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跃良  吴毅 《作物研究》1998,12(1):17-19
早稻种谷直播育秧是近十年来本地群众中自发运用的育秧方式。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早稻种谷直播与催芽播种相比,虽出苗不太整齐、成秧率偏低、全生育期略延长,但省工、秧苗抗逆性强。要运用这种育秧方式必须适当提早播期,坚持种子消毒,适当加大播量,搞好秧田管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户在育秧基质育秧过程中存在的秧苗出苗率低、整齐度差、烂芽死苗等问题,探究播种前育秧基质喷水与不喷水、播种后堆盘与不堆盘处理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育秧基质进行喷水,播种后对秧盘进行叠放暗处理,秧苗素质优,最终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早稻播谷育秧生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早稻催芽育秧中存在的催芽难、成秧率低 ,遇异常天气易造成烂秧等问题 ,于 1991~ 1993年进行了播谷育秧与催芽育秧的比较研究。指出播谷育秧比催芽育秧具有许多优越性 ,并阐述了播谷育秧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原始稻作是“漫撒播”方式,距今5000年左右发展为直播旱稻、以至汉代开始才有育苗移栽稻.11世纪以来,南方流行一年两熟栽培,十分重视稻种催芽技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催芽方法兴起,但种子不催芽直播育秧技术并未消失,部分地区的农民一直沿用至今.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客观上推动了不催芽播种的发展,江西、浙江、福建、江苏、湖南等省许多地区的农户应用此法.90年代誉为“红色革命”的种衣剂兴起,与不催芽播种技术结合起来,不浸种、不催芽,丸化种子包衣的药膜也免予在浸种中溶解流失,两者优势互补,合成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新型实效、简便易行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水稻包衣种子育秧的配套技术,常山县种子公司引进水稻生物型种衣剂Z5B、生产包衣种子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2a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其中杂交早稻1700hm2,杂交晚稻8300hm2。现将水稻包衣种子干谷播种技术初报如下。1试验过程与方法1.1半...  相似文献   

6.
农业承包责任制后,稻田种植面积分散,少量种谷催芽技术难以掌握。不少农户存在催芽与育秧的恐惧心理,发芽率低、成秧率低的现象到处可见,滑壳烧包时有发生,稍遇寒潮,成秧率就下降。特别是少量种谷“破胸难,芽不齐”的问题更加突出。 1985年,岳阳市北港乡、华容县护城乡和平江县种子公司等单位进行温水催芽与常规催芽相此,发芽率提高了12—15%,成秧率提高了8.9~13%,而且秧苗素质也有改善。 近年来,我校试用早稻温水催芽法,有效地克服了常规催芽中高温伤芽的弊病,提高了种子生活力,解决了“哑谷多,芽不齐”的难题。而且其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推广,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双杂配套的季节矛盾,确保杂交早稻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节省大田用种量,祁阳县近年试验了温室育秧方法,并在杂交早稻生产上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温室秧具有下列生育特点 1.成秧率高,节省用种 温室秧由于播种后置于人工控制的适宜环境生长,因而有出苗快,出苗整齐,成苗率高的特点(表1)。  相似文献   

8.
集中育秧具有水稻品种统一、浸种播种同步、秧田用工集中和秧田管理便利等优势,有利于实施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本文从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的发展现状、主要形式、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着力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全面推进早稻集中育秧模式和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对钵形毯状育秧机插的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钵形毯状育秧机插可以显著改善秧苗素质,提高栽插质量和籽粒产量,比常规育秧盘育秧机插增产5.18%~14.80%,其杂交稻的最佳播种密度为60~80 g干种/盘,秧龄可以适当延长至36 d。  相似文献   

10.
在播种期严重干旱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旱地小麦干旱寄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8%时,采用干旱寄种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干旱寄种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以上,苗情稍优,产量可达543.0~4428kg/hm~2,比雨后播种增产4.9%~12.2%,平均增产11.3%.  相似文献   

