抽穗期等性状较普遍的表现出杂种优势;国内外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目前配制的杂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开始于1965年,当时蔡旭教授从匈牙利引进美国的 T型不育系,掀起了全国性小麦杂优热潮,但由于 T 型恢复源窄、籽粒不饱满等原因,研究进展缓慢。K、Ven 等一些新型不育系的育成,又把该项研究从低谷推上了高潮。目前全国不少单位加入了小麦杂优利用的行例,其中大多致力于冬小麦杂优利用研究,但春小麦上进行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蓝粒小麦附加系中携带有蓝色胚乳基因和育性恢复基因的4E 染色体,附加到小麦核雄性不育系上,选育出了稳定的雄性不育、保持系。经多年用多个品种对不育系测交,所有组合的杂种 F_1均恢复正常结实。初步选配出几个杂种组合,并进行了制种试验;研究了它的繁育制种体系,表明它比 XYZ 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还对其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30个粳型父本配组,对8个农艺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单株谷重的优势最强,超亲优势变幅为-20.00%~110.06%,平均76.45%;竞争优势-36.32%~101.74%,平均为14.77%;播始历期、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结实率的优势大部分呈负向;株高的优势大部分呈正向.亲本4002、99-25、5193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组合N422S/4002、HP41S/5193、HP41S/香糯99033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较高.并对一些亲本和强优组合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ICC配置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及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探讨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育优质杂种小麦的选配规律.结果表明:F1、F2代杂种优势显著,各品质性状指标与亲本呈正相关,选择高值亲本可获得较高的F1、F2组合,杂种小麦F1及F2代在生产中具有利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