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蔗花叶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甘蔗花叶病抗病性鉴定的一种新技术—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此法和传统苗期手指摩擦接种法相比,接种后发病率极显著地高于手指摩擦接种法,且发病均匀、结果稳定,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甘蔗品种(材料)之间对病害的抗感性。比较11个甘蔗品种材料生长期切茎接种法和田间自然感病法对SrMV-HH1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发病率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极密切,相关系数达0.9997,鉴定所得的抗病性和抗病等级结果完全一致,说明切茎接种法鉴定结果能真实反映甘蔗品种材料的自然抗感性;此外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接种工效高,因此可以对大批量材料进行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2.
作者针对水稻抗瘟育种中“旱地稻瘟病圃”易受气候生态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年际间发病的稳定性和能否发病的安全性,改进以往喷雾接种或利用病区自然诱发法,采用活体病株持续接种,和人为小气候控制等措施,完善成一套发病系数高且稳定,方法简便实用,病圃容量大,鉴定结果可靠性强的综合技术措施,在连续几年试验中鉴定筛选出一批利用价值较高的种质资源和抗病性较好的系统材料。  相似文献   

3.
甘蔗野生资源对蔗茅柄锈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人工接种喷雾法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1份甘蔗野生资源材料进行了抗蔗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 Padw et Khan)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1份材料中,高抗材料19份(61.3%),抗性材料3份(9.68%),中抗材料6份(19.36%),中感材料3份(9.68%)。其中斑茅种对蔗茅柄锈菌的抗病性较强,细茎野生种抗病性较差,较易感锈病。  相似文献   

4.
2020年,在由斯里兰卡入境的甘蔗种茎中发现多条发病蔗茎。通过分离培养获得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形态与暗色座腔孢菌Phaeocytostroma sacchari相符。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核酸序列扩增,获得约536 bp的目的片段,所获菌株km-1序列与P. sacchari一致性为100%;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菌株km-1与暗色座腔孢菌聚在同一个进化分支。致病性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后的甘蔗具茎腐病典型症状,内部组织变为橙红色,并再次分离出暗色座腔孢菌。根据形态学、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证分离到的甘蔗茎腐病的病原菌是给南非和印度甘蔗种植国家带来严重损失的暗色座腔孢菌。  相似文献   

5.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一般在田间病圃中进行,其结果受病圃中病原菌分布均匀程度、气象等因素影响极大,往往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我们在温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苗期接种棉花黄萎病的方法,即切根蘸孢子法(接种浓度为106分生孢子/mL);菌培养物土壤接种法(0.5%、1%、2%,w/w);微菌核土壤接种法(103个微菌核/g土)。结果表明,切根蘸孢子法导致棉苗发病均匀、严重、迅速,播种35~45 d后即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发病结果。而其它2种接种方法在播种75 d后才得到相对稳定的发病结果。同时,研究还表明接种浓度为104分生孢子/mL所导致的黄萎病显著比105或106的轻。利用切根蘸孢子法在室内鉴定12个棉花品种或品系的抗黄萎病能力,证明该方法是抗黄萎病快速鉴定的有效方法。此外,该鉴定方法还可快速鉴定黄萎病菌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并可应用于作物对其它土传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上。  相似文献   

6.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为接种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玉米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10×40倍下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最重。同时规范了病情分级标准及品种抗、感程度划分标准。采用规范程序,对63份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7.
剑麻抗斑马纹病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形成一套剑麻抗斑马纹病的鉴定技术,本研究对剑麻斑马纹病最适宜接种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叶片接种两种方式,以抗性不同的8个剑麻种质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和恒温室中进行剑麻抗斑马纹病接种试验,并与大田抗病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刺法接种,25~30℃保湿培养是该病最适宜的发病条件;两种接种方法都能比较准确地鉴定剑麻种质对斑马纹病的抗病性,而活体叶片接种较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抗病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瘟性涂抹接种法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水稻抗痕性接种鉴定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涂抹接种法。在1—2%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混以1—2×10~5/ml浓度的稻瘟病菌孢子,涂抹接种于水稻的嫩叶或穗颈节部,可获得良好的接种效果。苗期接种适用于不同生育期幼嫩叶片,但以2—4叶期为佳。孢子浓度10~5/ml时发病串接近100%。涂抹接种法的发病程度重于喷雾接种法,轻于注射接种法。本法应用于穗瘟接种的效果也良好。涂抹接种法较接近自然发病条件,所用菌量少,侵染率高,是一种良好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抗瘟性涂抹接种法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水稻抗痕性接种鉴定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涂抹接种法。在1-2%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混以1-2×105/ml浓度的稻瘟病菌孢子,涂抹接种于水稻的嫩叶或穗颈节部,可获得良好的接种效果。苗期接种适用于不同生育期幼嫩叶片,但以2-4叶期为佳。孢子浓度105/ml时发病串接近100%。涂抹接种法的发病程度重于喷雾接种法,轻于注射接种法。本法应用于穗瘟接种的效果也良好。涂抹接种法较接近自然发病条件,所用菌量少,侵染率高,是一种良好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蔗白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在我国多个蔗区均有报道,严重威胁我国甘蔗生产.本研究对采自广西蔗区不同品种(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保存,并选取其中40份白条黄单胞菌分离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接种试验,评价其致病性.根据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等管家基因和Ⅳ型分泌系统virB基因的序列差异和进化树分析,将40个菌株分为...  相似文献   

