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武夷山,给您留下不仅是武夷奇山秀水,还有那令您齿颊流芳醇香浓厚的武夷岩茶,而以大红袍叶片为背景"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的图案,已成为大红袍形象代言,成为武夷山的名片,也将留在您永久的记忆中.直此陈椽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盛逢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叙叙陈椽先生的福建缘、武夷情.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8,(11)
本刊讯2008年10月20日下午,安徽农业大学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了陈椽教授、王泽农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来自海内外200多名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校友、嘉宾和茶界代表齐聚安农大茶业教学大楼前,参加陈椽和王泽农教授铜像揭幕仪式。揭幕仪式后,陈椽和王泽农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茶业楼多媒体报告室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陈椽(1908.3.8~1999.11.23),字愧三,出生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个小商家庭,安徽农业大学一级教授,我国著名茶学家、制茶专家、茶业教育家、世界科技名人,曾荣获1990年国家教委金乌奖章。1999年11月23日茶学泰斗、一代宗师陈椽先生走完了他献身茶叶科学事业的光辉一生。回忆起我和恩师间的那些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我是1977年恢复高制后首批进入安徽农学院(现为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学习的老三届学生,当时的茶业系地点还在安徽滁县沙河集。1978年春天,在那里我认识了大名鼎鼎的陈椽教授,他已迈入古稀之年。1979年元旦,茶业系整体搬回了合肥原校址。在安徽农大读书期间,我常利用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下午至恩师家坐坐,请教一些茶叶上的问题,偶尔也谈谈生活上的事,有时师母也坐在一旁,大家一块聊聊。恩师的平易近人使我消除了拘束感。在我毕业离开学校之前,我到恩师家去和他及师母道别,他鼓励我“好好钻研茶业,大有可为”并送了一张他在云南照的相片给我。当我刚踏上茶叶工作岗位时,恩师来信教导我:“您搞那一行就钻进那一行,……工作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工作,两者密切结合。……您在工作如有问题即来信,当尽力协助解决,……要时时记着更上一层楼。”在写作上,恩师也是支持鼓励我,如他在1983年6月22日的信中说:“我希望您多写文章,向其它杂志投稿扩大影响。”在1983年9月12日的信中恩师说:“您系统写好白茶文章分头投稿我很赞成,……您写文章用自己名字也不要声明我指导,实事求是,您的文笔很好,无须寄给我过目,以免拖延时间。……有机会争取来合肥参加业务会议,以便多见面多谈心。”1983年11月中旬我出差归来时收到恩师寄给我的关于师母仙逝的讣告,我当即写了一封吊唁函,对师母的逝世深表哀痛。  相似文献   

4.
孙云 《福建茶叶》2009,32(3):41-43
走近武夷山,给您留下不仅是武夷奇山秀水,还有那令您齿颊流芳醇香浓厚的武夷岩茶,而以大红袍叶片为背景“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的图案,已成为大红袍形象代言.成为武夷山的名片,也将留在您永久的记忆中。直此陈椽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盛逢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叙叙陈椽先生的福建缘、武夷情。  相似文献   

5.
正陈国本教授,中共党员,广东省普宁县新坛乡人,1934年9月3日出生于一个从医的基督教家庭。1954年7月中学毕业后进入武汉市国营工程公司工作,1956年8月考入湖南农学院农学系茶学专业,1960年8月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茶学专业,直至1995年9月退休。1992年国家农业部授予其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2019,(2):F0003-F0003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并于200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并于200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历经十二年的培育,实验室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获批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并于200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历经十二年的培育,实验室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获批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蒲城椽头馍与普通馒头的品质差异,通过测定蒲城椽头馍和普通馒头的pH值、酸度、水分含量、比容、质构特性、扫描电镜图像(SEM)、挥发性物质等品质特性,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进行感官评价,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蒲城椽头馍的pH、酸度、水分含量、比容、质构特性与普通馒头差异显著(P0.05);蒲城椽头馍与普通馒头相比,其微观网络结构更紧密,尚有部分清晰可见的淀粉粒;蒲城椽头馍的香气、酸味、咀嚼性等感官特性的强度均高于普通馒头,甜味、弹性等感官特性的强度低于普通馒头;挥发性物质种类比普通馒头多2~10种,蒲城椽头馍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酸类物质,而普通馒头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醇类物质。目前,工厂化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椽头馍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具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其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安徽省首批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依托茶学学科,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现为安徽省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具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其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安徽省首批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依托茶学学科,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现为安徽省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相似文献   

12.
《茶叶科学》2015,(4):304-304
<正>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前身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是全国茶学学科的摇篮。在老一辈著名茶学家王泽农、陈椽教授等创建的茶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茶学重点实验室,并于200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历经十二年的培育,实验室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获批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实验室科研用房总面积1.2万m~2,仪器设备原值9600多万元。形成了茶树生物技术与蛋白  相似文献   

13.
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评茶大师、茶叶审评与检验学和茶叶加工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茶学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张堂恒先生,因病于1996年8月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0岁.张堂恒先生生于1917年7月10日,浙江湖州人,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香港米业公司、香港兴华公司茶叶课、中茶公司安徽办事处、重庆复旦大学、中茶公司、重庆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商品检验局、武汉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厅任职.1953年起历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系副主任,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为茶学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命名为茶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学》2002,22(1):93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前身为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始建于1939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茶学专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上海迁入安徽。60多年来,茶学学科在著名茶学教育家陈椽教授、王泽农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茶人的共同奋斗,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成为安徽省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茶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成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成立了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4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  相似文献   

15.
《茶叶科学》编委会主任兼主编、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研究员,于2003年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宗懋院士从事科学研究50年,是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曾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  相似文献   

16.
韩星海 《茶报》2004,(4):45-45
那是1994年3月,一本名叫《中国茶道》的专著由陕西旅游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人们不曾料到,这本薄薄的小书会给刚开始复苏的中国茶苑带来一股春风,注入新的活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已故著名茶学家陈椽先生在序中所言:这是中国第一部茶道学专著,填补了茶学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20日是庄晚芳教授"百年寿辰".他是福建惠安人(1908、8、20--1996、5、2)享年89岁.他驾鹤西去1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风貌仍留人间.他是我国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树栽培学科主要奠基人,为我国培养大批茶学高级人才,促进我国茶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因编著<中华茶人诗描>续集,笔者认识了宁波市江北区华泰茶叶拼配厂厂长陈一心.她是目前宁波茶叶生意做得最大的女企业家. 陈一心,浙江建德人.1982年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分配建德县农业局特产站任技术员.  相似文献   

19.
著名茶学家、茶学教学家、社会活动家、茶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庄晚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5月2日中午在杭州逝世,终年89岁。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为中国茶叶教育、科技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茶学专家。 庄晚芳先生1908年农历8月20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山腰村,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解放前先后担任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技术员,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福建省贸易公司泉州办事处主任,福  相似文献   

20.
周文棠 《茶叶》2004,30(1):11-11
2003年12月3日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教授、胡月龄副教授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茶叶书籍。书籍种类较多,内容丰富,有全国高等院校茶学专业教材、茶学著作、茶叶论文集、茶叶期刊及其他有关材料,共计110册,其中有许多书籍和资料是十分珍贵、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