11.
杂交早稻不同播种期对生育期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季杂交稻由于生育期较长,种植农户对早稻都有一种抢早收割的情绪,要求早稻早熟、早割,让季节于杂交晚稻。本试验采取提前播种、地膜覆盖、稀播旱育秧等技术来调节早杂全生育期。一般提前5d播种,可提早收割2d。既能夺取早稻高产,又不影响晚稻播种,有利全年粮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福建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做好近期降温降雨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出台落实早稻播种育秧防低温措施、落实农作物田间管理、落实果树防寒防冻措施、落实畜禽养殖保温措施和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等五项措施应对"倒春寒",切实防范降温降雨对春播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知》指出,要注意覆膜保温,防患死芽烂种,掌握"冷头浸种,冷尾播种";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把好浸种、消毒、催芽关,指导农民抢晴播种;大力推广塑料拱棚育秧、旱育秧等防寒育秧技术,培育一定比例的"机动秧",适时启动应急种子储备,抓紧补播,确保早稻大田用秧和早稻面积的落实。要指导农民通过稻草覆盖、喷施防寒剂等措施,减轻低温对春收作物的危害;对春种马铃薯要立足于保温护苗,及时抓好田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广种植杂交早稻、扩大双杂面积是当前粮食增产的有效措施。但育秧难、用种量大是阻碍杂交早稻推广的一大难题。我县在多年的早杂推广中,着力改革育秧技术,由湿润育秧改为地膜湿润、板田育秧,继而总结推广了地膜通气营养土育秧新技术,使全县杂交早稻面积由1985年的4450亩,1991年扩大到76720亩,占早稻面积的70%,粮食连续七年夺得丰收。 一、模式及做法 地膜通气营养土育秧是集地膜湿润育秧、板田育秧、场地小苗育秧优点于一体的组合型育秧方法。其组合模式可概括为四句话:通气秧田的底子、营养土层的面子,地膜覆盖的架子,中苗带土的秧子…  相似文献   

14.
在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研究中,如何解决杂交早稻的烂种烂秧、用种量大、育秧成本高和插后分蘖迟、难以确保一季亩产千斤以上所要求的苗数与穗数等问题,是我省栽培技术研究中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我们在总结常规早稻几种主要育秧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场地保温育秧,中苗带土移栽”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仅有效地防止了烂种烂秧,提高了成秧率,而且达到了省种、省秧田、省肥、省工、省成本和早熟增产的目的,使杂交早稻大面积一季过千斤。 一、场地保温育秧的试验结果 (一)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1.不同育秧方式小气候特点。场…  相似文献   

15.
水稻喷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喷直播就是把东方红18型喷雾机的喷水装置改为喷粉装置 ,将芽谷通过喷粉管喷播到田里的一种新的机械直播技术。该技术是浙江临海农民首先试验的 ,经农技部门总结和试验示范 ,开始在台州市内应用。该技术具有省工省力增收的优点 ,受到种粮大户和农民的欢迎。1997年开始试验 ,2000年种植面积已有670多hm2。目前 ,该项技术主要在早稻上应用 ,2000年作者利用嘉早935品种进行了翻秋喷直播对比试验。现把该项技术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一、喷直播技术的优点1.省工省力节本喷直播栽培同一般的手直播稻一样 ,减少了传统育秧移…  相似文献   

16.
我省早稻育秧方式虽在不断地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据1980—1984年统计,一般年份因烂种烂秧损失种谷一亿斤左右,严重的年份达一亿七千四百多万斤。分析烂秧的主要原因,是露地育秧造成的。因为薄膜育秧成本高,推广面积少,所以目前仍以露地育秧为主,露地育秧因保温不力,加上遇到连续的阴雨寒潮天气,床土水份含量常处于饱和状态,容易  相似文献   

17.
对湘南油菜茬杂交早稻的几种育秧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适合于湘南油菜茬杂交早稻的育秧技术为温室(场地)两段培育带蘖或多蘖大秧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早稻育秧期间,浙江瑞安市4月份气温很低,上中旬出现严重倒春寒,3月31日~4月5日连续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1℃,此后4月9~10日、12~13日及15目的平均气温也在11℃以下,且5天的日照均为0小时,导致3月底播种的早稻烂芽、烂种严重。同时由于气温偏低,导致秧苗根系生长不良,自身的新陈代谢受阻,秧苗生长缓慢,造成本市早稻烂秧严重,秧苗不足。为了探索烂秧的救灾措施,我们在篁社镇量社村进行了中丝2号迟直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为解决早稻烂秧缺苗问题提供了经验和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试验落实在重社镇重社村李甲喜农户,…  相似文献   

19.
任宇  李挺 《中国稻米》1998,(4):13-15
早稻双膜旱育秧是在吸收工厂化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及早地育秧技术优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秧新技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劳力年龄结构老化、技术素质下降,要求代育秧的呼声越来越高。采用双膜旱育秧,开展规模育秧技术承包,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户有秧难的一项有效措施,双膜旱育秧的四大优势(根系优势、分蘖优势、穗数优势、抗逆优势)已被多年实践所反复证明。由于该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户普遍欢迎,推广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20.
棉花“侧封土”是基于“正封土”技术的播种技术创新,已广泛应用于北疆植棉生产。经5年的示范推广应用,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侧封土”技术应用普及率达62.61%,植棉农户认可度达90.56%。结合5年实践经验,对“侧封土”技术优劣进行分析,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植棉农户对封土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