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垄系栽培是以垄系水肥调控为核心,垄作分层平衡施肥为重点,节水、省肥,提质增产为目标。水稻水肥光热综合技术组装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型水稻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水稻垄系栽培是以垄系水肥调控为核心,垄作分层平衡施肥为重点,节水、省肥、提质、增产为目标,水稻水肥光热综合技术配套组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水稻栽培新模式。水稻垄系栽培因将肥料,尤其是化学肥料分层深施于垄底,避免了传统水稻栽培浅表层施肥使肥料利用率降低而造成的养份  相似文献   

3.
张文 《新农业》2004,(9):12-13
水稻垄系栽培是以垄系水肥调控技术为核心,垄作分层施肥为重点的水、肥、光、热综合组装配套的新技术。此技术提高了土壤理化性状,使秧苗健壮,根系发达,栽培方法的同时,还可配套应用抗旱品种进行节水灌溉,增加收入,这一栽培方式除适合水稻田外,也适于在涝洼地,缺水稻田及水源充足的水浇地上栽培。  相似文献   

4.
水稻垄系栽培是将大豆三垄栽培和水稻宽窄行栽培溶为一体的水稻栽培方法。水稻采用垄系栽培 ,能够提高水温和地温 ,节约灌溉水 ,改善土壤通透性 ,提高地力 ,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于 2 0 0 0、2 0 0 1年进行了水稻垄系栽培试验 ,试验情况如  相似文献   

5.
水稻垄系栽培技术是以垄系水肥调控为核心,垄作分层平衡施肥为重点,以节水、省肥、提质、增产为目标,进行水、肥、光、热综合技术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型水稻栽培新模式。采用这种栽培方式,可比普通栽培法节水40%~50%省肥25%~30%且植株长势健壮、均衡,无脱肥现象,密度均匀合理,米质好,稻瘟病仅为1级,稻曲病发病率仅为5.6%。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文 《新农业》2006,(2):29-29
稻田养鸡是我们经过长期实践而提出的稻田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稻田养鸡是以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培肥地力为手段、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水稻垄系栽培(即水稻分蘖期前建水层,后期旱作,水稻起垄栽培,适合垄系栽培水稻品种为文育302等)及其养鸡的综合附加值每公顷超过3000元。垄系栽培水稻田,垄沟宽阔(同玉米垄),鸡在田间活动自如,有利于取食稻丛间的害虫,且水稻在有效分蘖终止至成熟间无水层湿润灌溉,为稻田养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鸡在稻田内除虫效果非药剂灭虫所能比,不但节省杀虫药剂费用,环保功能也很显著,而且鸡粪肥田的后续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鸡是以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培肥地力为初衷,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收入为目标。稻田养鸡可使水稻垄系栽培及其养鸡的综合附加值每公顷超过3000元。垄系栽培水稻田,因垄沟宽阔同玉米垄,鸡在田间活动自如,极其有利于取食叶片上下层次的害虫,且垄系栽培  相似文献   

8.
文育302水稻新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145天,突出特点是抗旱、抗涝能力极强。超强的分蘖能力是其它水稻难以相比的,抗逆抗病不早衰,米质优,产量高。正是由于上述综合功能使其在垄系栽培过程中发挥了优势,突出了增产潜力。常规栽培条件下,文育302一般公顷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而实施垄系栽培新技术后可增产7.7-15%。  相似文献   

9.
水稻垄系栽培方法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水稻栽培新模式。在有效提高边际效应的同时优化了田间生态环境,肥料的深施使其利用率显著提高,根系的超长发达使其用水量大幅度减少。经有关专家三年跟踪鉴定,水稻垄系栽  相似文献   

10.
水稻垄系栽培方法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水稻栽培新模式。在有效提高边际效应的同时优化了田间生态环境,肥料的深施使其利用率显著提高,根系的超长发达使其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1.
选用3个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黄华占和汕优63,比较了3种栽培方式(梯式窄垄、梯式宽垄、厢式宽垄)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式窄垄和梯式宽垄栽培,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有利于保护性酶CAT、POD活性的提高;常规栽培(水种)和厢式宽垄栽培 (相当于旱种),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较大,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24%~44%、28%~46%;梯式窄垄栽培产量最高,梯式宽垄产量次之,分别比常规栽培高27.17%和12.12%,厢式宽垄栽培产量稍高于常规栽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稻粉垄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措施,进行了连续2造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粉垄栽培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结实率都有提高,与常规栽培相比,粉垄栽培水稻中粉垄当造、粉垄后免耕栽培第2造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稻谷的产量,产量分别增加1 540.1、1 330.1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4%和15.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番茄不起垄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模式,根据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水肥和养分需求规律,实现随水施肥,将肥料少量多次均匀准确施在作物根系附近,达到节水、节肥、节劳、增产、增效的目的,开展省力化养液土耕栽培技术试验。试验采用2.4m行距不起垄科学灌水施肥和2.4m垄距起垄栽培常规灌水施肥管理方式进行对比,观测记载分析番茄生长势、病虫害发生、产量等指标。试验表明,2.4m行距不起垄科学灌水施肥与2.4m垄距起垄栽培常规灌水施肥在果肉厚和果实硬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始收期早5天,商品果率高5.1%,产值高出166.2元/h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水稻直播栽培、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了育苗移栽、机械插秧、抛秧、大垄双行栽培和乳苗抛栽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水稻栽培方式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粉垄栽培水稻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垄是一种新的农耕方法,经过连续3造的水稻种植试验表明,粉垄栽培水稻的生产成本稍高于传统种植,但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稻谷的产量,产量增加454~1 973 kg/hm2,增幅达7.97%~23.86%.粉垄栽培水稻模式中粉垄当造、粉垄后免耕栽培第2造、粉垄后轻耕栽培第3造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29、1:1.74、1:1.88,产出比对照分别多0.20、0.15、0.14.粉垄栽培可以大幅度提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净利润比对照多1 272~3 869元/hm2,增幅达18.79%~79.51%.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产23.8%-34.3%。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鸡是根据垄系水稻的栽培特点,长期总结实践经验独家提出来的稻田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稻田养鸡是以改善水稻田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和培肥地力为初衷;以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稻田养鸡的综合附加值每公顷超过4000元.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水稻适当稀植可提高产量。 水稻是高分蘖作物,其分蘖数量因环境条件而差异很大。高密度栽培时,可能不产生分蘖;如果密度较小,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空间,再有相应的水肥条件,一般每株水稻可产生十几甚至几十个分蘖。因此,调控分蘖是水稻高产栽培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指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5cm)合成一大垄。这种高效栽培技术能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本论文通过实验发现采用覆膜的大垄栽培技术比普通栽培模式能使产量增加18.43%.因此要在垦区大力推广增产效果比较明显的覆膜大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冷浸田大部分地处高山,冷土低温,泥土中亚铁等还原物质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产量不高。冷浸田水稻普遍发生前期冷害发僵,后期低温冻害。要提高这些田块的产量,必须改良栽培方法。冷浸田水稻垄畦栽培,有效避免了传统栽培法的不足与缺点,经多年栽培试验,增产效果明显而稳定,在高山地区冷浸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