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晓民  詹国英 《茶叶》1989,(1):48-48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茶叶生产也相应落实了各种承包责任制,对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一定作用。但近年茶叶市场形势好转,原来并不完善的承包合同产生了不少新问题。如茶园所有者与承包者的关系处理,投入与收益的关系;价格政策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国营民乐农工商联合公司,认真贯彻中共中央(84)年一号文的精神,按照“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办法进行改革。1984年3月份党委研究决定,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茶叶生产,全茶场213户职工,办起了职工家庭茶场,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贯彻自负盈亏的办法。职工家庭茶场承包后,从1985年开始自负盈亏。并实行超产加价奖励,凡茶叶生产超产部份,又符合茶场  相似文献   

3.
王建林 《茶叶》1993,19(2):54-56
1992年7月,景宁县农业开发总公司对本县茶叶基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探讨乡(镇)村集体茶场承包责任制健全途径,现将调查情况及笔者认识作一综合简述,以求共识。一、调查方法及结果该次调查从地理环境差异、交通运输状况、茶园生产基础、不同责任制承包形式、承包年限长短等因素考虑,选择了祭头村办、鹤溪镇办、朱坑、三石、李处、塘丘、徐崇、山下等八个乡(镇)村茶场,按大宗茶一芽2~3叶采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后,农村生产责任制落实以来,农业生产出现了大好势头,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茶区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茶叶生产也纳入了承包的轨道,但由于多年生经济作物和当年生农作物的生产投入周期不同,采用同样的承包方法,利弊也很突出,根据最近我们在基层乡、镇的调查情况,提出如下问题: 一、全县原有责任制落实的茶叶专业场、队共共计199个,被个人承包一年或每年轮流承包的有78个,这种短期承包的茶场,出现重采轻养或重采不养,损伤树势,产量急速下坡,完全处在掠夺性经营状态,若不纠正,茶园树貌将  相似文献   

5.
茶叶专业户、重点户正在发展,很多国营茶场也在实行责任制,建立了家庭茶场,采用哪些指标和怎样评定这些茶户经济的经济效果,是一个新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评价茶叶生产单位生产和经营效果的好坏,往往只看茶叶产量多少。其结  相似文献   

6.
地处偏僻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大度岗茶场生产的龙山云毫,1989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茶与中国文化周”中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饮料。大度岗茶场创建于1981年,现有3500多名职工,16000多亩茶园,年产干茶900吨,为我国最大茶场之一。在经营管理方面,该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茶园承包不规定年限。场部落实承包责任制,实施以队承包和家庭承包,承包不规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茶叶生产上由于本身的特殊性,茶园责任制一直不够完善。有不少的地方,由于承包者掠夺式经营,造成茶园荒芜,甚至挖茶毁园。因此,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巩固乡、村茶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钟光明 《茶叶》1989,(4):42-44
鄞县樟水区是个老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3018亩,投产12229亩,1983年底茶叶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按劳、按需平包到户的占84%,计10936亩;专业场、组承包的占9.2%,计1198亩;个人承包的占3.3%,计428亩;联户承包的占3.5%,计455亩。全区有农业人口43064人,户均茶园面积0.9亩。实行责任制,茶农、茶场有了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松阳区有茶园6899亩,其中承包茶园面积2149亩,这些承包茶园可以克服分散经营由于产规模小,茶园零星分散而不利于按长期规划布局生产,不利于分批采摘,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由于受技术资金限制而不利于茶叶生产设施的配置等缺点。因此,对集中成片的茶园应尽可能实行茶园承包责任制。实行茶园承包责任制虽然有许多优越性,但如果承包责任制不完善将会带来许多弊端。目前,茶园承包责任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承包年限太短,有些茶园承包年限只有1~2年。茶叶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地处大别山东南丘陵地区的安徽省潜山县糖岭茶场,自1981年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推广应用茶叶科学技术,增加生产资金投入,大力开发顺应市场需求的名优茶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2年来,全场平均亩产由30多kg提高到105kg,亩产值由100多元提高到1133元,亩纯收入由30多元提高到431元,其中三园(丰产茶园、良种茶园和密植茶园)亩产值达2000~3000元,亩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其效益不仅在全县国营与集体茶场中名列前矛,而且已跻身于全省茶场的先进行列。1992年在潜山县召开的省茶叶学会与会代表参观该场后,充分肯定了他们坚持科技办场,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与效益为核心进行名优茶系列开发的经营路子。本文对该场开发生产名优茶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经营策略作一  相似文献   

