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茶园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之间关系的变化动态,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生态位法研究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关系,综合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优势种天敌位次在茶树品种间和年份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根据密切指数之和比较发现,2015年在乌牛早茶园与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中均有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这2种天敌在2种茶园中的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5.493和5.784;2016年天敌中均有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和粽管巢蛛,这2种天敌在2种茶园中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5.296和5.448。2015年与2016年相比,乌牛早茶园前3位天敌中均有粽管巢蛛,白毫早茶园前3位天敌中均有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表明2个品种茶园不同年份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优势种天敌为粽管巢蛛、锥腹肖蛸和八斑球腹蛛。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在聚块大小不同时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7种蜘蛛类的天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753 5)、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0.720 1)、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0.681 3)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644 2)。‘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0.823 5)、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0.800 9)、锥腹肖蛸(0.794 2)和茶色新圆蛛(0.794 2)。两种茶园前四种天敌中相同的天敌是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假眼小绿叶蝉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假眼小绿叶蝉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假眼小绿叶蝉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4 m~2。该研究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小绿叶蝉螯蜂是寄生于茶小绿叶蝉成虫的一种体外寄生蜂。茶小绿叶蝉主要为害茶树的嫩芽、嫩叶,严重影响苯叶的产量及品质,是茶叶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在防治此虫的手段中,许多茶区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采一次茶喷二次农药,有的在喷农药后,有效期还没有过期,即进行采茶,严 相似文献
4.
利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赤壁、大悟、武汉、咸安和英山5个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成虫共生细菌16SrDNA-V4变异区进行测序,应用Uparse和RDP Classifier等软件统计和分析样本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5个地区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16SrDNA基因序列文库共获得239 645条有效tags,在97%相似阈值下将其聚类为3 403个OTUs。共注释到41个门,116个纲,197个目,272个科,372个属,105个种。5个样本的共生菌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组成有所不同,其中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60.6%~97.1%);在纲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5位中共有的优势菌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排名前10位中5个样本共有的优势菌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沃尔巴克氏体属Wolbachia。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细菌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 065.55~2 841.89,1 130.76~2 914.90,1.07~8.63和0.18~0.99。茶园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共生细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不同地理种群的小贯小绿叶蝉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对小贯小绿叶蝉种群生物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蜘蛛种类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蜘蛛种类,共计20科80种,三个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的取值范围在16.8334-18.2657之间,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1.9627-2.0050;均匀度指数J为0.4834-0.5026,根据不同生境物种的相似性系数C进行系统聚类,3个生境在相似系数0.7935的水平时全部聚合在一起,化学农药作用的影响。物种多样性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捕食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游猎蛛的种间竞争作用, 调查2021年‘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43’‘农抗早’‘安吉白茶’和‘黄山大叶种’6个茶园盛发期小贯小绿叶蝉与其天敌游猎蛛的种群动态, 运用通径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竞争系数法分析不同游猎蛛之间竞争作用并得出竞争力最强的游猎蛛, 再将灰色关联度与竞争系数相结合引申出竞争强度指数的概念以验证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取食高峰日小贯小绿叶蝉时, 黑色蝇虎Plexippus paykulli和斑管巢蛛Clubiona deletrix竞争力最强, 条纹蝇虎Plexippus setipes竞争力最弱?研究结果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游猎蛛防治小贯小绿叶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6地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贵州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Matsumurasca) onukii]对茶园主要杀虫剂的抗性现状,采用室内浸梢法测定了贵州省安顺、六枝、清镇、都匀、湄潭、凤冈6地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吡虫啉、茚虫威、吡蚜酮、联苯菊酯、啶虫脒、虫螨腈的抗药性。发现贵州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中抗水平(抗性倍数2.39~13.65),对茚虫威处于敏感(敏感性下降)至低抗水平(3.11~5.83),对吡蚜酮处于敏感至中抗水平(2.67~13.68),对啶虫脒处于低抗至中抗水平(9.18~14.87),对虫螨腈处于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1.91~3.24),对联苯菊酯处于敏感阶段(1.16~1.57)。 相似文献
8.
