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平菇由熟料栽培发展为生料栽培——原料经过处理后播种发菌。生料栽培平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菌丝生长阶段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并占领整个菌床的培养料。常与平菇菌丝争夺养料的竞争性杂菌如绿霉、青霉、毛霉、根霉、曲霉、链孢霉等,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抑制其生长,导致局部甚至整个菌床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因此,生料栽培平菇防杂菌污染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2.
栽培平菇要获丰收,在栽培的品种、季节等闲素确定后,科学的水分管理便成为决定的因素。在水分管理上若能正确运用“准、稳、巧”的方法,平菇产量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配料时加水要准 正确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培养粗壮菌丝的关键,因它直接影响到发菌速度、菌丝密度,从而会影响到后期产量。水分偏高,培养料内空气相对减少,菌丝由于缺氧生长速度减慢,并易发生如鬼伞之类的杂菌,导致菌床污染,表层易长菌皮,菌丝易老化、发黄,产量明显降低;水分太少,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纤细、弱,菌丝密度低、松,出菇迟,产量低。实践证明,平菇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100kg干料加110~120kg水即可。拌好料后,手抓料用力挤,见指缝内有水但又不下滴为准。 (二)发菌期水分要稳 平菇发菌时的水分管理原则是要“保”水,使水分不易失掉,而不是失掉后重新补水。拌料时60%的水分要能长久维持,这样菌丝才能发得好,干干湿湿对发菌极为不利,另外发菌时补水还易造成污染。床栽保水的办法用地膜,防止水分蒸发。袋栽是利用塑料袋来保水。有些初栽者,由于不注意发菌阶段的保水,干了就补水,常使培养料干湿交替,结果导致平菇菌丝发不好而失败。  相似文献   

3.
发酵料栽培,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料栽培感菌率高,生长缓慢的难题,同时,还大大地缩短了周期,其它方法栽培平菇,菌丝长满培养料需30天左右,40—45天才能出菇,而发酵料栽培平菇,菌种只需15天左右即可长满培养料,20天左右即可出菇,并且对培养料新鲜程度要求不严格。发酵料栽培平菇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发酵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碰到培养料酸变问题.其表现为:在发菌期,pH值降至6以下,培养料出现酸味,菌丝稀疏,长势不旺,甚至消失,接种口大量吐水,随之出现臭味,最后栽培袋腐败变软,导致栽培失败.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中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培养料酸变,栽培成功率达100%.(一)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增加透气量食用菌一般是好气性真菌,需较多氧气,在培养料含水量偏高或通气不良时,中温型兼性和嫌性的酵母菌、乳酸细菌等得以孳生、产酸,导致料内pH值迅速下降,抑制杀死菌丝.我们栽培平菇、灵芝时,用木屑料控制含水量在55%,料水比1∶1,棉子壳料含水量60%,  相似文献   

5.
正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杂菌少,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栽培过程中常出现培养料变酸发臭或粗柄菇、蓝色菇、瘤盖菇等异常现象,使平菇产量、质量均有下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些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变酸发臭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之后,料内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影响菌丝生长,其发生原因与防止措施有以下三种。1培养料带有大量杂菌,特别是经过夏天雨季的陈料,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由于料内的各类霉菌大量繁殖滋生,使培养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一种好氧菌,生活期要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笔者用棉籽壳袋料栽培平菇发现,在菌丝吃料1/2~2/3时,有的出现吃料减慢,甚者菌丝萎缩、死亡。其原因是袋膜封盖太严,料底紧、湿度大,引起培养料发酵产生的废气积聚,氧气不足所致。若不及时补救,必将引起减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袋内空气注射试验,收  相似文献   

7.
邓衍领 《食用菌》1998,20(2):24-25
栽培平菇可以用发酵料和熟料等,但不管采用那种料,原料处理是栽培取得成功的基础.原料发酵可使料软化降低大分子化合物.转变成为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有利于平菇菌丝的吸收利用.发酵后的培养料不利于杂菌繁殖.开放式接种不污染.它具有省工、省时、效果好.但如果堆制技术掌握不当,易使料变质腐烂,从而导致栽培失败.现将笔者在生产中所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郜小波 《食用菌》2006,28(4):53-53
平菇栽培过程中培养料装袋接入菌种后,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拌水过多、料温太高导致杂菌滋生,使培养料发酸发臭,或料内铵离子浓度过高,与加入的石灰起化学反应,产生氨臭,影响平菇菌丝生长,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笔者结合多年的平菇栽培实践总结几点防治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川才 《食用菌》1992,(1):29-29
平菇栽培中,常会碰到诸多不利因素,如何加以排除与防止,以期获得高产,据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播种后料发酵为害及防除①发生条件:9、10月播种温度高,或生料栽培堆制发酵时散热未尽便上床播种,特别是料层过厚(12~15cm以上),最易发生.②症状:播种后头几天,整个料面菌丝生长旺盛、粗壮、浓白,随即有的床面菌丝突然消失,消失处无任何杂菌,而且消失点不断扩大,培养料发热,拌有浓烈刺鼻的酸、馊及霉、酒混合味,料发粘.其原因是由于乳酸杆菌等厌氧菌,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大量繁殖,产生有害气体及酒精等有毒物质毒害和抑制了菌丝生长.③处理办法:立即打开发酵处的盖膜,将料  相似文献   

