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为验证力德金宝水溶肥(含腐植酸)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与常规施肥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滴施力德金宝水溶肥料,棉花果枝台数、蕾数及花数均有所增加,能有效提高棉花结铃数,单株结铃数增加0.3个,产量提高8.10%~9.02%,增产效果明显,可在棉花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CO2浓度处理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C720和C360处理下,棉花打顶后(7月20日打顶),叶龄数仍呈现增加趋势;C540处理下棉花打顶后叶龄数趋于稳定。各处理中棉花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并没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540-N20各指标平均值均表现最高。过高的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不但不利于棉花生长,反而会降低其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翻耕深度对膜下滴灌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翻耕深度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影响,通过设置3个翻耕深度(10 cm、30 cm和50 cm )处理,研究不同翻耕深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深度对棉花生育进程影响显著,翻耕30 cm和50 cm分别比翻耕10 cm全生育期延长20天和25天。同时翻耕深度增加使棉花株高、果枝数、主茎叶片数和单株铃数均显著增加,LAI增大。翻耕深度增加,棉花中、下部结铃比例减小,上部铃比例显著增加,同时皮棉产量显著增加,翻耕30 cm比10 cm增加52.9%,翻耕50 cm比30 cm增加9.2%。而收获株数和单株结铃数增加是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认为,深翻耕有利于连作棉田棉花生长及产量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水、氮处理分析各处理对膜下滴灌棉花单铃重、单株铃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的增产效应主要表现为可增加单株铃数.但在增加单铃重方面表现不明显:灌水在增加单铃重方面表现极显著,对增加单株铃数也有促进作用:水氮交互作用对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的影响均不明显:各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也表现为灌水〉施氮〉水氮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棉花上喷施冀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生物菌肥对棉花生长发育有调节和促进作用,植株长势增强,果枝数、蕾、铃数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生产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够增加棉花的有效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缓释型氮肥对棉花和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缓释型氮肥对棉花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型氮肥与氮肥对棉花和水稻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差异;但较对照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铃数、铃重衣分均有增加,株高增加,果枝数增加,但对纤维品质没有大影响;缓释型氮肥与氮肥较对照水稻群体较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多,产量增产显著;品质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闫棉67号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可以有效调节棉花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棉花果节量,提高棉铃数,同时增加棉铃体积和棉铃重,显著提高棉花伏前桃和伏桃数量,增加籽棉产量,其中复硝酚钠和胺鲜酯复配处理效果最佳。各复配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9.
施肥量对牛筋草与棉花竞争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外盆栽试验条件下,棉花直播且每盆保留1个单株,设置3个肥力处理(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倍量施肥),和5个牛筋草密度处理(每盆0、2、4、8和16株),研究在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牛筋草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同时探索土壤肥力及杂草自身密度变化对牛筋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常规肥量可以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增加籽棉产量,并能提高棉花对牛筋草的竞争力;但当施肥量增加至倍量时,棉花的生长及产量指标与常规施肥量相比无明显优势,过高的肥力反而促进牛筋草的生长发育,增强了牛筋草的竞争力。3个肥力条件下牛筋草对棉花产量造成显著影响的竞争临界密度分别为每盆4、8和2株。施肥量及牛筋草密度的变化对棉花的纤维品质并未造成影响。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牛筋草的生物量、分蘖数和抽穗数均逐渐增加;在同一肥力条件下,随着牛筋草密度的增加,牛筋草种内竞争加剧,牛筋草的株高、分蘖数及单株生物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膜下滴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以前显著增加,盛铃期及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在盛铃期植株氮、磷、钾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平均叶簇倾角变大,株型变的紧凑,但施肥量过多会导致棉花群体叶面积增加过多,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冠层结构不良,削弱了棉花个体发育,造成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随施肥量的增加棉花产量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施肥过量或过低棉花均难以获得高产,对于北疆地区棉花高产栽培建议棉花滴灌施肥量为尿素639.60 kg/hm2、磷酸一铵177.67 kg/hm2、硫酸钾施148.06 kg/hm2。  相似文献   

11.