介绍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以减轻茶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树的为害,减少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测定茶小绿叶蝉成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为:m*=0.875+0.9747m(r=0.9967**),S2=1.8118m0.9439(r=0.9434**)。茶小绿叶蝉成若虫呈聚集趋向于随机分布,Z形、对角线和棋盘式3种抽样方法均适用于小绿叶蝉的田间调查,测试的所有地块虫口密度为19~146头/m2,在允许误差为0.2时,其适宜的抽样数量为8~76盆(0.12m2/盆),折算为抽样面积0.96~9.12m2。 相似文献
11.
12.
为评价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茶园管理及多种茶园生境对茶尺蠖及其主要天敌密度的影响,利用栽培和生境调控技术抑制茶尺蠖、扶植天敌,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选皖南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7~10天1次,分别查10样方的茶尺蠖、2种绒茧蜂和6种蜘蛛密度,每样方为1m~2茶丛,依次查得茶尺蠖总数为227、8733和4769头,绒茧蜂总数为67、465和281头,蜘蛛总数为1669、1150和1077头。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选绍兴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每月查10样方,平均每月茶尺蠖分别为0.9、1.4、1.4和1.9头,绒茧蜂为10.1、12.3、11.5和10.4头,蜘蛛为9.3、9.5、9.4和9.9头。2005~2006年5天1次查得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10个茶园生境之间,茶尺蠖、绒茧蜂或蜘蛛密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绍兴4个、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中绒茧蜂皆紧密跟随茶尺蠖。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白毫早、乌牛早茶园天敌与蓟马的空间跟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天敌有效防治茶园蓟马,2015—2016年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试验基地的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进行试验,对2种茶园的蓟马数量及其天敌数量进行调查,采用地学统计学方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方法综合分析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2年,白毫早茶园蓟马共2 408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156头,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952、1.843、1.800和1.751;2015年和2016年2年,乌牛早茶园蓟马共6 540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376头,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863、1.829、1.762和1.759。综合分析2年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密切指数之和为3.710、3.605、3.512和3.473。 相似文献
14.
安徽合肥地区茶园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研究了安徽合肥地区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的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关联,依据天敌与蓟马关系密切指数之和,评判出蓟马的主要天敌。结果表明‘白毫早’茶园蓟马的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0.890 1)、锥腹肖蛸(9.8740)、鳞纹肖蛸(9.1478)和茶色新圆蛛(8.552 2);‘乌牛早’茶园蓟马两年的前四位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1.347 8)、锥腹肖蛸(9.634 4)、异色瓢虫(9.627 0)和鳞纹肖蛸(9.507 3)。综合分析,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蓟马前四位天敌中有三种相同,即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和鳞纹肖蛸。两种茶园两年高峰日的蓟马类都是聚集分布格局,其聚集是由蓟马本身原因或环境中的某一因子引起的。该分析方法是评判害虫主要天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 通过盆拍法结合吸虫机采样法调查了湖南双季晚稻不同栽培方式(抛秧、移栽和直播)下稻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稻丛分蘖数差异显著, 移栽田分蘖数最多, 最高分蘖数为1 008株/m 2, 而直播田分蘖数最少, 最低仅为259株/m 2。栽培方式对稻飞虱若虫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各次调查孵化率均在65%~75%之间。稻飞虱卵的寄生率与分蘖数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直播栽培方式有利于稻飞虱卵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直播栽培方式下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密度均小于抛秧田和移栽田, 4代和5代褐飞虱田间数量均与分蘖数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关系, 而4代和5代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与分蘖数和有效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年调查共捕获稻飞虱天敌35种, 抛秧和移栽栽培方式下系统调查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有高于直播栽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在有机耕作稻田放鸭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放鸭5只/667m2,对褐稻虱种群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降低褐稻虱种群数量的49.13%,对褐稻虱1~2龄若虫、3~5龄若虫的排除控制作用EIPC分别为2.376 3,1.698 1,即如果排除放鸭因子,褐稻虱1~2龄若虫、3~5龄若虫将分别增长2.376 3倍,1.698 1倍。同时,稻田放鸭对蜘蛛类、寄生性天敌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