10.
用棉子壳发酵料栽培平菇,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棉子壳培养料发酵技术的介绍和报道较少,或不详细,菇农应用掌握困难,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进行了棉子壳培养料发酵技术的探讨,首先从促进高温微生物的活动入手,使料堆升温快(在24小时内达到65℃以上);温度高(发酵过程中料温保持在70℃以上);发酵时间短(发酵全程仅4天5夜);料质量好(用于栽培平菇污染少,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杂菌污染是生料栽培平菇的一大威胁,它不但影响平菇产量,甚至使培养料成批报废,造成严重损失。近三年来,我进行了防止杂菌污染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一)注意环境卫生。室内栽培平菇,铺料前床架、墙壁、地面要喷洒500倍多菌灵或5%甲醛消毒。阳畦栽培平菇,先在畦内撒上一层石灰或敌百虫粉,防止蚯蚓、蚂蚁、蜗牛等直接为害或传播杂菌。栽培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阳畦栽培更应经常适时适量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滋生杂菌。采菇期间要及  相似文献   

12.
斑秃型病害,是生料栽平菇发菌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侵染性病害。其发生的比率因栽培菇场和季节而异,一般是地下人防菇场>地上菇房>露地菇场,气温较高的秋栽季节发生量较大。 (一)病害的症状:播下的菌种块萌发和定植速度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菌床表面的菌丝体呈斑块状和禿点状分布,同时培养料散发出带刺激性的酒酸气味,严重时种块不萌发或生长停止直至死亡,菌床表面成片,甚至整体不长菌丝——即斑秃型,培养料由酸败变质至形成粘臭状的腐料,最终导致栽培失败。 (二)病害的成因:根据栽培实践和观  相似文献   

13.
马瑞霞 《食用菌》2001,23(4):36
在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菇农称之为“脱隔”,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现将蘑菇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后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播种后料温高使菌丝萎缩。 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 ℃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凤.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2 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棉子壳,玉米芯等生料栽培平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菇农乐于接受.但在发菌期易为杂菌污染导致失败.为了确保栽培成功,近年来我们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进行探讨.从实践中发现,生料栽培平菇成功与否在于发菌期,只要发菌期平菇菌丝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形成优势,杂菌即表现不出来,就算成功了.反之,发菌期平菇菌丝在培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平菇培养料处理方式常见的有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栽培和熟料处理栽培,本试验研究了平菇培养料常见的2种处理方式对栽培各项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单棒装料多,开放接种污染率低,无论是单棒效益还是总效益都优于熟料处理栽培。  相似文献   

16.
平菇是我们喜爱的食用菌,它适应性广,容易栽培.但要获得高产效益却不容易,往往会因栽培过程发生异常现象而减产.笔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将几种常见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只发菌不出菇菌丝长满培养料后迟迟不出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气温超过或低于出菇温度;培养料过干或料面长期积水;通风不良等.预防办法:根据季节、环境和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菇型,安排好播  相似文献   

17.
鬼伞是高温季节栽培平菇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类竞争性杂菌 ,轻则造成平菇减产 ,重则导致栽培全面失败 ,是早秋栽培平菇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因此 ,了解鬼伞的生长特性及发生原因 ,掌握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 ,是提高平菇栽培成功率的关键。1 鬼伞发生的种类及其生长特性1 1 发生种类 平菇栽培期经常发生的有长根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以及毛头鬼伞等 4种。1 2 生长特性 鬼伞属腐生菌 ,喜高温、高湿、高氮源的环境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8~ 32℃ ,喜偏酸性环境。鬼伞发生时 ,首先在培养料表面出现细弱、灰白色的菌丝 ,生长非常迅…  相似文献   

18.
大田栽培平菇,一般多采用阳畦。在采收结束的畦床上连续种菇,往往会导致失败或减产,其主要原因是畦床内的残渣废料和死菇腐烂污染了畦床。为防止污染一般都是轮换地块或把原畦床内的废料清除掉,再用消毒药物杀虫灭菌后栽培。笔者近年来经过试验,探索出不换地块、不用消毒药物连续种菇的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栽培畦的埂高约20cm、畦床宽度与排水沟宽度各  相似文献   

19.
当今平菇栽培已推广普及,但产量高低悬殊.我们通过十二个春秋的反复试验,探索出了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等原料栽平菇的四项可靠的增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高温发酵料袋栽法一般栽培平菇的原料,播种前需曝晒3~5天,但由于受季节所限,往往不尽人意,播种后仍易感染杂菌.笔者采用高温堆制培养料栽培法,成功率达百分  相似文献   

20.
较高海拔床霜姬松茸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我地海拔 50 0m左右山区床栽姬松茸出现菇床上有长菌丝但不出菇的奇怪观象。笔者经过初步调查研究后 ,认为关键是料发酵不良与栽培期不适 ,以致原基无法形成 ,导致几乎不长菇。因此要求菇农栽培时要掌握各环节的技术关键 ,做到防患于未然。1 症状表现 笔者调查了 10个不长菇乡镇的 6 9个菇棚 ,发现大部分菇床培养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湿现象 ,有的料甚至变黑发臭 ;覆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干现象 ;观察培养料发菌情况 ,绝大部分菌床上菌丝长势不旺盛 ,有的局部菌丝尚未定植 ;有的菌床杂菌、病虫害处处蔓延。故大多数菇床不出菇 ,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