去除早果枝对棉花产量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正轩 《作物杂志》1994,10(2):31-32
去除早果枝对棉花产量的不利影响毛正轩(四川省农科院棉花所简阳641400)Eaton(1955),Patterson等(1978)和Kletter等(1982)研究表明,去除早期生殖器官的棉花,可通过增加生长后期开花数、提高座铃率和增加铃重来补偿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4连续两年研究了双吉尔(GGR)系列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双吉尔对棉花的促进作用略低于生根粉ABT4号,优于喷施宝、绿风-95对棉花的促进作用。双吉尔(GGR)象生根粉一样都能促进棉花根系的发育,对增加苗高、侧根数、根干重、铃重、单株结铃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在棉花上存在致病力强弱不同的菌株。Schnathorst 根据菌株对3个棉花品种(DPL、Acala 4—42、Tanguis 2855)致病力测定结果,证明致病力强弱显著不同。Bredikhina 依据在不同棉花品种(108—F  相似文献   

14.
新型有机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施肥具有强化作物营养,快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等明显特点,为验证有机水溶肥料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所于2012年在棉花上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有机水溶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棉花有效果枝数、单株铃数,吐絮率和单产明显提高,其中喷施生物有机水溶肥料TC2315增产明显,较对照增产可达10.01%。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信息》2005,(2):12-13
许多学者对棉花的开花授精过程做了大量研究,并研究比较了多种测定棉花生活力的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及柱头生活力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自然条件下,花粉生活力为1d,柱头生活力仅限于开花后2d内。但以往研究大都局限于室内试验,其考察指标为一定试验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或花粉管穿过花柱基部的孔洞数。如何在棉花开花季节采用适当授粉技术来最大限度地获得杂交种子,是棉花杂优利用高效制种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抗虫棉专用调节剂“棉太金”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抗虫棉专用型调节剂"棉太金"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棉太金"调节剂可控制棉花株高,抗虫棉喷施"棉太金"后,棉花的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霜前花率均明显提高,且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氨基酸叶面肥能够使棉花单株铃数较对照增加0.57个,单铃重增加0.79 g,衣分提高1.86%,籽棉产量提高14.3%。施用氨基酸叶面肥与施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相比,单株结铃数增加0.36个,单铃重增加0.59 g,衣分提高1.35%,籽棉产量提高4.5%。同时对棉花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对彩色棉花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水分利用机理,选用7个不同色彩的棉花品种(系),在常规灌溉、胁迫灌溉和生育期不灌溉3种环境条件下,调查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及产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色彩棉花品种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株高、花铃期叶片数、有效果枝数、收获指数、果节数、籽指、茎粗和果茎节间长度减少,衣分增加;灌水量减少一半,参试棉花品种的产量均降低,不灌溉处理的籽棉产量与常规灌溉间差异显著(P<0.05);籽棉产量的降低幅度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棕色棉的减产幅度高于绿色棉。常规灌溉处理下,白色棉花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棕色棉花和绿色棉花,而后二者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棕色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绿色棉花。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指标是:叶片数、单株成铃数、有效果枝数、果节数、株高、收获指数、单铃重、主茎节间长度、茎粗、籽指、衣分。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棉花群体结构中的小气候环境状况,确定棉花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设计6个不同密度测定农艺性状,选择棉花郁闭度最大的开花盛期,测定不同棉花密度群体田间小气候要素。结果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农业性状发生很大变化,群体间光、温、湿度等气候因子有较大的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茎粗、叶片数、果枝数、蕾数、铃数、铃重与株间梯度温度差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透光率呈正相关;最佳密度群体株间梯度温度差应0.3~0.4℃;棉株间地面透光率应在5.5%以上。密度22.5万株/hm2产量表现最佳,其次是27.0万株/hm2,再其次是18.0万株/hm2。在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以20万~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水肥调控策略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测定了膜下滴灌棉花常规灌溉施肥、优化灌溉、优化施肥等不同水肥调控处理下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等冠层特征,分析了棉花冠层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常规灌溉下氮磷配合的常规施肥可显著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极显著降低散射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极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结铃数和铃重,从而极显著提高子棉产量;只使用氮磷肥、不使用钾肥改为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略减,散射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降低,单株结铃数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子棉产量。在常规施肥下减少灌溉量、优化生育期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可增大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降低散射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提高铃重,从而显著提高子棉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