11.
平江县浊水公社西岸大队茶场,现有茶园四十六亩,这个茶场于今年三月将四十六亩茶园承包给该大队八个社员经营管理。同时对茶叶采摘也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其作法是: 一、确定采摘劳力,签订承包合同。茶场承包人员到大队所属生产队与36人签订采摘专业承包合同,这批人员平时务农。茶叶  相似文献   

12.
桃江县大栗港镇茶场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郑家坳村,为大栗港镇镇属企业,共有茶园面积8.67hm2,1972年建园,品种为安化群体种。去年生产茶叶104t(其中黑毛茶100t),销售收入42万元,除去各种开支21万元,获得纯利21万元,每667m2产值3230元,获纯利1615元,今年茶场承包主张建中又承包了县茶叶研究所茶园4hm2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7hm2,承包茶园面积达到了20.33hm2,生产茶叶185t(其中高档名优茶5t,普通绿茶20t,黑毛茶160t,预计纯利42.6万元,每667m2纯利1397元。茶场现已将承包的县茶叶研究所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的4.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为良种繁育母本园,自繁自育,用于自己建园种植,逐步增加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场的生产,今年已扦插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13.
罗婷  陈永红  魏勇 《茶叶通讯》2009,36(4):19-21,25
通过对望城县高桥茶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茶叶生产的优势与问题的全面分析,以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为基本理念,以提高经济效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望城县高桥茶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组茶场大部分承包到了户,这样分散生产,出现了茶叶加工难。为了帮助茶农解决这个问题,汩罗市供销社系统发扬扶植、支持生产的老传统和经营优势,从去年开始,在边远和零星分散地区进行了联营创办茶叶初制厂  相似文献   

15.
1 茶叶适度规模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改变了长期以来生产者责权利脱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茶农的积极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承包规模不合理,加之国际茶叶市场不景气,致90年代以来,从总体来看,茶叶生产处于下滑萎缩、徘徊不前状态之中。很多茶厂倒闭、茶园荒芜,茶叶生产面临形势严峻的局面。主要原因有:①茶叶生产面积和经营方式的过于分散,经营粗放,投入产出率低;②第二、三产业的兴起,茶叶与之比较效益低下,促使茶农向其它产业转移,形…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经营与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出现,如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已引起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当前产销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茶叶生产者更重视采用科学种茶技术,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产销两旺、经济效益高的茶场(厂)和茶叶专业户、承包户.笔者根据多年开展技术推广和为茶农提供产后服务的经验,试与广大茶叶专业户和承包户讨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17个产茶省1000个茶县的100万茶叶农户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为各种形式的承包,生产出约占全国70%的茶叶。但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技术力量和情报保证,因而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为了对这些小茶农和专业承包者进行卓有成效的情报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及其自食其力的能力,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赞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在大抓山地综合开发,茶叶生产势头很好,群众积极性也很高.为了解其实效,我们先后到霞浦县牙城、水门、柏洋、沙江等四个乡镇,对不同形式的茶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如何发展茶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座谈.从中获悉,他们都立足于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9.
雷天  华伦胜 《茶叶通讯》2006,33(4):40-42
本文通过对湖洋乡主要茶场的调查分析。对当前茶叶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一是茶叶采摘上搞好分期分批采茶。严格采摘标准。加强配套措施,推广采茶机具;二是经营管理上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承包责任制。健全茶叶验收制度和使用洁净用具等。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蒲圻羊楼洞茶场,建于1951年,现有茶园10053亩,职工2263人,总人口5500人,下属七个茶叶分场,八个工业厂家,固定资产总值1023万元,主要生产地方名茶、绿茶、茉莉花茶、茯砖茶等茶叶产品,是湖北省最大的国营茶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干部职工以振兴茶场为己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汇能力为目标,对内深化改革,发展以茶为主,茶工并举的综合经济;对外不断开放,加强横向联合,使茶场充满活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