11.
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3种接种方法-抖粉法、涂抹法和喷雾法进行比较,并测定了喷雾法不同接种量对橡胶白粉病病情指数和10 mg/L三唑酮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较抖粉法和涂抹法重复性更好,结果更稳定;在进行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室内盆栽毒力测定时,应采用喷雾法,接种量以5×10 4~10×104个/mL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收集了本地区水稻种质资源152份, 在苗期和分蘖期进行离体叶片接种; 在分蘖末期对79份种质进行了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152份稻种资源中, 苗期离体叶片接种表现抗病的种质有2份, 中抗种质有42份?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表现抗病的种质2份, 中抗种质8份; 进行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的79份种质中, 表现中抗的种质16份?在苗期?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中均表现为中抗以上的种质仅有‘沈农9819’?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和牙签嵌入接种法所获结果符合率最高, 为77.22%?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斑病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of inoculating Exserohilum turcicum on maize is most important for studying the corn leaf blight. In this study, four approaches including spore suspension spraying, inoculation with grinding infected maize leaves, inoculation liquid inoculum into the leaf whorl and inoculation with inoculated sorghum seeds were compared with natural induction in fields during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maize in the greenhouse and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sease incidence of all varieties tested were up to 100% by inoculating with inoculated sorghum seeds during the booting stage (11 to 12 leaf stages). This method will not only guarantee the enough pathogen inocula but also be easy to use, and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in field and greenhouse.   相似文献   

14.
人工接种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工接种不同接种时期和方法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可以侵染玉米果穗籽粒,使玉米籽粒产生褐色病斑。伤口接种法能使玉米果穗100%发病;花丝通道接种也可导致果穗发病,但其发病频率很低;而花丝喷雾接种和苞叶喷雾接种病菌不能成功侵染玉米果穗籽粒;吐丝后10 d和乳熟期接种只能引起接种点籽粒发病,病菌扩展不好;但籽粒形成期接种的玉米果穗籽粒不仅接种点发病,而且其周围的籽粒也感染了病菌,病菌扩展情况较好。试验明确,玉米籽粒形成期采用伤口接种是使玉米籽粒发生弯孢叶斑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本研究用活体定位穿刺接种法,以油菜为供试寄主,对采自四川省10个地区23个县、9种寄主的108个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供试油菜品种均能致病,但各菌株所致病斑长度差异很大(2.7~82.0 mm),说明核盘菌种群内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这种分化与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甘薯根腐病抗病性室内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DA 平面培养的甘薯根腐病菌研磨成浆,按一定比例加入蛭石中,接菌最适浓度为每200 g蛭石加1/ 2 培养皿菌浆,随后栽入薯苗,在25 ℃下培养25 ~30 d 后检查。以薯苗叶片枯黄程度及根部黑根死根多少划分病级,以病级平均数确定品种抗性,同时对抗感品种接种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同时也证明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量化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燕麦坚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与接种技术,采用菌土覆盖和菌粉混种后的分期播种法分析其适宜发病因子与接种方法,并评价162个品种的抗病性。出苗10 d以上,大气温度15℃和5 cm土层温度18℃以下时适宜发病。两种接种方式下96个皮燕麦和21个裸燕麦的抗病性一致,28个皮燕麦和17个裸燕麦菌粉拌种的抗病性低于菌土覆盖。研究表明,适期早播是确保发病和提高鉴定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适期晚播是预防发病的有效途径,且稃壳有阻隔病菌侵染作用,免疫与抗病种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18.
将PDA 平面培养的甘薯根腐病菌研磨成浆,按一定比例加入蛭石中,接菌最适浓度为每200 g蛭石加1/ 2 培养皿菌浆,随后栽入薯苗,在25 ℃下培养25 ~30 d 后检查。以薯苗叶片枯黄程度及根部黑根死根多少划分病级,以病级平均数确定品种抗性,同时对抗感品种接种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同时也证明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量化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四川省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代表不同致病性水平和不同菌丝体亲和性表现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不同致病性水平、不同菌丝体亲和性表现的核盘菌菌株间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条带数量及分布相对稳定,仅部份弱带在出现频率、染色强度或迁移距离上有一定的变化,表现出种的特征和种内的异质性,在分类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可作为核盘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