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葱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葱在我国栽培极为普遍,与其它蔬菜相比,大葱具有管理简单、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使大葱发病率较高,造成严重减产,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地防治大葱常见病害,现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待大葱株高达40 cm以上时,大行距内采用传统的培土方式,小行距内安装免培土装置。该栽培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省工、操作简便的优点,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40%以上。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大葱生产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双侧培土变为单侧培土,大沟灌水变为  相似文献   

3.
秋大葱是北方必不可少的冬贮秋菜之一,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葱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也相应提高,种植秋大葱的农户也不断增多,面积也就随之扩大,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青叶一号”大葱是燕赵种业蔬菜种子公司选育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葱新品种,经过对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的四季栽培技术实现了大葱的周年供应。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对葱农实际生产存在盲目选择品种、栽培管理粗放、用肥用药混乱、缺乏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等问题,依据冀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总结了"青杂2号"大葱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品种与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以期为冀中南地区大葱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麦茬葱即小麦下茬栽培的大葱,通过分析麦茬葱的栽培特点,论述麦茬葱栽培技术;选用适宜品种;适期早播、稀播、育壮苗;抢收小麦、及时腾茬、尽早定植;加强水肥管理、发挥麦地优势;适时晚收、延长大葱生长时间及储藏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大葱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植株不分枝,弦状须根,根系发达,抗倒性好,适应性强,生长期180-210d,耐热、耐旱、耐寒性均较好,启东市可周年栽培。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发展大葱产业,大葱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市大葱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2013年全市种植面积达650hm^2以上。现将其开发前景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葱需肥规律及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方式栽培大葱时,由于施肥不平衡,氮、磷肥的投入过大,而钾肥施入量相对不足,不仅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容易造成肥料浪费,甚至对环境产生污染。近年来,随着大葱种植面积的日益加大,菜农对大葱的高效栽培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大葱的生长特性及需肥规律探讨出一种少投入多产出的栽培及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
宋永林  杨玉芳 《蔬菜》1992,(1):38-39
随着土地种植面积的逐年缩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当前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章丘大葱深沟栽培的介绍,旨在探讨单位面积上提高大葱单产的有效途径。章丘大葱为山东省章在县农家品种,植株高大,可达1.2米左右,葱白长50~60厘米,茎粗约3~5厘米,单株重0.5~1公斤,晚熟、葱白肥嫩辣味淡、味甜、耐贮运、产量高,本文所述并非此品种大葱如何栽培,而是引用这种栽培技术栽植一般品种大葱.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葱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及对大葱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葱是耐寒的葱蒜类蔬菜,在我省栽培十分普遍。在大葱生产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勃力县双河公社,每年栽培大葱一、二千亩,总产五、六百万亩、垧产七、八万斤至十几万斤,外销十几个市县,七四年以来,曾多次对双河葱的生产栽培情况进进行调查,并对群众中不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比较,还结合了宁安、呼兰等地的大葱生产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河葱高产栽培技术,做为技术方案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也是山东省的主要出口蔬菜之一,近几年在诸城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结合当地生产经验,将春播大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蔺善仁  奚秀珍 《蔬菜》1990,(4):9-11
大葱是一种常年需要的调味蔬菜。栽培很广,面积较大。由于品种或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前几年我市大葱产量低,质量差,出现产不足销的局面,每年都大量外进。1985~1988年我们开展了大葱品种引种及比较试验的研究。先后引进7个大葱品种,从中筛选出适于我市栽培的高产、优质大葱品种——“冬灵白”。经我市及省内部分地区试种示范,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出口大葱的通用标准是植株完整、紧凑、无病虫害、叶肥厚、叶色深绿、成品叶身和假茎长度比为(1.2~1.5):1、假茎长40 cm、直径2 cm左右、洁白、致密.以手握大葱假茎基部,能保持植株挺立5 s以上,假茎不弯曲、不折断为好.出口大葱要求周年均衡供应,生产上结合冬暖式大棚、拱棚等保护设施能够实现周年栽培,周年供应.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也是山东省的主要出口蔬菜之一,近几年在诸城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结合当地生产经验,将春播大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育苗 1)播期选择.播种期一般选在3月上旬,可采用小拱棚进行播种育苗,也可在露地直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大葱-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即早春拱棚马铃薯,夏季早葱,秋季马铃薯在同一地块上三季作三茬栽培技术,适宜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全国优质大葱种植基地之一,但现有品种主要来源于山东省和日本,其实河南本地大葱品种资源也很丰富,只是推广不多。为了扩大河南本地大葱品种的推广,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收集的几十个本地大葱品种在中原地区进行了推广试验。通过近几年在中原地区种植和推广,简化了栽培模式,优化了植保技术,总结出适合中原地区大葱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河南大葱本地品种的推广、种业创新及种植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是人们喜食的四季蔬菜之一.开展三熟葱栽培形式探讨,有利于大葱的周年供应,为葱农增产增收开辟新的致富途径.三熟葱是指利用大葱植物学特性、中光性、熟性及季节性差异,在单位土地上一年收获3次大葱即早、中、晚熟大葱的栽培形式.经沈阳市道义大葱产区试验,667 m2(平方米)效益4000~5 500元.这种栽培形式可实现大葱淡季旺销和大宗批发的双重效益.三熟葱栽培简单、管理方便在北方地区有极大发展潜力,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葱传统的栽培方式多为夏栽秋收冬贮,为了实现大葱周年均衡供应,科技人员通过培育适应性强的品种,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一些简易设施(小拱棚、大棚、简易日光温室)等,使大葱能够一年四季栽培,获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以豫北地区为例介绍大葱的四季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白会庭  陈志贵 《上海蔬菜》2006,(5):13-13,17
出口大葱是上海郊区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品种之一,平均每667m2产量2500~3000kg,产值4000~8000元。为提高出口大葱的品质与产量,我们通过多年的栽培与研究,总结出一套出口大葱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平顶山市大葱的高产高效栽培,久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自身培育的平园3号大葱杂交新品种进行试验探索,根据田间调查、生产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平园3号大葱优质、高产,同时又充分发挥该品种优良特性的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对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多次培土、病虫害防治、适当晚收等方面严格管控,获得了比普通大葱增产26.4%~40.5%的可喜效果,可为菜农生产优质大葱、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