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尤其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易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经济效益。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正确分析夏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并围绕提高产奶量认真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季炎热,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应做好奶牛的夏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耐寒怕热,环境温度在8~17℃才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炎热夏季奶牛通过减少采食来降低热量的产生,从而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结果,使产奶量减少。为将热应激对奶牛养殖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奶牛耐寒怕热,环境温度在8~17℃才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炎热夏季奶牛通过减少采食来降低热量的产生,从而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结果,使产奶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会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奶牛要求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温度高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在30℃以上,且时间较长。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体况下降,繁殖力降低,疾病增加,甚至死亡,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研究,当气温从10℃逐渐上升到40.6℃时,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从21.1℃开始明显下降,40.6℃仅剩1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每年夏暑炎热季节来临,降雨少,气温高,空气流通不畅,造成天气闷热,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做好防暑降温,特别是夏、秋季减少炎热环境,也就是减少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地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本人长期从事科技推广工作所积累的一点体会:一、关中地区气温特点关中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每年面临夏、秋两季高温炎热,平均气温在32℃,最低气温也在20℃以上,最高气温39℃左右(室外)。高温炎热天气主要集中在6~10月份。7~9月平均气温持…  相似文献   

10.
在北方地区,炎热盛夏(气温在30℃以上)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在此期间的高温环境中,奶牛在生理和健康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或功能紊乱,导致健康、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诸多方面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奶牛死亡,这种现象称之为奶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11.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给养牛户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这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饲养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8~16℃,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奶牛都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  相似文献   

13.
李振 《四川奶业》2006,(2):19-22
奶牛是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它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10℃-16℃,当环境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尤其是南方地区)。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食欲下降,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了奶牛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据研究,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因此,通过添加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进行营养调控,降低或消除夏季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白花奶牛对高温的耐受性差,在炎热的夏天,发病死亡增多,产奶减少。据美国资料报道,当奶牛处于30℃环境中时,体温可高至40℃,呼吸数增加两倍,食欲减少,产奶下降16%。日本九州地区曾对两年的6月末至9月初进行测试,在平均气温达28℃时,奶牛产奶量降低17—20%,平均每头每天减少3公斤,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因此,炎热夏季奶牛生产引起普遍关注。这里对夏季黑白花奶牛的防暑管理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夏季气温炎热,而奶牛品种又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量、奶质量、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  相似文献   

16.
奶牛夏季如何防暑降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斯坦牛的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影响产奶量,而且还会导致以后泌乳期产奶量下降,下降幅度每头每天2~5千克,甚至可高达10千克以上;32℃以上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产奶量的下降,有时一时有所上升,但总体由于粗饲料摄入减少也略有降低。奶牛受高温、高湿的影响,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犊牛初生重下降, 炎热夏季奶牛通过减少采食减少热量的产生,从而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结果,使产奶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牛的体温一般为38℃左右,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4~24℃.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由于热传导和辐射,牛体体温往往上升至39~40℃以上,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率提高,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尤其高产奶牛更为明显,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夏季高温高湿.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在热应激时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热应激程度,保持奶牛在夏季的高产稳产。现将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措施吕永锋(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奶牛喜凉爽,耐寒冷,怕高温,最适温度为8~16℃。在-30℃严寒仍能生活和产奶,在炎热的夏季,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下降25%~50%),而且很...  相似文献   

20.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图壁县夏季炎热,气温在30℃以上,奶牛热应激发病多。奶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温度和相对湿度共同决定奶牛遭遇热应激的程度,一般认为(见表1),当温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