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山区种植玉米应该做到底肥、口肥、追肥相结合施用,底肥不能代替口肥,半山区春季气温低,在玉米离乳期,土壤有效磷浓度低玉米苗根系不能吸收,造成玉米苗期缺磷;底肥更不能代替追肥,氮肥在土壤中流失较快,即使加了缓释剂,在雨水充沛条件下,玉米后期也会脱肥;肥料搭配合理,再加上精耕细作,减少病虫草鼠的发生,才能使玉米获得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2.
一、及时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玉米拔节孕穗期和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根据土壤、底肥和生长势等情况确定。在地力肥、底肥足和植株生长健壮的情况下,追肥时间晚些,一般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4公斤或硝酸铵18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在土壤瘠  相似文献   

3.
刘天奎 《新农业》2005,(3):37-38
种玉米用美国产磷酸二铵作底肥或口肥已有20多年了,近年来各种复合肥的出现,部分农民种玉米改用复合肥作底肥或口肥。目前复合肥品种多,很多农民弄不明白成分含量、价格和使用方法,不能根据自己土地土壤性质使用,特别是一些砂壤土漏肥地块,播种时使用“免追旺”“一炮轰”复合肥后不再追肥。  相似文献   

4.
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肥模式对比试验,研究玉米生长发育、需肥特性、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构建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高产施肥模式:底肥深施优质有机肥,无机肥N、P2O5、K2O施肥水平分别为350 kg/hm2、150 kg/hm2和190 kg/hm2,补充施中、微量元素Zn、S、Mg、B、Mn等,采用底肥、口肥和分次追肥的施肥方式,玉米生育中后期不但追施氮肥,还要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5.
对控氮降磷增钾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磷钾二元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使用,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分别比尿素作底肥(处理1)、三元复合肥作底肥(处理3)、不施底肥(CK)增产8.4%、7.1%和37.7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7.
<正>1底肥选肥标准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应选用高氮、低磷、高钾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分别在20%、10%、15%左右的复合肥,不宜使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料作底肥。高钾肥料可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后期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最佳追肥期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每亩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亩可鬲宦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9.
博乐市玉米“3416”中肥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乐市玉米"3416"中肥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供氮249.75 kg/hm2、供磷96.00 kg/hm2、供钾201.60 kg/hm2,属中肥力水平;在当地最优施肥量条件下施锌肥22.5 kg/hm2,玉米产量为13 972 kg/hm2;施锰肥30 kg/hm2,玉米产量为13 910 kg/hm2,施肥效果明显;建议施肥方法为磷肥和钾肥全部作底肥,30%氮肥作底肥,50%作第1次追肥,20%作第2次追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这5种施肥方式分别是无肥对照、高氮一炮轰(农民习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底肥+1次追肥(拔节期)、和底肥+2次追肥(拔节期和抽雄期).结果表明,两次追肥的增产效果好于一次追肥及施用缓控释肥,各处理均好于一炮轰施肥.与无肥对照相比,两次追肥、一次追肥、缓控施肥、高氮一炮轰的增产效果分别是64.4%、60.1%和58.7%、55.0%.建议提倡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采用两次追肥的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没有条件追肥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11.
1底肥选肥标准 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应选用高氮、低磷、高钾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分别在20%、10%、15%左右的复合肥,不宜使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料作底肥。高钾肥料可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后期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在郧阳区以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选取玉米为试验作物,分别进行底肥与追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较对照都有所提高或基本持平;土壤p H值下降0. 3~0. 5,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均有所提高,提高范围为1. 42%~11. 65%不等。将土壤改良情况与玉米生长情况综合对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均有积极作用,且当生物有机肥用作底肥时效果要好于追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玉米主产区进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氮、钾二元二次肥料的试验,寻找基肥、追肥的适宜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高海拔地区的土壤供肥能力及氮、磷、钾的利用率,为施肥分区和氮、磷、钾配方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玉米主产区进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氮、钾二元二次肥料的试验,寻找基肥、追肥的适宜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高海拔地区的土壤供肥能力及氮、磷、钾的利用率,为施肥分区和氮、磷、钾配方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86-1790
通过复垦区大田试验,研究了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探究煤基复混肥培肥复垦土壤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煤基复混肥施用量为中肥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12.83%~48.72%,10.42%~15.80%,13.95%~32.08%;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2.86%~150.00%,58.36%~216.71%,38.43%~100.00%;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7%~309.35%,5.19%~225.13%,1.68%~292.21%;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84%~239.30%,149.65%~383.09%;在玉米拔节期,土壤脲酶活性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9.20%~398.61%,玉米产量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6.96%~218.90%。施用量为中肥时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1、玉米 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7.
魏信  代玉堂 《新农业》2004,(5):38-38
为获得玉米高产,我们进行了玉米施肥方法试验.试验在肥力一致的黑砂壤地块上进行,取面积均为667平方米的3个小区,在玉米品种,行、株距,株数,播种方法和时间,底肥、口肥种类和数量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不同追肥方法试验.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  相似文献   

19.
<正>充足的底肥会为棉花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基本的养分需求,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种植效益还必须在其不同生育时段进行科学追肥。棉花追肥的总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一、轻施苗肥棉花在苗期由于其营养体较小,故需肥量不多,但此期对氮、磷的供应较为敏感。在底肥施入量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中、低产棉田,务必重视苗肥的施用,苗期追肥的作用主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的穗长最长;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无秃尖;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行粒数最多,产量最高;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 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与产量和纯收益均呈正比,因此应选择最佳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建议施用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