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军繁 《吉林林业科技》2002,31(2):26-27,36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生态草建设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建设措施,提出了以草为本,乔灌草结合,工程措施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等生态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国际与国内,都在研究探索。吉林省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把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作为重中之重。吉林省林业部门的绿色使者们也开展了生态草建设的创举,揭开吉林省治沙史上的新篇章。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生态草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由各县(市、区)政府在充分协调土地、农业、牧业、水利等部门的基础上,提出急需治理的“三化地块。二是由林业部门和单位组织生态草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草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了吉林省进行生态草建设的战略意义,林业部门搞生态草建设的优势,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生态草建设为发展草业经济带来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4.
就吉林省西部沙区防护林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性发展提出三点意见:1.巩固农防林成果,培育速生丰产型农防林,发挥生态经济双重效益;2.积极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增强林业发展实力;3.推广“林、草、田”,“林、果、药”综合治理沙地经济生态系列模式,把西部沙地建成多效益复合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复合农林业模式是我省西部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吉林省西部面临的生态与经济问题,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复合农林业概念、主要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提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吉林省西部跨越式发展的理想模式,并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阐述了在苏打盐碱土区种植不同的树、草植被进行试验研究,对比选出适宜盐碱土区种植生长的树、草品种,治理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的脆弱的生态现状,研究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吉生四号羊草抗盐碱能力强,模式(羊草0.5 m ×白刺0.5 m ×羊草)×1.0 m最适合迅速提高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7.
经过1a的治理和自然恢复,生态草试验区土壤、植物、野生资源、气候都有了极大改善。但生态草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西部可持续发展与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为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以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为主要特征的荒漠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概况,在总结近半个世纪林业建设正反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吉林省西部森林生态网络建设面临的任务.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2004,(12):1-1
由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4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于8月18日至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会代表围绕“生态产业化、城市环保、退耕还林还草”三个主要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政策依据和解决方法,为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围栏封育重在栏内的建设;“三化”草场盐碱含量不同,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以土定草,科学种植,提高经济效益;盐碱地栽植灌木不宜过多,应与生物围栏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